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青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面对国际风云变换,如何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又开始了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是指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前后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这段时期的历史。我们在党史中一般将这20年划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和“文化大革命十年”。回顾这段历史,可以看出它经历一个正确探索、曲折前进、误入歧途的过程。
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是这一探索的开始。1956年2月至4月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分别约集三十多个经济部门的负责同志座谈,讨论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毛泽东集中大家的意见,在4月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报告。报告确定的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报告论述的十个问题是在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和以苏联经验为鉴戒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鉴于苏联忽视农业、轻工业,片面强调重工业,造成农轻重发展不平衡的教训,报告提出今后我国的经济计划应该适当调整,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尽量降低军政费用的比重,多搞经济建设。
在《论十大关系》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共八大召开,大会正确地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此外,八大还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管理体制、政治关系和党的建设、科学文化建设、对外政策等方面提出许多构想。中共八大提出的这些方针和设想既正确又富有创造性,是我们党在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迈出的成功一步。
八大以后,党沿着正确的方向继续探索,1957年1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矛盾,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即“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决不能用解决敌我矛盾的方法,强调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以上这些说明,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于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不仅开端良好,而且富有成果。
社会主义建立初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对第一代领导集体来说,是一个十分艰难的探索过程,当时面临的主要是两大问题:一个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一个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速度问题。党在对这两大问题的认识上都一度发生偏差。这两方面又相互影响,使探索过程出现严重曲折。
在阶级斗争问题上,随着整风运动过程中一些复杂情况的出现,党没能客观、冷静的对待,而是将整风运动转为反右派斗争,并严重扩大化。从而改变了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和社会阶级关系状况的分析,使党的指导思想开始出现“左”的偏差。同时,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模和速度问题上,又犯了急于求成、盲目冒进的的错误。表现:1958年5月召开的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之后又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当时被人称为“三面红旗”,它以“高指标、高速度”等取代了八大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又以超前变革生产关系取代了八大前后党中央关于经济体制的正确设想。
第一代领导集体中许多人通过调查研究觉察到运动中出现严重问题并努力加以纠正。1958年11月,第一次郑州会议召开,毛泽东要求纠正已经觉察到的“左”的错误。从第一次郑州会议到1959年庐山会议以前,经过八九个月的努力,“左”的错误得到初步遏制,形势开始向好的方面转变。但是,由于对错误的严重性还缺乏足够清醒的认识,纠“左”的努力,还局限在坚持“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左”的指导思想的大框架内,所以庐山会议过程中纠“左”努力被中断,错误又延续了更长时间。直到1961年1月,八届九中全会召开。面对严重困难,全党上下决心认真调查研究,纠正错误,调整政策,从而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七千人大会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经济建设工作的基本经验教训,分析了产生错误的原因等。经过七千人大会前后将近两年的调整,国内形势逐步好转。但是党在政治思想上的“左”的错误并没有从根本上纠正,而且还在发展。
总的说来,这阶段中国社会是正确或比较正确的思想认识与错误的思想认识相互渗透交织,使探索既遭到了挫折,又在向前发展,即所谓的“曲折前进”。
1962年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逐渐好转,党内围绕包产到户问题发生的意见分歧,又使毛泽东认为有一些领导人离开了社会主义方向。毛泽东又重提阶级斗争,把社会主义社会中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加以扩大化和绝对化,断言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并有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因此,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而在1963年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问题的指示中,毛泽东又提出“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之后,随着国内外不断出现一些政治风浪,以阶级斗争为纲完全取代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框架,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这种状况的出现与国内外各种新的矛盾、问题的干扰和影响,特别是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的影响分不开。内外局势的动荡变化,影响着中国探索,使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认识,从而使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发展在前十年呈波浪式前进,后十年则完全偏离正确轨迹。
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探索尽管不够完善,很多正确的方针、政策也仅仅是流于口头而没有付诸实践,甚至于最终还酿成“文革”这样大的错误,但是它却对我们之后成功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
以苏联和其它一些东欧国家为鉴,注重经济发展中的各种比例关系。如《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就指出,工业和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等的均衡发展,之后又多次强调。说明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注意到只有协调才能健康发展。如今,面对中国经济快速前进中所出现的:工业发展快,农业、服务业发展缓慢;东部发展快,中西部发展缓慢;城市发展快,农村发展缓慢等问题,第一代领导集体所倡导的按比例协调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对现实的借鉴作用也就更加明显。
中共八大经过反复的讨论和修改,最后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论述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从认识论上为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依据。正是基于对这一科学认识反思之上,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修正错误的同时,才做出了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从而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新步入正轨。
把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建立和最终建成作了明确的区分,认为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仅仅是在中国建立起来,也就是说中国只是迈进了社会主义的门槛,“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中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要花一百多年”。并正式提出了要实现“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要分两步走的发展步骤: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这一切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等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
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像苏联一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建立起来,但是第一代领导集体并不完全赞同。而是在经济结构方面,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生产经营的主体,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作为补充;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作为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毛泽东甚至还提出:“还可以考虑,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还可以增加。可以开私营大厂,订个协议,十年、二十年不没收。华侨投资的,二十年、一百年不要没收。可又开投资公司,还本付息。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这些大胆而可贵的设想,后来却被长期搁置了起来,但是改革开放后我们在经济结构上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显然就是这一设想的具体实践和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包含的内容主要有:政治关系、执政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党的建设等。在政治关系方面,第一代领导集体强调进一步扩大国家的民主生活,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强调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改革开放后,在总结前阶段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内容依旧是扩大民主、健全法制,它不仅被之后几代领导集体长期坚持,而且不断加以发展完善。在处理执政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强调“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改革开放后这一方针进一步被发展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作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团结协作的基本方针,而中国共产党员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则成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党的建设方面,要求更加重视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警惕执政党脱离群众和实际;大兴调研之风;强调对党的组织和党员的监督,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但是,这些正确的思想后来却几乎完全被束之高阁,以致酿成灾难。痛定思痛,改革开放以后,每一届中央委员会都有一次专门关于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会议,针对不同时期党的发展,提出不同的任务要求,以保持党的先进性。
第一代领导集体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全方位的,它不仅涉及政治、经济,还包含了思想文化、外交等领域。在科学文化建设方面,确认“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发展科学和文化艺术的指导方针,努力创造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文化。在对外政策方面,坚持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外交政策。这些宝贵的经验和闪光的思想,为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文化和外交政策的制定作了铺垫,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总之,第一代领导集体所进行的艰辛探索,在前十年中的主体方向是正确的,成绩也十分显著。其中许多思想和实践上的闪光点被之后中国几代领导集体所继承和发扬,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开辟的基础。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和所犯的错误,也被之后的几代领导集体所吸取,避免了在之后的探索中重蹈覆辙、再走弯路,才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的巨大成就。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