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贾永刚
浅谈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如何发展
河北 贾永刚
本文就“十二五”规划后,职业学校应如何发展谈几点看法。
十二五;新形势;职业学校;发展
职业教育条块分割、职能交叉的问题比较突出。各办学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联系。学校布点分散,中职学校数量太多,单体规模不大,教育资源分散,办学合力不强,学校形不成规模和特色,没有中高职衔接通道,专业设置重复,基础能力薄弱。按照“做特、做精、做强”的要求,通过集团化办学、联合办学、兼并、重组等途径,合理配置职教资源,优化职校布局。目前多数省市已经认识到职校要发展,必须优化职校资源。并且河北、浙江、江苏、北京等地实施了多部门多类职校进行有机的兼并和重组。兼并、重组后的职校具有区域分布合理、办学规模大、教学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师资资源广、中职高职多层次学历教育为教学模块等优势。成为职教发展的示范学校、职校中的“航母”,为社会提供了大量高素质劳动技能人才,为各个地区加快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以各校原有的重点专业为基础,按照“做强主体专业,拓展新兴专业,提升传统专业”的思路,以设区市范围为单位,大力推进中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强化主体专业建设,大力扶持与先进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相关的专业,重点发展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积极拓展新能源、新材料等与产业转型升级密切相关的新兴专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专业,调整市场需求过剩的专业;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力度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专业。以持续发展市场为导向、优化理论教学实习教学、精选教师资源、资源共享,打造多个“拳头”专业,形成“航母”职校的多重点专业。真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提升校长队伍整体素质为重点,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实践教学、课程开发和学生管理能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建立健全教师工作评价体系。加强职教师资培训培养基地建设,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增强培训的自主选择性和培训机构的竞争性。优化校本培训,加强师德建设,推进教学研究,建立健全师资培训质量监控保障制度,努力扩大职教师资培养渠道。增加职教师资本科班面向中职毕业生的招生计划,开展本科师范院校与示范性高职院校联合培养职教专业师资,探索开辟职教师资本科班招收高职优秀毕业生以及全日制普通高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专业硕士学位、定向培养职教教师的渠道。加强中等职业教育领军人物培养,着力培养名师、名校长。积极聘请社会“能工巧匠”和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成为专职或兼职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新载体,改进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素养为核心,深入开展以诚信、敬业、合作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突出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发挥专业教学和实训实习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推行德育导师制。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和企业四位一体、共同参与的中职学生德育工作网络。加强职业生涯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在保证中职毕业生高就业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中国传统美德和现代工业文化相结合,职业素养与企业管理文化相结合,实现现代工业文明进校园、先进企业文化进课堂,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
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围绕服务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中职教育优势,大力推进各类社会培训。尤其是多形式开展面向企业职工、退役士兵、新型农民、进城务工人员、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预备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深入实施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积极推进城乡社区教育。加强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各类社区学校建设,完善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充分发挥其在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中的作用。
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培养人才的新模式、新机制、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资源优势,着力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推进企业与职业院校的相互渗透、共同办学,大力倡导“把车间建在学校,把学校建在车间”,积极推进“双元制”办学模式,大力支持企业参股职业教育。制订校企合作办学规划,制订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资质标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标准,使之推进校企合作向广度深度发展,提高培养学生的社会满意度。
以产业为引领、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深入探索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推进集团化办学,建立一批以区域或专业为纽带、地方政府(或行业)主导、高职院校为龙头、中职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职教集团或联盟。建设一批设备对接企业生产、技术对接职业岗位、管理水平较高,具备教学、培训、鉴定和生产等多种功能,共享、开放、高效的实训基地。推进有条件的中职学校,联合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力量,依托专业建设技术转移和推广中心。切实加强校企合作育人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建设。积极扩大中职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实施范围,切实维护和保障企业和实习学生的利益。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遵循“以核心技能培养为课程改革主旨、以核心课程开发为专业教材建设主体、以教学项目设计为专业课程改革重点”的思路,大力推进中职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建设以“公共课程+核心课程+项目教学”为主要特征、具有浙江特色的中职教育课程体系。创新中职教育教学模式,普遍推行仿真实训教学、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和技能培训包教学等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有计划地开展中职学校师生技能比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技能水平。
总之,在“十二五”开局年,我国面临经济转型、国家腾飞、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职业学校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只有求得职业教育的发展,为国家培养又好又多的多层次技术人才,来满足、适应、配合我国科学的持续发展国民经济,使得中国引领世界发展。
(作者单位:唐山劳动技师学院)
(编辑 李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