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瑞科
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若干热点问题述评
樊瑞科
十七大以来,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内涵、鲜明特征、历史经验、基本规律、主体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大众化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对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的梳理和认识,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深化发展。
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热点问题;述评
时隔半个多世纪,党的十七大再次向全党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十七届四中全会则从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的角度进一步向全党提出了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要求,以此为契机理论界掀起了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术热潮。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笔者以为对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成果予以简要梳理和评价,有利于继续推动该研究的深入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十七大以来,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各抒己见,对其进行了全方位、多维度的深入解读。主要有如下几种代表性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要旨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民族化、具体化、通俗化、与时俱进的当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化”中国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统一。[1]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由三方面构成: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强调联系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和中国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2]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由于结合的复杂性,其概念具有丰富内涵:首先,作为一种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区分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其次,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它又可区分为理论层面和与实践层面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再次,作为一种思想理论,它又有狭义与广义之分。[3]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内容、形式、途径和成果等五个方面构成,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解决中国问题为目的,以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为途径,以实现社会变革为最终成果,创造具有中国内容、中华民族形式和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新形态。[4]
此外,有学者认为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内涵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要义和标志、目的和主题三个方面来把握。[5]有学者从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角度来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将其具体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和面向未来的当今时代三个历史时期分别进行阐述。[6]还有学者从解释学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深刻的认识。[7]
学界对该问题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内涵,为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逻辑前提。学者们通过从不同角度和学科视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进行深刻认识和理论把握,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结合论”这一权威解读。如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研究和解读还应该而且可以继续深化。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即必须正确处理意识形态和科学研究的关系。将政治命题和学术命题相混淆,不是滑向教条僵化的泥淖,最终导致理论生命力的消逝,就是脱离正确思想的指导,走向认识的歧途。笔者以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探讨必须保持二者必要的张力,既要有政治上清醒,又应体现学术上的深度。
十七大以来,学界已不满足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体特征的宏观把握,而逐渐开始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分阶段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征进行深入阐释,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
一是土地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有学者认为土地革命时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具有转折意义,这一时期的特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一波三折,凸显曲折性和艰难性;“路线”斗争空前激烈,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动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逐渐摆脱自发状态,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自觉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始摆脱共产国际的控制,走向独立发展道路。[8]
二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征。有学者认为延安时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历史阶段时期,这一时期的特征表现为:以学术中国化为先声;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理论前提;以马克思主义的广泛宣传和深化教育为重要形式。[9]
三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征。有学者认为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发展时期,然而这一时期却是学界常常忽略的阶段,其特点表现为:在已经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显示出逻辑上的承前继后性;突出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整体研究强化情况下的弱化趋势。[10]
四是建国后3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征。有学者认为建国后30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失成败交织、经验教训并存时期,这一时期的特征表现在:从立场路线看,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两种路线的博弈过程,结果后者战胜了前者;从内在精神看,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性精神与反科学、反理性倾向的斗争过程,结果后者削弱了前者;从外部影响看,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苏联化两种模式的较量过程,结果后者笼罩了前者;从运行状态看,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由良性走向恶性、由正路走向歧途的过程。[11]
此外,有学者总结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0年的发展历程,认为其体现了开放性和包容性、人民性和大众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的“三个统一”的特征。[12]还有学者从改革开放以来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征,认为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精髓,与时俱进是关键,求真务实是核心,“中国特色”是本质。[13]
由上可知,学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征的描述不再停留在宏观上的抽象概括,多采用历时性的分析方法,从中观层面上来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显著特征。学界已有成果拓宽了对该问题的研究,但是笔者认为这样的努力还是不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征还应该深入到具体事件、具体人物、具体著作、具体会议等这些微观层面,通过微观透视来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征,这样不见得全面,但必定能达到鞭辟入里的效果,能够更好地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鲜明特征。
认真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对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学界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是“三经验说”。有学者认为回顾9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如下历史经验: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把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14]有学者总结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将其总结为:全面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立场、方法和原理,树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清楚时代方位,正确把握社会性质和阶段性特征,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前提;以中国现实的主要问题为核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15]还有学者总结了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主要有:必须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国情,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方位,充分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客观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的“互相结合”。[16]
二是“四经验说”。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主要有以下四条: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认清中国的国情,科学把握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实现党的理论创新;不断探索和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17]有学者认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统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一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走群众路线的一致和既反对“左”,又反对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18]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经验可以总结为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条件,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所在,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立场。[19]
三是“五经验说”。有学者认为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创造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形式,不断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让理论掌握群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史经验。[20]
笔者认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的总结,不在于数量上有几条,而在于能否真正把握和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发展脉络、精神实质等实际内容。当前,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经验的研究还多从宏观上进行历时性分析和思考,而少有针对具体阶段、史实的经验概括,因而得出的结论多人人皆知的“大道理”,而少给人深刻启发的“真经验”。此外,仅仅关注成功的历史经验是不够的,错误的教训从某种程度而言也是一种宝贵的历史经验,这也应该成为学界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历史经验时关注的一个问题。
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有规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不例外。十七大以来,随着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深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规律的研究日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主要观点如下:
一是“定位规律说”。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应用理论,必须在自己特定的结构位置上,充当自己特定的角色,承担自己特定的任务,在特定的范围 (中国)内,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发挥自己特定的作用,才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运作中和它自身的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才是科学真理。否则,如果我们把它移到别处,派作他用,科学真理就变成荒谬的东西,就要起破坏作用。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运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定位规律。[21]
二是“三大规律说”。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22]还有学者认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确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23]
三是“四大规律说”。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精神的有机互动、领袖和人民群众良性互动和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全球普适性与中国国情特征性的和谐匹配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24]
三是“五大规律说”。有学者认为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借鉴创新、实践推动与检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的重要内在规律。具体而言,实事求是是基本内核,解放思想是主要品格,与时俱进是显著特征,借鉴创新是重要体现,实践推动与检验是必然要求。[25]还有学者以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立为例,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指出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前提和理论基础,把握中国的特殊国情和中国革命所处的历史方位是客观依据和基本出发点,总结中国革命独创性经验是实践基础和不竭动力,吸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必要条件和思想渊源,党的思想路线是贯穿始终的生命线等五大发展规律。[26]
此外,还有学者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概括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性与现实性、真理性与实践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等十个有机结合的规律。[27]可以说,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认识是人见人智,莫衷一是。从总结规律的数量看有多有少,从总结的角度看也各不相同,学界的探讨有力地推动了对该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继续发展。但是,笔者以为在此还应明确这样一个问题,即马克思主义基本规律和历史经验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经验和规律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经验和规律不是同义语,规律反映的事物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具有普遍指导性,经验是对具体事物在特定时空的概括总结,具有历史局限性;另一方面,经验和规律又是相互联系的,规律是对经验的理性提升,经验是规律的感性基础。如何正确区分二者的关系实在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也是学界在探讨该问题时不得不思考的重要问题。
十七大以前,人们常习惯于以“匿名主体”的方式来讨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马克思主义主体问题并未引起学界的重视。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的主体研究逐渐进入学界的视野,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一主体说”。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是指对作为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者和实践者,这样的主体不能是某个个人,而只能是一个政党,在中国,它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者、运用者,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惟一主体和实施者。[28]还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党的主体自觉性规定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特性。党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历史自觉和方法自觉,坚持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科学国情观和科学方法论,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贯的科学性、鲜明的民族性和严密的逻辑性。[29]
二是“二主体说”。有学者认为自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到中国开始,在中国具有先进思想意识的知识分子与中国人民群众的努力下,中国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征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直接促成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又为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重要的领导作用;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性力量,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主体。为此,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一道,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30]还有学者认为实行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主体,包括个人与组织 (集体)两种基本类型。他们都有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区别。[31]
三是“三主体说”。大多数学者都赞同这一观点,但在具体构成上,又有所区别。例如,有学者认为综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不难发现,领袖群体、知识分子、人民群众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三个主体各自发挥自身作用,共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32]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主体由三部分构成:党的领导核心是主要创立者,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是组织者和领导者,理论工作者是重要参与者,三者共同推进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新局面。[33]还有学者认为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主体分为三个部分,即党的领导集体、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三者之间的互动过程。[34]
此外,还有学者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细划为中国人民群众、中国无产阶级、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领袖群体五大类型。[35]也有学者认为以中国共产党党内从事理论研究的知识分子和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路线和政策的党外知识分子为主的先进的知识分子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3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必须予以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那就存在一个谁去“结合”的问题。马克思在批判旧唯物主义哲学忽视主体性时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 (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37]可见,缺少主体色彩的理论只能是灰色的、晦涩的理论,那种“见物不见人的”理论,最终只能走向自我终结,只有那些真正体现主体色彩的理论才是鲜活的理论、科学的理论。笔者以为对马克思主义主体的探讨应关注主体的划分标准,主体的组织结构、主体的相互关系、主体的历史作用,主体的当代责任等问题。
十七届四中全会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角度向全党提出了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战略任务,因此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大众化的关系问题也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热点课题,主要观点如下: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具有不同的内涵,又有内在的联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实现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使中国化和大众化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化和时代化的根本目的。[38]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既各有侧重,又相互促进,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但是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是平分秋色、没有主次的,应该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主题,时代化和大众化是服务于中国化的。[39]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问题。联系在于它们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具体运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区别在于时代化解决的是时间发展所提出的问题,中国化解决的是空间变化所提出的问题。从理论上我们可以把这两个方面区别开来,而在实际上这两个方面又是不可分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密切相关,但又不完全相同。因为前者是通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后者是让群众掌握这种理论,并用以指导他们的实践。[40]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基于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旨趣,在当代中国语境中,“中国化”是“时代化”和“大众化”的逻辑前提;“时代化”主要强调在“中国化”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大众化”是“中国化”和“时代化”在实践意义上的逻辑结论。[41]
可以说,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关系看法不同,观点各异,主要争议在于如何看待三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程中的各自定位以及各自作用问题。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学者们都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可分割,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因此学界一致认为应该从整体上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笔者以为进一步拓展该问题的研究视域,还应在总结历史经验、概括基本规律和构建长效机制等问题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上述几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进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动向还体现在:一是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由分散性的、专题性研究走向整体性尝试。例如有学者提出采取发生学方法,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生根源、发生基础、发生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42]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的研究逐渐深入。这体现在由原来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设立的重要意义、学科内涵、学科定位、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基础问题扩展到探讨该学科的课程设置、体系建构、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等具体问题。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物研究视域不断扩大。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研究不再仅限于领导人物,中国共产党领导集团的重要成员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也得到学界的重视。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研究不断推进。当然,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更多地体现在对其最新理论成果诸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问题全面而深入的探讨。
[1]陈国庆,胡军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要旨、基本理据与实现路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2]刘先春,吴阳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再解读[J].理论学刊,2010,(10).
[3]汪信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内涵[J].江汉论坛,2011,(4).
[4]孙显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构成[J].人文杂志,2010,(5).
[5]李恒瑞.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内涵[J].求是,2011,(5).
[6]黄书进.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实质及其重要原则[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6).
[7]肖士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渐次生成及其外生、内生形态的循环演进[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8]王莲花.论土地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J].社会主义研究,2008,(3).
[9]李振印.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途径和特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
[10]郭金玲.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J].理论探索,2007,(5).
[11]姚志宏.建国后3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征和经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12]莫岳云,陈敏.新中国成立6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征[J].学术研究,2010,(10).
[13]秦正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特征[J].理论探讨,2008,(4).
[14]黄建军.9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J].理论月刊,2011,(8).
[15]张福记.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历程及其启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
[16]田克勤.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经验[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17]刘明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和主要经验[J].求实,2010,(2).
[18]丁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与基本经验[J].理论月刊,2011,(3).
[19]李军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及基本经验[J].人民论坛,2010,(14).
[20]石仲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4).
[21]吴小龙.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和运作发展的客观规律[J].湖南社会科学,2010,(4).
[22]潘绍龙,王伟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规律探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1).
[23]封从胜,邹小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初探[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6).
[24]周光迅,徐献军.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基本规律[J].浙江社会科学,2007,(4).
[25]夏东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规律探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2).
[26]郑德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规律探析——以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立为视角[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4).
[27]韩振峰,杨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十大规律[J].前沿,2009,(5).
[28]李士坤.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7).
[29]潘沁,靳书君.从主体方面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特性[J].理论学刊,2009,(8).
[30]宋一.系统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天府新论,2009,(3).
[31]董德刚.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机制分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5).
[32]陈金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探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5).
[33]李楠,周建华.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主体[J].江汉论坛,2010,(5).
[34]王来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及其相互关系[J].重庆社会科学,2009,(8).
[35]仇小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论略[J].理论月刊,2011,(4).
[36]俞吾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反思[J].探索与争鸣,2009,(1).
[3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
[38]肖贵清.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的几个问题[J].高校理论战线,2011,(5).
[39]郭建宁.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J].学术探索,2010,(2).
[40]闫志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J].新视野,2010,(5).
[41]孙杰.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在逻辑[J].湖北社会科学,2010,(11).
[42]陈留根.以发生学方法架构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09,(1·下).
樊瑞科,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11级博士研究生(邮政编码130117)
B27
A
1672-6359(2011)04-0025-05
(责任编辑 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