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覃事孝 龚 理
培育社会组织 助推村民自治
⊙ 覃事孝 龚 理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将社会组织作为“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的重要内容,提出了“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的具体目标。经过三年来的实践与探索,湖南省石门县形成了以农村村级社会组织为平台,促进村民参与村务管理,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格局,走出了一条村党支部、村委会、村级社会组织“三位一体”的农村村民自治的新路子。2007年以来,石门县连年荣获全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为适应推进村民自治的要求,石门县民政局因势利导,下大气力培育发展各类农村社会组织,促进了村民自治又好又快发展。截止目前,全县登记的村级社会组织有152个,年增长速度达到了20%。
在发展方式上实行了“两轮驱动”。实际工作中,一是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群众自主发起成立各种社会组织。二是将培育发展农村社会组织放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稳步推进。各部门结合自身职能,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培育发展相应的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调节人际关系、满足多种需求、营造良好氛围、维护群众利益的作用。
在培育发展中坚持了“四项原则”。一是党支部领导原则;二是民办公助原则;三是满足村民需求、完善村民自治的原则;四是依法登记、分类管理的原则。同时,制定实施了四项工作措施:一是将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二是重点培育民间公益性社会组织,使之拓展成为服务村民的主体力量;三是建立农村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民主建设的机制,形成社会组织发展与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村民自治良性互动格局;四是着力提高农村社会组织的社会化程度,吸引社会力量,多形式、多渠道兴办各类农村社会组织。
明确村级社会组织的主管单位。对已经正式登记的社会组织,实行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负责的管理体制。
建立村级社会组织的管理体系。建立了以县民间组织登记管理机关为中心、乡镇政府为主体、村委会为基础的三级管理网络平台,形成横向分类管理、纵向按级负责的农村社会组织服务与监督管理一体化管理网络系统。
加强村级社会组织日常管理。对符合《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标准的农村自发社会组织,按规定纳入规范登记管理;对客观存在具有公益性质,但暂时达不到登记条件的,根据公益事业发展需要,自下而上由村委会、乡政府、县民间组织登记管理机关分级指导、扶持,逐级核准备案。县民间组织登记管理部门制定农村村级社会组织管理办法,对其活动内容、方法、范围、原则和法律责任等作出规定,指导各类社会组织制定活动章程,使之成为合规的社会组织。
通过三年来的实践,村民通过加入各类社会组织,参与村民自治,初步领略了民主的真正内涵,也尝到了自治带来的无限生机。
树立了村支两委形象。一是村支两委把具体村务管理工作交给社会组织去做,使村官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二是村里的财、物、事由社会组织为主管理,村官和村民一样成为监督人。易家渡镇双桥村,曾列入全市重点整治村,在八年时间更换了十个支部书记,现任村支两委班子上任后,通过培育社会组织,让村民充分参与自治,两年多就彻底改变了村容村貌,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激发了村民自治热情。易家渡镇双桥村先后成立柑橘协会、残疾人协会、老年人协会、环境卫生协会、计划生育协会、村级公路管理协会等8个协会。村民人人是会员,人人参与村务管理。道路建管协会会长覃道义,组织会员联名给村委会提出村道修建计划,协会承担道路修建过程中的矛盾处理、组织投工、质量监督等任务,建好后又挨家挨户征求道路管理的意见,组织道路维护小组,分工负责,按时清扫,及时维护。
融洽了村民干群关系。村级社会组织的不断涌现,使石门县的农村不再清冷。村民们走出家门,积极投身到社会组织的各种公益活动中,如村级红白喜事的操办,老年节文艺演出,帮助村民维权,开展和睦小区、和睦家庭评比等活动,有效地协调了小区关系、邻里关系、干群关系。
创立了农村支柱产业。茶叶是石门县西北地区的支柱产业,各村的茶叶协会聘请专家,按照“合理布局,统一规划”的原则,动员各小区因地制宜,大力倡导“调田种茶,拿地种茶,开荒种茶,迁居种茶”的村民致富新思路。各村纷纷行动,聘请了外乡外地种茶能手,定期对农户进行现场指导。
改善了居家卫生环境。目前,石门县大部分村庄凭借各社会组织的力量,适时拓展工作领域,创立环卫机制,改善村居环境成效显著:第一,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制定了村容村貌建设长期规划。第二,实行小区管理模式。第三,出台《农户环卫达标标准及验收办法》,人手一册。现在的农村置物有序,洁净整齐,让全体村民享受到舒心、静心、安心的人居环境。
帮助了贫困弱势群体。石门县由于自然条件制约,很多农村的残疾人只能呆在家中,等待家人照顾。村残疾人协会成立后,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开辟生产、生活自救门道。如有的村残协办起了商店、理发服务室,有的办起了农产品小型加工厂等,不仅解决了部分残疾人的生活问题,而且大大增强了残疾人身残志坚、自我服务的勇气与决心。
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各类农村文化艺术协会的成立,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罗坪乡寨垭村文体协会已吸纳会员140多人,会员中有年逾90高龄的长者,也有不到8岁的学龄儿童,其“民俗艺术团”两年共演出22场,精品节目“九节鞭”、“龙灯”等深受群众欢迎。一年一度的群众体育百人体操大赛、千人拔河等活动,吸引了四方宾客,场面壮观。
(作者单位:湖南省石门县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