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基于主体间性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探析

2011-10-18 07:38周素娜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年16期
关键词:师生主体信息化

周素娜

(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河南周口466001)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基于主体间性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探析

周素娜

(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河南周口466001)

基于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现状,文章从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交往观、营建师生之间互动合作的教学情境五方面论述了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对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的启示,通过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媒体和教学管理与评价等教学各要素进行重组,构建了基于主体间性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并阐述了该模式的应用策略。

教育信息化;主体间性;教学模式;素质教育

以教育信息化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世界范围内的共识,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步伐。教育信息化在支持终身学习、促进素质教育、助力教育公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资料检索与调查研究表明,目前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依然是以传统的教师讲授式教学为主,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授-受”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课堂参与的能动性与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的主体性,这很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及自身发展。课题研究期间,笔者不断参与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中,通过对课堂教学实践的观察分析及与学科教师的访谈了解到,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实践主要存在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师生课堂地位不平等、教学内容缺少整合设计且呈现方式单一、多媒体教学创新应用不足、教学模式与学习方法不灵活、评价体系不合理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教育信息化的实施并没有给以素质教育为基本要求的基础教育改革带来应有的支持力。

一、主体间性教学理论的内涵

在师生地位、作用和关系方面,当前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还主要是以“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为指导,把教师和学生作为主客对立的二元,认为两者的关系不可调和。目前盛行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教学理论似乎同时注重师生双方,然而主导和主体二者是不同概念的范畴,前者是指作用,后者是指地位,亦可归结为“学生中心论”。从以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基本要求的新课程改革来看,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下,主客二元对立是师生关系认识的误区。为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这就要求探索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来指导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开展。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教学理论主张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形成“主体间”关系,课堂教学中,两者是平等交往的主体,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能够对学生的想法感同身受,学生也要能够积极地参与教学,通过两者的平等会话协同创造课堂,实现共同成长与发展。关于主体间性内涵的理解,西方哲学主要是从认识论和本体论两个角度来分析的。德国哲学家胡塞尔从认识论的角度将主体间性看成是“自我”和“他我”的沟通,是一种认识上的“共同性”。海德格尔(M.Heidergger)从本体论的角度将主体间性看成是个人的“此在”和他人与世界的“共在”,人与人因共在而结成主体间性。[1]结合资料分析,主体间性是对异化的个人主体性的扬弃与超越,其主要特征体现在强调不同主体间的交流与协作。该理论主张师生之间的关系应是现实中人与人的关系,从对象化活动向交往活动转变,即师生在任何时候都是主体。“交往和对话”是师生主体间关系形成的核心,课堂学习共同体建构主要体现在师生双向主体、交往平等、相互合作、移情理解四个方面。[2]

二、主体间性教学理论对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启示

主体间性教学理论对基础教育的“教与学”提出了新的诠释,课堂教学主张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自我认识与自我反思,强调主体间通过对话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人才培养方面,主体间教学理论注重学生具备独立自主的主体性特征,能够作为社会关系而存在,适应时代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环境下,该理论对新课改所倡导的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1.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教学的创造者,课堂交往实际是师生共享知识的过程,教师要加强自身主体性的认识,充分尊重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去了解和关心学生;学生也应增强自己的独立意识,主动地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能够自发地理解教师,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及主导作用,主动与教师合作。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共生共存,双方共同承担教学任务,通过彼此理解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创建平等的师生、生生关系。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即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风格及能力,以更好设计教学内容及策略。[3]其次,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即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应该学会倾听,从学生的角度来体验教育内容的意义,以各种方式激发所有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通过学习指导与问题启发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再次,教师要平等地关爱每个学生。即在正确认识学生差异、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前提下,教师能够根据学生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合理确定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策略,使班上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4]

3.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应转变传统课堂教学中被动学习的态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主动进行探究发现。同时,要加强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即学生要能够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并能理解别人的想法,通过学习反思与自我评价对所学内容产生新的思考和判断,以更好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4.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交往观

一方面,教师要尊重与信任学生。师生之间的对话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为基础。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能通过对话启迪学生的智慧,师生在相互对话中形成平等和谐的主体间关系,并真正实现各自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另一方面,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教师应平等地关爱每个学生,能够对学生的想法感同身受,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通过平等的对话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5.使用现代媒体技术营建师生之间互动合作的教学情境

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对课堂学习的影响。即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基于原有知识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其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注重非结构性知识的习得。即教学过程,教师要能够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创造交互式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能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在问题解决及交互协作过程,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获取基本知识技能之外的学习意识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等非结构性信息。

三、信息化环境下基于主体间性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基于教学活动并在一定的环境下,围绕特定教学目标而形成的理论化的相对稳定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5][6]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是教学模式确立的基础,相对稳定结构框架是指课堂教学中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的结构与其相互作用的不变性,也指教学过程中各环节、各阶段间相互联系方式的不变性。简言之,教学模式是在给定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目的影响与改变系统行为特性的思路,是对复杂的教学组织方式的简约表示。教学模式是一种宏观的结构体系,为在课堂实践中有效地利用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则需要给出相应的实施策略,即有效推动教学模式运行的教学操作指南。基于此,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基本思路如图1所示。

从主体间性教学理论对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变革的启示可以看出,信息化环境下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中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和学生通过平等交往实现 “教”与“学”的相互作用,教师指导学生熟悉与理解课堂学习内容,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学生则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所学内容进行探究发现,对学习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协作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共生共享。基于上述教学模式内涵的理解,依此教学思想为指导,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媒体选择、教学管理与评价等教学组成要素及教学过程各环节的重新组合来考虑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由于课堂教学中师生主体间关系的形成,模式采取非线性结构,以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学各组成要素围绕师生这两个教育主体进行重构,从而实施教学。(如图2所示)以“整体优化各要素、整合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素质教育”为构建适宜模式的理念,[7]“自主、探究、发现”体现在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各环节,遵循“明确目标、主体参与、交流协作、创新思维、促进发展”的原则,以使主体间性视阈下所建构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具有教育主体间关系平等化、师生交流协作化、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并重、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过程创造化、教学效果最优化的特征。

图1模式构建的基本思路

图2信息化环境下基于主体间性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1.建立师生平等交往的教与学理念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应形成主体间关系,通过彼此的平等对话建构与获取新知,从而转变传统“授-受”的课堂教与学观念。一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学会尊重与赞赏学生,能够帮助与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及自我发展,并善于进行教学反思。课前,借助信息技术了解学生的特征,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构课堂;课中,能够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资源的生成,并根据学生的反馈灵活地调整课堂教学计划;课后,通过网络为学生进行辅导与答疑,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8]另一方面,学生也应转变学习观念,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学会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协作,并能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负责。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主体间关系的建立,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营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共生共享,共同对学习结果负责,并通过彼此间的交流与协作,促进共同成长。

2.利用信息技术重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基础教育课程教师要以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基本理念,能够认真分析教材,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获取课堂教学相关的信息资源,通过整理、加工与再创造,实现媒体资源与课堂学习内容的整合。同时,能够结合新课程改革的三维教学目标要求合理确定课堂学习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并能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尤其是在知识的习得、学习过程的理解及情感态度培养方面。由于基础教育的教学对象具有年龄小、注意力分散、学习缺少自我引导与控制等特征,教师要能够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这不仅有助于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利于师生的自我实现。例如,对于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等基本知识的学习,采取讲授法和自学辅导法;对于读、写、算等基本技能的掌握采取示范模仿法效果会更好;对于诗歌、文学、鉴赏等内容可充分利用媒体技术丰富的表现力采取情景陶冶法。

3.结合具体教学情境采取适宜的教学组织形式

由于教学对象群体的特殊性,基础教育课程教师要能够根据不同年龄、智力、学习动机等学习者的特点灵活采取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譬如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学习自主意识差,适宜采用讲授、强化的方式,即不仅注重学生主体自发地参与课堂,还应注重强化教学内容的习得;高年级学生在认知发展、学习能力等方面相比低年级要强些,适合采用启发引导、自主发现的教学组织形式。同时,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应从特定目标的实现角度来考虑选取适宜的组织形式,例如,实际问题解决的内容适合采取案例分析、引导发现的组织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地自发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引导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专题内容时则适宜采取自主探究、课内外互动协作的组织方式;复习课通常采取问题启发、自主学习法;系统性和特殊性的教学内容及教学中出现的非良构性知识可以组织学生围绕所学知识展开讨论、合作等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交流协作的能力,有助于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为促进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发挥及自身发展,教学组织应根据学生的特征、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具体情境相应地发生变化。

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辅助课堂教学管理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课堂教学与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师要能够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与管理。首先,基础教育课程教师要能够熟练地鉴别、加工与创造性地应用多媒体学习资源服务于课堂教学,合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营造一种愉悦的、宽松的、有助于学生进行学习的环境,为学生学习的有效发生所需要的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提供支持服务。其次,教师要能够充分利用网络的双向交互性充分了解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并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设法使学生认识到他们在学习中所应担负的责任,鼓励班上所有学生都充分参与到学习中,并能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及时做出调整与改进。再次,教师在课后要善于通过网络对学生在家庭学习及作业完成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以指导与帮助,以便通过师生之间的持续交流维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的内驱力,进而提升学习效果。

5.结合教学实际需要合理选择教学媒体

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师要转变过去为了媒体而应用媒体的教学观,树立正确的媒体应用理念。课堂教学中,基础教育课程教师要能够结合教学内容及实际环境合理选择媒体,对媒体应用的意义、使用时机、应用方式及效果认真设计,以真正实现通过媒体优化教学的目的。对于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内容,教师要善于应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能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有效地应用媒体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逐层解析,以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其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此外,教师在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还应适时地使用传统的黑板来辅助课堂讲解,例如,在教授语文字词的拼写、数学算式的推导等内容时,可利用黑板随机书写,同时注重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以减少因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学生对所讲内容难以理解消化的问题,从而促使班上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6.建立以评促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注重甄别与筛选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教师的“教”应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以便有助于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感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取及合作交流等具体行为表现,促使班上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具体实施可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过程性评价可采取档案袋评价方式,即引导学生建立个人电子档案袋,以此作为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与自身成长的工具,为终结性评价提供支持材料,确保评价的客观、公正。对于以纸笔测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除了注重客观知识的识记与写作等方面的考核,还应加强学生情感价值观及应用分析能力的培养,以实现以评促发展的现代教育评价理念。

四、结论与反思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以素质教育为基本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以新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课堂教学注重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则为自主、探究、发现、合作等反映素质教育理念的新型教学模式实施提供了支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的表现力及交互性重构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特征和教学内容特点灵活采取适宜的教学组织形式,并能有效利用现代媒体技术辅助课堂管理与评价。然而,不同地域的学校在信息化软硬件资源配置、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学生认知特点与信息素养等方面存在差异,为确保该模式的有效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在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开展方面做出相应的努力。受不同教育理论影响会相应地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适用的范围。本文所构建的教学模式以主体间性教学理论为指导,结构完整、目标具体、策略灵活、评价完善,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及针对性,旨在为基础教育课程教师在创新教育理念、利用信息技术重构教学目标与内容、灵活组织教学、通过媒体辅助教学管理与评价等方面提供借鉴,基于不同的教学实际,该模式应动态地发生变化。

[1]郭浩.主体间性:师生关系新视角[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1):5-8.

[2]蓝同磊.试论师生“学习共同体”构建的意义及其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7,(1):55-56.

[3]裴雅彬.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新模式[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7):98-99.

[4]张俭民,肖云龙.主体间性:师生交往关系的本质属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74-176.

[5]李佩武,李子鹤.论教学模式及其演变[J].教育探索.2010,(8):38-35.

[6]张萍,王长杰,温秀芹.信息化进程中的中小学教学模式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02-104.

[7]郝志军.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研究论纲[J].教育科学研究.2003,(3):9-13.

[8]岳欣云,黄宏建.面对课堂教学改革,信息技术何去何从[J].电化教育研究.2007,(3):51-55.

(编辑:郭桂真)

G424.21

A

1673-8454(2011)16-0010-05

*本文为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重点课题《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编号:[2010] -JKGHAZ-0100)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师生主体信息化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月“睹”教育信息化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
麻辣师生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