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心扉,真诚作文

2011-08-15 00:49
中学语文 2011年27期
关键词:姑父心扉言说

李 娴

前些日子我上了一节作文指导公开课——“打开心扉,让真情流露”,我把自己的一些心得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处在花季雨季的中学生,有成长的快乐,也有成长的烦恼,快乐希望与人分享,烦恼也希望有人分担,拿起手中的笔,真诚地记录下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这就是中学生作文的最纯洁的目的。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因素,我们的学生压抑住自己的言说欲望,去说一些不是他们想说的话,写一些不是他们想写的事,抒发一些不是发自内心的感情,没有写作的快乐,更谈不上写作的尊严。因此,我们倡导打开心扉,真诚作文,让学生感受写作的快乐和尊严。

一、挣脱羁绊,唤醒言说欲

人类有一种本能的生命言说欲望,这种欲望源自心灵的内在需求。如婴儿饿了要哭,小孩寂寞了要闹,人心里有了委屈想诉说,被人误解了想辩驳,这些都是源自心灵的言说欲望。言说分口语表达和写作,口语表达受时空条件的限制,因而写作成了人类不可或缺的言说手段。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因素,我们的学生压抑住自己的言说欲,没有写作的快乐,更谈不上写作的尊严。潘新和教授主张,写作教学要“把言说欲、言说权归还给每一个言语生命”,这是一个美妙的主张。今天,既然我们倡导创新写作,就要鼓励学生挣脱羁绊,把心灵的内在需求大胆地表达出来,说真话,写真事,诉真情。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我”的眼光去观察世界,感受生活,学会认识自己,欣赏自己,让自己的心灵主宰自己的文章——当学生的言说欲真正被唤醒时,他们写出来的文章才可能是好文章。

既然要唤醒学生的言说欲,我们就要营造自由宽松的言说环境。老师要有真正的民主、平等意识,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学生才会信赖你,愿意向你打开心扉;老师还要培养一批会欣赏的读者,因为学生写作也要有受众对象即读者,理想状态是有一批会欣赏的读者,学生才有更高的热情去写作,才能写出更优秀的文章。

二、解读名篇,感受真诚

中学语文教材有一些感人至深的作品,如杨绛的《老王》、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李清照的《声声慢》、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等,认真读来,我们不难发现,其感人的关键因素是真诚。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去感受、体会这种真诚,让学生明白真诚是文章感人的关键,那么自己在写作文时就会学习借鉴。我在上作文指导课时就常引用一些课文或课文片段做例子。这次我上题为“打开心扉,让真情流露”的作文指导公开课,就引用了《我与地坛》片段为例。我选择了“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片段。

我提出的问题是:文段为什么感人?我利用自己的优势,通过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读来创设情境,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学生从以下几方面作了分析:

1.文段表达了“我”对已故母亲的追思,从清晨到日暮,一咏三叹——“母亲已经不在了”“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作者不愿承认可又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令人深深叹惋。

2.作者重在叙事、抒情,但他没有忽略景物的描写,因为地坛中熟悉的景物很容易让人触景生情,既增强了真实感,又渲染了抒情气氛。

3.作者选择了几个看似平常却刻骨铭心的细节——母亲在地坛寻找“我”的细节,写她“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写她悄悄转身离去的背影,写“我”坐在矮树丛中决意不喊母亲——写出了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和担忧,写出了母亲的苦难和坚忍,也写出了“我”深深的痛悔。“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一种永远无法弥补的痛。这种痛悔非常真实,也非常真诚。

我抓住学生悟到的“真实”“真诚”进行拓展:是的,史铁生非常真诚。他没有隐藏自己在那段岁月中的阴暗面。那时“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那时的他是一个很自私的儿子,这段记忆让他不堪回首。但他没有回避,而是打开心扉,真诚地剖析自己,真诚地忏悔,真诚地告诫那些可能犯同样错误的儿女们。真诚是人类灵魂最美的音乐。正是这份毫不掩饰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读者。

我就是这样,通过解读名篇让学生体会:真诚是文章感人的关键因素。有了一些名篇的真诚驻扎于心,学生自然会受感染,写作时就会自觉地那样去做了。

三、打开心扉,倾诉真情

当学生的言说欲被唤醒,当学生感受到真诚是文章感人的关键,他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打开心扉,真诚作文了。

这学期清明节后我布置学生写一篇话题作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两周后又写了一篇半命题作文“带着_上路”,鼓励学生打开心扉,说真话,写真事,诉真情。其中黄嘉利的《泪洒雨季》、刘慧婉的《春》、张宗贵的《等待一抹阳光》、宗华平的《带着微笑上路》、张兰媛的《带着梦想上路》堪称佳作。之后我上的作文指导公开课,就引用了其中几个片段和一篇完整的作文为例,让学生评述。在此略举三例:

1.黄嘉利《泪洒雨季》片段

迷迷糊糊地在临床睡着了,突然被奶奶从梦中拍醒:“起来,你爸爸快不行了!”我从床上翻坐起来,看着被医生抢救着的父亲,我傻眼了。抢救仪器的运作声、说话声、哭泣声仿佛统统从我身边消失,我眼中只有父亲。医生忙前忙后,各种仪器被推进推出,最后,医生取出仪器,冲着我们摇头:“请节哀!”家人抱成一团哭泣,我却步入雨帘,只想回到属于我和爸爸的家。

雨中的我失魂落魄,不停地拨打着爸爸的电话,爸爸手机里响起专属于我的铃声,可都是——无人接听!

作者用简练的文字,从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细节方面描写了父亲病危、抢救、病逝的情景,非常真实。尤其是拨打爸爸电话的细节,让人潸然泪下。她对爸爸真挚的爱和失去爸爸深切的痛毋庸置疑。还有同学发现,文章隐藏着另一个悲情因素——作者的妈妈始终没有出现——作者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我们衷心希望以后在六班这个大家庭里,黄嘉利同学能感受到多一些爱和温暖。

2.刘慧婉《春》片段

最近在宿舍里,好多人的衣服都不干。三月份,出太阳的天数屈指可数,衣服全是霉臭味,别说穿了,一闻就难受。我抱怨说:“再这样下去,别说衣服发霉,连我都要发霉了!”大家都笑,沉闷的宿舍有了一点生气。这样阴沉潮湿的天气,让人感觉很不舒服,生病的人也很多,难得见谁的脸上有笑容。也难怪老师说我们不阳光,我们现在本来就缺少阳光。

多数人都赞美春,她却在怨春。南风天,下个不停的小雨,容易霉变的东西,难闻的霉臭味,动辄生病的人,哪样讨人喜欢?她这种感觉我们都有,可有几位同学这样写过?刘慧婉写出来了,很坦率,而且语言还挺风趣幽默。

刘慧婉同学打破了常人关于春的思维,真诚坦率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正是她的可贵之处。

3.宗华平《带着微笑上路》片段

记得有一天,我陪爸爸来到姑父家。刚一坐下,姑父冷冷地开口了:“你今天也是来借钱的?”爸爸一愣,然后点点头。姑父说:“你弟弟刚走,他也来借钱。”我默不作声。我知道,爸爸借钱是因为我,因为我是超生的,需交罚款才能上户口;而家里建房子把钱都投进去了,实在没办法才来姑父家借钱。姑父有钱,说话就很刻薄。他说:“没有钱就不要生那么多。”听到这句话,我的眼泪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我扯了扯爸爸的衣袖,说:“爸爸,我们走,我们不要了!”爸爸回过头看看身后的我,微笑地摇摇头。当爸爸接过钱时,我清楚地看见爸爸的手在颤抖,而姑父依然面无表情。

作者不忌讳说出自己的隐私:“我”是超生的孩子,为了“我”上户口爸爸不得不去借钱,为借钱不得不忍受屈辱。文中“我”的自尊,爸爸的痛苦和坚强,姑父的冷漠和刻薄,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相信,爸爸的微笑对“我”是一种安慰,更是一种激励,“我”会带着这种微笑,带着爱和坚强上路,为自己、也为爸爸争气。

可见,作文要写得好,关键不在于文笔优美、结构精巧、立意新颖,而在于真实,在于真诚,在于学生愿意打开心扉,给我们展示一个真情世界。

猜你喜欢
姑父心扉言说
阿来《云中记》的死亡言说及其反思
“行走”与“再现”——论梅卓散文的言说姿态和藏族风情
生查子·未了情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怀念姑父
他乡节庆(2)
陪姑父吃的最后一顿饭
母狼的护犊绝唱
饭桌上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