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 刘慧 徐佺
高级助产专业《助产心理学》教材的开发
黑龙江 刘慧 徐佺
目前我们国家有些医院正在开展导乐分娩、催眠分娩等新的分娩技术,这些新技术都是从心理角度出发,对孕产妇加以心理护理,使其顺利的度过孕产期。但助产学生缺乏心理护理知识和经验,工作时不能很快适应到新的工作中去,《助产心理学》就是为了适应现代产科发展的需要,解决学生学习和工作遇到的问题,使他们能尽快适应新工作而急需增设的课程。
现代妇产科;高级助产专业;《助产心理学》教材
医学模式的改变,既要重视生物因素对孕产妇的影响,更要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孕产妇的影响。为了适应围产医学的发展,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展了“保护、促进、支持自然分娩”国际合作项目。因此,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促进自然分娩,确保母婴安康已成为助产工作者的努力方向。分娩是妇女一个自然、正常、复杂的生理过程。大多数产妇由于缺乏对分娩的直接体验和正确认识,常产生焦虑、恐惧,而这些心理反应可能影响分娩效果,产生不良影响。为减少产妇的恐惧心理,顺利完成分娩,我们应对产妇进行心理干预,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目前我们国家有些医院正在开展导乐分娩、催眠分娩等新的分娩技术。“导乐分娩”是目前国际妇产科学界倡导的一种妇女分娩方式,其特点为,在产妇分娩的全过程中,由一位富有爱心,态度和蔼,善解人意,精通妇产科知识的女性始终陪伴在她身边,这位陪伴女性即为“导乐”。“导乐”在整个产程中给分娩妈妈以持续的心理、生理及感情上的支持,帮助分娩妈妈渡过生产难关。“导乐”,都是有过生育经历,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善于与人沟通交流,具有临危不乱能力的人,而且都是经过了专业的课程培训之后才能正式上岗的。陪伴分娩不仅仅是传统的“监管为主”的看护式方法,而是涉及到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健康服务方式,要求我们护理人员提高业务水平,不断更新观念,还要学习心理学及社会学等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才能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催眠分娩术是通过培训矫正深植于产妇头脑里分娩疼痛的信念,把分娩疼痛观念,转变为分娩舒适。由心态调整,改变思维,对内心世界进行治疗。它涉及大量心理和心灵治疗方面内容,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催眠和心理干预来减轻分娩的痛苦。大大减少了镇静、麻醉药物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自然分娩率,而且能够减少产伤。
这些新技术都是从心理角度出发,对孕产妇加以心理护理,使他们顺利的度过孕产期。但助产学生缺乏经验,对新的心理护理观念也缺乏认识和了解,工作时要重新学习,不能很快适应到新的工作中去,《助产心理学》就是为了适应了现代产科发展的需要,解决学生学习和工作遇到的问题,是他们能尽快适应新工作而急需增设的课程,为今后临床工作打好基础。《助产心理学》使助产学生了解孕产妇心理需求,达到快乐孕育、优质分娩、产后情绪稳定的目的,促进优生优育工作的发展。
1.1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
1.2 第二章 孕妇心理变化及应对
1.3 第三章 产妇情绪辩护及应对
1.4 第四章 产后情绪变化及应对
1.5 第五章 代孕、试管婴儿的孕产妇心理变化
1.6 第六章 助产士心理健康的维护
2.1 帮助学生获取系统的心理知识,应用于护理工作中
我们培养的助产士应具备一定心理护理的能力,利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开导、实施心理护理,对稳定孕产妇的情绪、减少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且本教材编写也应该符合助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情,使他们了解孕产妇的心理需求,也了解自己的心理需求,有利于促进自己身心的全面发展,对孕产妇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2 响应和推动专业教学改革
进入21世纪,医学模式将进一步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新的医学模式的基本出发点是把服务对象看成是生物的、社会的、有主观意识的人。强调确认一个人是否健康,要把生物、社会、心理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医学科学的变革,要求现代医学教育应培养既有医学修养,又有人文精神,适应性好,还有健全的人格的新型医学人才。
2.3 实现医疗技术上的“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整合心理学和妇产科学的载体。孕产妇的需求包括医疗技术服务和心理服务,其满意度则是对上述两种服务的综合体验的反映。因此,在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技术服务的基础上做好心理护理,将大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2.4 填补专业空白
目前助产专业还没有专门的心理学,以往助产专业使用的教材是护理专业统一的《护理心理学》,但助产士面对的是孕产妇,她并不是一个病人,所以孕产妇的心理发展和病人是不同的,孕期的心理维护不好常会导致流产、早产等,分娩期受不良情绪的影响可能使顺产转变为难产,产后不良情绪会导致乳汁不分泌甚至出现产后抑郁,自杀等情绪。研究孕产妇心理变化的论文和课题很多,但缺乏心理学方面的相关教材,以往助产专业所需人员少,学生少,教师数量少,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教材开发,但3亿育龄女性都要面临生产问题,更好的给她们提供服务,促进优生优育工作的发展,成为我们的一项课题,国内外没有《助产心理学》这门教材,《助产心理学》应该是《护理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做本课题可以填补这项空白,对助产学和心理学的发展都是有意义的。
3.1 探索孕产期妇女的心理变化
3.2 探索如何维护助产士自身心理健康
3.3 转变助产士认为孕产妇是病人的观念
3.4 提高教师科研水平,促进教师成长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当前国内医院的助产士大多数起点学历是中专,她们较早地走上了工作岗位,接受人文知识的教育和熏陶的机会有限,相当一部分人的人文素养不容乐观,助产专业没有相关的心理学,但临床产科的发展速度飞快,我们培养的助产士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她们一方面没有生育经验,另一方面不了解孕产妇心理变化,所以很难尽快适应工作。《助产心理学》既能够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工作,又能帮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出现的心理问题,所以更应该及时开发此类教材。
[1]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助产专业的调查.中等职业学校助产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研究与开发报告,2001,8.
(作者单位:刘慧,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徐佺,哈尔滨市第五医院)
(编辑 李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