浅析马克思国家职能的发展

2011-08-15 00:44黑龙江许洪伟
职业技术 2011年12期
关键词:私有制阶级分工

黑龙江 许洪伟

浅析马克思国家职能的发展

黑龙江 许洪伟

在过去,国家职能一直被作为是维护统治阶级的一种手段工具,但随着马克思理论的发展,我们看到国家职能是有机会发生转变的。尤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国家职能的健全对于我们的经济发展与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国家职能;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对于国家的本质和职能的洞察是准确和深入的,虽然马克思从来没有过一本对于国家这个概念的专著,然而马克思从不同经典著作中都对国家进行过描述,而且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关于国家的观点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随着马克思对于国家理论发展,我们看到国家职能也在社会的进步中发生转变。

1 .马克思国家概念提出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曾表示想对于国家探索以一本专著的形式出现,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并没留下,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国家理论在马克思思想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当我们去理解国家理论时,我们发现马克思所提及的国家前提是建立在私有制,分工和阶级产生三种因素基础之上的。我们可将这三个概念看做是现代语境的国家产生的三个基本历程点。分工、阶级产生和私有制是应该纵向考察的。分工的发展使不同的社会时期的所有制也有所不同。马克思曾在著作中提过三种以生产发展和社会发展为基础的所有制。第一种是部落所有制,在这种所有制之下,社会结构局限于家庭之中,在经济和生活中自给自足,和外界没有十分充分的沟通。第二种是古代公社所有制,这种所有制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在社会架构上出现了一定的现代国家的雏形,但是只存在相对独立的等级制度,独立的阶级并没有出现。第三种就是封建所有制,在全国性的封建组织的架构之下,产生了行会组织,在这样的组织之中,少量的劳动者或者说手工业者,开始积累少量的资本,并使学徒制广泛的发展起来,在这里确立出一个私有制出现的前提。当我们去横向的考察马克思对于分工的态度时,马克思曾说:“分工包含着所有这些矛盾,而且又是以家庭中自然产生的分工和社会分裂为单独的,相对立的家庭这一点为基础。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因而产生了所有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年版第一卷第37页)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由于生产方式的发展带来分工的逐渐扩大,出现了不平均的分配,使有些劳动者可以积累少量的资本,这样带来了私有制,同时也促进了阶级的产生。而马克思也同时表示过:“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个人利益或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人们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年版第一卷第37页)正是由于分工带来的矛盾,使马克思看到了现代国家结构那黑暗的一面。马克思曾说:“正是由于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公共利益才以国家的姿态而采取一种和实际利益(不论是单个的还是共同的)脱离的独立形式,这也就是采取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年版第一卷第38页)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定的脉络,就是生产水平发展造成分工,分工使得阶级在一定历史进程中产生,形成私有制,并推动了现代国家形态的诞生。

2 .马克思对于国家的批判

马克思对于现代国家形态的批判是没有停止过的,马克思曾提过:“现代国家与这种现代私有制相适应的。现代国家由于捐税逐渐被私有者所操纵,并由于借国债而完全为他们所控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年版第一卷第69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一针见血指出,现代国家在一定体制运行之下会逐渐沦为资产者工具的本质,并且可以间接看出作为上层建筑的国家,是被一定阶级的利益所捆绑着的,是维护一定阶级利益的工具,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引述马克思的原话:“由于私有制摆脱了共同体,国家获得了和市民社会并列的并且在市民社会之外独立存在:实际上国家不外是资产者为了在国内外相互保障自己的财产和利益所必然要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年版第一卷第69页)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的得出,马克思对于国家的批判,将国家作为统治和压迫的工具的实质解释的清清楚楚。

3 .马克思国家理论演变出新的职能

马克思曾在《共产党宣言》中提过:“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总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年版第272页)在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马克思在向共产主义迈进时,为我们留下了一个过渡的时间,当国家的统治阶级已经换成不以盘剥他人为目的的无产阶级时,国家的新职能也在此刻诞生了。在这里国家的行为不同于往日,国家的职能不再是垄断资源和维护不平等的分配,而国家的含义将会向服务性的国家迈进。而且这种服务性的国家,将会使社会的福利不断地向社会的各个角落延伸,国家将会在例如公共设施上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而本应由家庭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多的移交给新的服务型国家,例如是对于儿童的教育照顾,对于老年人的医疗保障等等,而且还可以对社会中道德进行监管。而对于经济建设生产,国家还会以一定专业的人才进行统一的规划,将生产力重新资源配置,使诸多要素的合理化达到最高的程度。在这里,马克思辩证唯物的思想的双重性又一次被体现出来,国家的双重职能得到了体现,这是一个纵向发展的体现过程,而职能是在无产阶级的不断发展中得到不断的演变的。

4 .马克思的国家消亡理论

马克思认为,随着人类的发展,国家只是在一定时期下暂时性的产物。马克思曾在《共产党宣言》中阐述,“在发展进程中,当阶级差别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手里的时候,公众的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原来意义上的政治权利,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如果说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一定要联合为阶级,如果说它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年版第273页)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对于国家消亡的论断是在一定条件之下的,而且要看到国家消亡是一个历史的进程,而不是人为的。所以马克思也为我们确定了前行的目标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的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年版第273页)在这里国家作为真正共产主义到来时的见证,会被历史尘封。

5 .马克思国家理论的现实意义

国家是上层建筑的标志,是一个国家意志精神的体现。对于我们一个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国家来说,如何把握理解国家职能关乎到我们的未来,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与此同时,国家作为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指导作用是宏观的,有时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使用国家职能时,我们需要考虑就不单一是在经济上利益最大化的问题,而应当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使国家的职能在一定的范畴下得到最大的发挥。而且对于社会福利,国内尖锐的矛盾也需要国家职能更好地去调节和化解。通过这种人性化,客观化的国家职能的调节,会造出十分积极,较为适度的国家环境,是我国在物质财富开始以高速增长的同时,使国家意志得到健康发展的前提。

[1]中共中央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人民出版社,1972.

[2]亨利希·库诺.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家学说[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编辑 李艳华)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猜你喜欢
私有制阶级分工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从分工层次来理解消灭“分工”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女性地位变迁的探究
从“消灭私有制”看私有财产的是与非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还原真实
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坚持
恩格斯的专偶制思想——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有感
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促进阶级阶层关系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