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落实

2011-08-15 00:45:03张伟超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年16期
关键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态度价值观

张伟超

(南通市通州区川港中学,江苏南通226314)

浅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落实

张伟超

(南通市通州区川港中学,江苏南通226314)

当前,信息技术在学校乃至整个社会中逐渐得以广泛普及,但是,由于传统教学理念和评价观念的影响,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经常被教师忽视。与此同时,由网络引发的社会问题比较突出,这对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教育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对如何在信息技术教育中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信息技术教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落实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自己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搜集各种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归纳与总结、分析和处理。同时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中要“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相融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十分丰富,其旨在培养学生较高的素质、完善的人格,使学生在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对信息安全、信息健康等思想素质的要求显得尤其突出。因此,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如何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每一个教师应着重关注的问题。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模式下,传统的教学主要是以教会学生认知和技能为目标,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注入的精力很少,甚至认为其可有可无。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人认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难以把握,效果又不是很明显,成效不高。

信息技术教学不只讲授知识与理论,更注重的是技能、实践和信息素养的培养,也就更需要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教师认为,信息技术这种学科只要重视操作技能的培养,在教育上是可以舍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因此我们往往看到这样的课堂:学生看教师熟练操作,然后依葫芦画瓢进行模仿,操作任务完成,一节课结束。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对学生的不负责,这也是我们身边会有高分低能、人格不完善学生的原因。有些教师关注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却往往只是流于形式。比如有位教师在Excel教学中只是提供了一个北京奥运会奖牌榜让学生进行统计,却在课程目标中提出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样不切实际的课堂设计,教学目标必然落空。鉴于以上问题,下面谈一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落实策略。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落实策略

1.端正教学观念,多层次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学

传统的教学观念中,以知识教育或片面的解题能力教育为中心,对非智力情感的生成不予以重视,使素质教育很长一段时间成为空话。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端正教育思想,尊重学生本身的个性发展,同时要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还要在心理素质、品德品行及审美素质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将情感教育运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育学生要有端正的态度对待网络、信息犯罪等;以身作则,在价值观、价值取向方面为学生提供可参考的正确范例。

实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教学具体体现在以下层面:首先,以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为前提,为学生提供可靠的示范。其次,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为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提供基础。初中学生特别重视与教师的关系,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重大影响。再次,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渗透,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和实践过程让学生来体验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课堂资源,加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培养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富有情趣,比如在教学开始时,给学生介绍信息技术方面的新动向或饶有趣味的信息,营造和谐健康的课堂气氛,强化学生健康应用信息技术的态度,降低学生的紧张情绪,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使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更加顺畅。设计一些信息技术活动课让学生参与,活动要多样、有趣而又能增加学生的知识,在提高学生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团结合作,培养良好的态度与价值取向。

设置多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各种实验和实践活动中懂得合作,在协作活动中体验进步,增进情感上的进步;为学生开辟出独特的地方如教室等,供其聚会,探讨问题,交流经验和感情,增进学生交流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课堂上教师要积极组织展开多种形式的讨论,设计相应的讨论题,鼓励学生积极讨论、阐述观点,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个性发展,建立起自主自立的意识,注重学生的各种意见和表现;使学生在讨论中不断获得科学知识,并能起到增强正确的态度、价值观的作用;同时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学生应用自己所学知识和价值观来评判和处理事情;策划和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调动学生在塑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积极性。

3.建立灵活公正的评价体系,不吝惜对学生的表扬与激励

在教学中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学生的发展必须是全面和谐的发展,对于学生的评价要关注个体差异,并且评价学生要多元化。在我们的课堂评价中,不仅对学生的实际知识和技术进行评价,更要对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表现给予一定的公正评价。同时,作为教师,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上要不吝表扬,激励学生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4.充分整合家庭和社会等教育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塑成,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尤其重要。学校联合家庭引导学生正确应用信息技术,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未来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信息技术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工具,不但要使用,更要健康地使用。因为信息技术的普及带给人们许多的方便,但它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犯罪和社会问题:许多学生沉迷网络而不能自拔,网络犯罪更是屡见不鲜。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和学校大力提倡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引导学生健康上网、文明上网,也需要父母在家庭大力引导和配合。同时,社会也应该肃清社会上网络方面的不良风气,严查网吧违规经营,严禁未成年人入网吧游戏室等。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充分利用其积极因素,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使之达到最优化,使教育效果达到最大化。

我们的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在每节课上都要树立 “以德育人”的意识,充分挖掘和补充在课程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并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规律和特点,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而努力。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l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张楚廷.教学论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章志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陈旭远.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6](英)莫尼h·泰勒著,杨绍刚、万明泽.价值观教育与教育中的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3,(6).

(编辑:王天鹏)

G434

A

1673-8454(2011)16-0036-02

猜你喜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态度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态度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8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32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 02:19:28
高中历史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思考
东方教育(2016年9期)2017-01-17 23:33:16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法制渗透的重要性
未来英才(2016年17期)2017-01-06 15:15:38
高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65期)2016-09-22 18:23:54
态度决定一切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