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电化教育改革的探讨

2011-08-15 00:44
镇江高专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教材培训改革

秦 猛

(江苏省电化教育馆,江苏 南京 210013)

0 引言

电化教育属于教育技术的范畴,是使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新教育。具体而言,电化教育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投影、幻灯、录音、录像、广播、电影、电视、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传递教育信息,并对这一过程进行设计、研究和管理的一种教育形式。它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之一[1]。

1 中小学电化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电化教育开端于20世纪初的电影播音教育,其发展主要在1978年以后,30多年来,电化教育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和追赶潮流阶段[2]。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加大了对中小学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电化教育初具规模,成效显著。大多数学校购置了必要的设备、器材,建立了电化教育室、计算机室、语言实验室等。部分学科还编制了与之配套的电化教育教材,教师也初步掌握了电化教育技术,并对电化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在这30多年里,中小学电化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效显著,但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问题开始显现。

1.1 思想观念

许多人认为电化教育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可有可无,对电化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以音像媒体为主的视听教育上。事实上,随着高科技的兴起,电化教育已经发展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之一。

除此之外,在电化教育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即只重视硬件设备的添置,忽略了教材建设和教师培训,许多教师不知如何操作硬件设施,致使购买的设备成为了摆设。

1.2 师资队伍

发展电化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然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目前普遍存在专职电化教育工作人员少,兼职教师多的现象,而且多数专职电化教育人员不懂专业学科的教学,没有教学经验,往往以设备、技术为本位,轻视教学研究,使电化教育难以深入课堂。而兼职教师大多是半路出家,不熟悉电化教育业务技能,对设备的操作、使用一知半解,特别容易因操作失误影响教学。兼职教师因缺乏电化教育专业技能,往往带有畏怯心理,因循守旧,忽视电化教育的课堂设计和改革,而专职电教人员缺乏教学经验,不能充分展示电化教育技术的魅力。

1.3 硬件配置

大部分中小学在硬件的建设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目前,电视、录像、录音、投影等设备陆续进入了中小学课堂,部分学校还建立了校内教育电视台、闭路电视系统、微机室、多媒体网络教室等。但其中有许多学校在教学设备的配置中存在录音、投影器材较多,录像、电视设备少等不合理的现象。同时,由于投入经费不足,有些学校并不是每一个教学班都配备电化教育设备,教师上课时还要不辞辛苦地将这些电化教育器材全部搬进教室,下课后再搬回实验室,使用起来相当不方便。加之地区、学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对相当多的农村中小学而言,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确保最基本的办学开支,维持正常工作秩序,所以电化教育的发展相对缓慢。

1.4 教材

目前,中小学电化教育教材的数量、品种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许多学校在电化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有机无片、有枪无弹”的情形,这与“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的购置偏见及软件配备开发观念有关[3]。

各学校的教材主要通过购买、收录、自制和交流等途径获得。但由于财力的限制和建设理念的偏差,其数量还显得远远不足;而且这些教材往往达不到教学方案的要求,不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推广价值,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自制教材是一条出路,但各单位自行开发和制作的教材又受教师本身知识水平、电化教育技能、费用和精力等条件的限制,质量难以保证。因此,教材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中小学电化教育深入开展的一个“瓶颈”。

1.5 管理体制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学校纷纷成立各类电化教育教研室,如计算机辅助教学教研室、多媒体教学中心、语言室等,这些部门往往各有其主管领导。这种“小而全”的多中心互相并存但又互不联系的局面,使得电化教育研究与应用无法形成合力,工作效率相对较低。

2 高校电化教育改革的对策

中小学电化教育是我国电化教育事业的基础工程,自1978年重新起步以来,虽然得到了全面、持续和稳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使其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受阻。面向21世纪,电化教育的发展有了许多新的机遇,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完成教育任务,中小学电化教育必须走改革发展之路[4]。

2.1 更新观念

众所周知,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因此,学校和教师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针对思想观念落后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5]。学校应提倡和鼓励教师多角度、多层次、有重点地开展电化教育实践研究。教师应关注电化教育技术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及时调整和完善个人的电化教育理论体系,用新的电化教育思想观念审视电化教育。因为只有更新了观念,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电化教育的改革才能深入,电化教育在我国教育改革中的战略地位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确立,才能使电化教育不断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

2.2 加强培训

培训一支一专多能的师资队伍是电化教育深入开展的关键。当务之急是人员培训,特别是专、兼职电化教育教师的业务能力培训。首先,要对教师进行岗位培训,实行凭证上岗的制度。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积极组织专业进修和培养骨干教师等,使他们快速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此外,对专业学科教师进行硬件使用、软件开发方面的培训。学校可以请业内权威人士做专题讲座,进行全员技能培训,以提高教师的硬件使用、软件开发等实际操作能力。

2.3 硬件重组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有其自身的教育特点,与中等专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有很大区别。中小学实行班级授课制,教学主要以班为单位进行。因此,学校应该把电化教育的重点放在班级,每个教室都必须装备投影器、电视机、录音机等电化教育设备。为了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效用,中小学在购置新设备时务必认真分析各项设备的功能,力求购买的设备“适用、够用、好用”,从而把节约出来的资金用在“刀刃”上[4]。而对于偏远、经济落后、办学条件很差的农村中小学,应积极争取社会各方大力支持和援助,着力改善其基本办学条件。

2.4 教材建设

中小学电化教育教材建设应采取引进和自制相结合的方法,以引进为主,自制为辅。为了提高教材的使用效率,教材的编辑、出版部门在编制教材时应紧扣教学大纲,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遵循精彩、精练、经济实用、方便教学等原则,最好配套和互补。另外,对学校而言,一方面,要改变“重硬件、轻软件”现象,加大对电化教育教材建设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自制教材并加强技能培训。同时,作为职能管理的电化教育部门,还应重视现有教学资源的二次开发,建立电化教育教材库,实现资源的共享,以节约人力、财力和物力,这也是解决电化教育教材缺乏的可行而又有效的措施之一。

2.5 科学管理

目前,针对中小学电化教育管理分散的状况,应遵循“节约教育资源、优化机构设置、统一职能、统一管理”的原则,把学校内部各种教育技术机构统一纳入“教育技术中心”,以避免“多中心”,小而全[6]。而教育技术中心”的设置,应视各校具体情况而定,可以在原电化教育中心基础上改建,也可以由多个相关机构合并而成,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该保证以教学为中心,统一运作,形成合力,从而使硬件的配置和维护,软件的开发和采集以及教师的培训等职能得到切实有效的实施。

3 结语

中小学电化教育改革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解决电化教育的问题,探讨电化教育改革的对策势在必行。中小学电化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应当围绕发展这一永恒的主题,开拓创新,共同开创电化教育事业更加辉煌的前程和未来。

[1]苏启寅.浅谈电化教育的发展趋势[J].教育科学,2009(1):164-165.

[2]周君达.与时俱进,不断开创电化教育的新局面[J].电化教育研究,2007(3):14-15.

[3]吴国强,唐修君.中学电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网络科技时代:教师版,2002(2):17-18.

[4]章绍林.浅析新时代的电化教育[J].中小学电教,2009(12):32.

[5]吴国强,唐修君.中学电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网络科技时代,2002(2):17-18.

[6]朱文宝.电化教育的应用研究:浅谈中小学电化教育的应用现状与未来[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9(8):40.

猜你喜欢
教材培训改革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