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广宇,魏小飞
(1.海口经济学院思政部,海南海口570203;2.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海南海口571158)
1823年12 月2日,美国总统门罗代表政府在国会发表咨文,其中的外交政策部分所体现的精神被后世称为“门罗主义”。该主义在美国外交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转变:即由以单纯摆脱欧洲控制为重点转向开始重视自身影响的扩大。同时,门罗宣言被视为是美国谋求美洲霸权的开始,是美洲体系建立的标志。但是,如果深入进行研究分析就会发现,其实从“门罗主义”开始,美国的对外政策就带有全球扩张性的色彩。
“门罗主义”的原则有三个:第一,欧洲和美洲大陆互相隔绝,即“美洲体系原则”;第二,美国不介入欧洲事务,但欧洲也不能干涉美洲的事务,即“互不干涉原则”;第三,除现有殖民地以外,欧洲各国不得将美洲大陆视为殖民对象,即“不许殖民原则”。这三项原则最主要的作用是保障美国的安全与谋求建立美国在美洲的霸权。但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门罗主义”已经在为美国的全球扩张埋下伏笔。首先,早在建国之初,就有开国元老提出将美国独立于欧洲之外以保证独立战争的成果,防止欧洲势力控制美国。到“门罗主义”时,这一思想已经转变为整个美洲独立于欧洲之外,从追求自身安全上升到了谋求地区霸权,可以预见,在求得地区霸权之后,美国进一步的发展
从上面论述可以看出,美国的外交政策从一开始就带有全球扩张性色彩。虽然在19世纪上半叶,由于同欧洲强国力量悬殊较大,美国未敢完全且强硬的将“门罗主义”的精神与原则在外交实践中去运用,但却从未放弃实现其原则与精神的努力:在19世纪上半期,美国除了全力向中美洲推进外,还在1836年以武力征服了摩洛哥和突尼斯,美国在门罗宣言里鼓吹在美洲“不准殖民”,自己却又在非洲建立了殖民地,虽然这一时期美国对非洲的侵略在规模与深度上都远远比不上英法等国,但上述事实已经充分暴露出美国逐步排挤欧洲势力,企图染指世界霸权的野心。
内战前后,美国的对外政策尤其是对欧洲的政策有了较大调整。南部企图凭借占有棉花这一资源而得到欧洲的支持,北方则力争欧洲在这场战争中处于中立。这个阶段美国的对外政策看不出有多大的扩张性,这是由国内形势决定的:美国面临的最大问题在战前与战争中是保证国家的统一,在战后则是南部的重建。可以说,内战前后美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如何解决自身内部问题,无暇顾及对外扩张不足为奇。
内战结束后,在19世纪最后30年里,美国的实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技术有巨大突破并被广泛应用:电力的广泛使用、通讯技术的变革;工业化向纵深发展,钢产业、石油产业发展迅猛;交通业、运输业也有了重大变革;西部大开发更是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原料产地。诚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下,美国经济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期间也经历过经济危机与大罢工,但这并不影响美国总体实力在该阶段的迅速提高。到19世纪末,美国的经济实力已跃居世界首位。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美国对外扩张的野心重新显露。除了挑起美西战争,武装侵略古巴这些在美洲的扩张活动外。从1866年开始,美国就对朝鲜进行侵略,除战争手段外,还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对朝鲜进行渗透。此外,争夺和侵占萨摩亚群岛、兼并夏威夷群岛等活动证明美国已经开始在远东与太平洋上与欧洲国家进行争雄,并要凭借雄厚的实力在国际角逐中称霸。
到了1899年,在对华问题上,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该政策多被认为是美国由于参与侵华较晚,企图与列强分享在华权益而提出的。但若是结合美国侵华的历程以及当时的国际形势分析就会发现,这项政策绝不仅仅是为了在侵华当中分得一杯羹,其全球扩张性意味更为明显:
首先,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之后双方又在1843年签订了《五口通商章程》与《虎门条约》。继英国之后,首先来华趁火打劫的就是美国,1843年美国对清政府采取种种恫吓,最终迫使清政府于1844年7月3日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时间尚早于1844年10月24日签订的中法《黄埔条约》;1845年美国传教士在宁波开办了美华书馆,此后又接连在上海、厦门开办了船舶厂、印刷厂、药房等;1856年《望厦条约》届满,美国又向清政府提出全面修约的要求;1858美国还同俄国一道主动充当中国与英法的“调停人”,并与清政府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1859年英法联军与中国发生战争,美国派舰队协助英法联军作战和撤退;就是在19世纪60年代内战时,美国还同英国在列强中倡导对中国的侵略活动采取“合作政策”;1868年蒲安臣访美期间又擅自代表清政府与美国签订了《中美续增条约》。如此直到1899年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从1840年中国开始遭受列强侵略,在近60年的时间里,美国在对华侵略中一直都是积极参与,认为其提出“门户开放”是因为参与侵华较晚而影响既得利益,从时间上是说不通的。
其次,在《望厦条约》中美国取得了英国在《南京条约》中除割地、赔款外的各项特权,并增加了扩大领事裁判权等四项侵略权益;在中美《天津条约》中,美国获得了增开潮州、台湾(台南)为通商口岸,耶稣教士可自由传教等特权;1854年,美国和英法利用上海小刀会起义,窃取了上海海关管理权;1862年,美国旗昌洋行设立旗昌轮船公司,垄断我国长江中下游的大部分航运权益近十年。从在华得到的侵略利益看,美国虽不及英、法、俄等国,但由于参与较早,攫取的权益也不在少数,还在欧洲大多数国家之上。唯一不及列强的是当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之时,美国忙于美西战争而没有在华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但从美国获得的整个侵略权益看,说美国仅仅是为了在侵华当中分得一杯羹而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未免有些勉强。
既然从时间上与既得利益上,美国的侵华都不逊于各资本主义列强,那么“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绝不仅仅是要在瓜分中国上取得主动,其着眼点应该是对全球霸权的图谋。而且,“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已经反映出美国决心以大国姿态在国际事务中确立秩序,取得领头羊地位的野心。
其实,从19世纪60年代美国同英国提出“合作政策”中,就可以看出美国对华乃至整个对外政策的特点,即不追求局部利益,而是将眼光放在更为广阔的市场追求上,这个更为广阔的市场追求决定了美国的对外政策的全球性。
总之,美国对外政策全球性在19世纪的前半期有些若隐若现,到后半期开始逐步显现,最后在“门户开放”政策中表露无遗。这一过程是由美国国内情况与其同欧洲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对比所决定的。从美国独立一直到内战爆发前,维护国家独立与安全,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国内外市场,是摆在美国政府面前的首要任务,也是指导其对外政策的主要原则。而且,该时期美国同欧洲列强相比,实力尚有一定差距,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强国的英法等国,无论是在军事、经济以及政治实力上,对美国的威胁都很大。而且,他们也绝对不会乐意在全球殖民地瓜分中出现一个新的有力对手。如果美国这个时候在对外扩张中表现得锋芒毕露,则极有可能遭到欧洲各国的联合打压,甚至连国家安全也有可能无法保障。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综合国力提升,在具备实力后再大张旗鼓地参与全球扩张,是美国这一时期对外政策的主要出发点。但不能就此认为美国在这一时期没有全球扩张的打算,也不能认为美国是在综合国力得到提升以后才在对外政策上有全球扩张的企图,从上述对美国十九世纪具体对外政策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在外交上从一开始就具有全球扩张性。在分析国家对外政策时,抓住当前要点固然重要,但也要有全局观与历史眼光,综合考察,这样才能找到一国对外政策的主线所在。
[1] (美)孔华润.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M].王琛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23-128.
[2] 王晓德.美国对外关系史散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7.56-59.
[3] 仇华飞.早期中美关系史研究(1784-1844)[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5-36.
[4] 陶文钊,何兴强.中美关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7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