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捭阖皆为利
——读《烛之武退秦师》有感

2011-08-15 00:49
中学语文 2011年27期
关键词:烛之武退秦师秦穆公晋文公

刘 杰

读完《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之后,感觉文章除了赞扬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计较个人得失,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外,同时也突出地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烛之武去游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单使秦军解围而去,还留下了军队援助郑国,对付自己原来的盟国——晋国,这局势的变化也太快了!究其因还是个利字当头,一个利字在影响全局,正所谓纵横捭阖横皆为利。

南宋吕祖谦在《东莱左传博议》对此事做了最好的诠释: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

的确如此,那么事情是怎么样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的呢?下面我们还是先来看看晋秦联合攻打郑国的直接原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就是说在晋伐郑之前,郑国在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国的公子重耳(晋文公)遭受危难在流亡的时候经过郑国,郑文公没有听从大臣叔詹的劝告而对重耳以礼相待,可以说对晋文公无礼;二是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三十年)发生的城濮之战中,郑国曾经出兵帮助楚国,因而结怨于晋。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晋国伐郑的第一个原因,是所谓的“无礼于晋”。实际上在晋公子重耳(晋文公)国外流亡的19年经历中,他遭受无礼的事太多了:“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还有如五鹿乞食,在秦国沃盥挥匜、降服谢罪(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奉匜沃盥,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而囚。就是脱去衣冠,自己把自己囚禁起来,有负荆请罪之意)等等。至于到曹共公那里被“薄观裸浴”就更不堪了。根据《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中记载: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意思就是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肋骨长得连在一起,想看看他的裸体。重耳洗澡时,曹共公走近了去看他的肋骨。晋公子虽然于公元前632年以此为借口伐曹,俘虏曹共公,却“后释之”,可见没有杀他。公元前618年曹共公能够寿终正寝,并传位于儿子曹文公曹寿,可见曹国也没有被灭。而郑文公的过错也不会大于曹共公,此时“复仇”只是战争的借口罢了。因为此时的晋文公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贪图享乐、养尊处优、睚眦必报的贵族公子哥儿了。国外流亡19年的颠沛流离的经历,他体验了屈辱、困苦、挫折、安乐、绝望等各种情感,这一切对重耳进行了全面的洗礼,他不再喜形露于色,他已经被逐渐锻炼成为一位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应付各种事变的胆识才干国君,已经是一个气量恢宏、性格坚强的霸主。国家大事取决于国家利益,而不再是自己喜好恶。现在“争霸”才是战争的实质。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晋秦两国家都看中了郑国的位于中原的有利地势和它可以富国强兵的肥沃土地,这是称霸的基石。

至于第二条也是同理。城濮之战以楚国惨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使者出使晋国,要求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郑国的一切补救措施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晋国的利益,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那么晋国为什么一定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关键还是在于国家利益。现在晋国想伐郑,由于受国内兵力的限制和外部的形势的影响,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由于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有秦晋之好的传统,加上秦穆公既是晋文公的姐夫,又是晋文公的岳父,因而两国的联合可以说是顺理成章。同时,在地理上郑国与秦中间隔着晋国,秦国与郑国并不接壤,战争胜利后秦国也难以获得郑国的土地,这对晋国来说秦国是它的同盟者中最佳的选择。

秦国之所以要参加了伐郑,除了与晋国的特殊关系外,更重要的是,当时秦国还不太强大,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在周王室式微的情况下,大国的国君都想过一把做盟主的瘾,秦穆公也毫不例外。而当时秦国地处今甘肃东部和陕西东部地区,在戎狄中发展壮大。因秦人在和戎狄的交往中融合了戎狄的习俗,因而受到华夏诸国的歧视,被称之为“秦戎”、“狄秦”等。为了实现霸业,它主动与晋国结好。同时秦国也需要向外扩张,从而去争夺霸权,所以为了利益,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选择了。

此时,两国既有共同的利益,也各有自己的小算盘,正因为如此烛之武才有了发挥的空间。游说秦穆公时,他只字不提郑国利益,而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好像处处为秦国考虑,总结出亡郑对秦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反而扩宽了晋国的疆土,增强了晋国的实力。而存郑对秦则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晓之以理,动之以利,运用自己的智慧最终纾解了郑国的危难。秦穆之所以弃强援、交弱国,不顾旧日恩情,弃晋国如敝屣,若不是利害关系打动了秦穆公,又怎会有其它原因呢?

另外一方面,秦国单方面退兵了,还帮郑国守城来对付晋国,晋国之所以不反击,实际上也是基于自己的利益。面对将士要求攻打秦国的请求。晋文公的 “不仁”,“不知”,“不武”没有道尽个中所有的原因。因为那时候秦郑已经联盟,况且南边还有不甘于失败的楚国和东边尚存虎视眈眈的齐国。本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对时局有着清醒认识的晋文公力排众议撤军应该是明智的选择。这既表现了一个君主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又显示了成霸业者应有的隐忍不发的胸怀和随机应变的谋略。

在郑国这边,烛之武在说秦伯之前,数十年来,只是郑国的一个圉政,就是一个小小的养马官而已。一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有着怀才不遇的辛酸和愤怨,但在郑国生死存亡危急之秋,“奉命于危难之间”,为了国家的利益,挺身而出,只身去说秦伯,留下了千古美名。

在这篇文章中,三个国家的君臣都在为了自己国家利益的最大化而众横捭阖,的确无可厚非。其实,这正验证了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论述关于国与国的关系方面的那句名言: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有的只是永恒的利益。确实如此,在现阶段波诡云谲的国际关系中,中华民族也应该学习古人的智慧,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国际舞台上能游刃有余,早日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烛之武退秦师秦穆公晋文公
“足下”的由来
爱马说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人物符号的语言表达分析
浅谈《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劝说艺术
“足下”一词的由来
厨师辩冤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五鹿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