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中华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主义学院 北京 100872)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时代,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日益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逐渐成为我国各级政府有效了解民意、凝聚民智、改进工作的重要渠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总体网民规模达到4.2亿,突破了4亿关口,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其中,手机网民用户达2.77亿,较2009年底增加了4334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较2009年底提高2.9个百分点。境内外网站279万个,论坛上百万个,博客用户2031亿个。”[1]面对这种情况,如何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所带来的影响,正确引导网络舆情的发展,有效地应对网络舆情带来的各种挑战,从而不断提高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能力,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各级政府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持续关注且积极寻求解决之道的一个重大的现实和理论课题。对于这个重大课题的关注研究可以从很多方面着手,其中体制机制建设是一个事关全局性、实效性的方面。因此,本文从“如何有效掌控网络舆情”的角度切入,着重探讨其体制机制的建设。
机制建设属于制度建设。“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2]我国各级政府要有效掌控网络舆情,必须加强有关网络舆情的制度建设,尤其是其机制建设。因此,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树立宏观视野,正视网络的客观存在,紧紧围绕实际工作中的重点、核心等问题,积极探索完善掌控网络舆情的体制机制,加强网络舆情的妥处机制建设。从网络舆情的发生发展的视角来看,网络舆情的掌控机制应该包括信息汇集机制、研判机制、报送机制、反馈机制、危机处理机制和网络舆情工作保障机制等六个方面。
1.建立完善网络舆情信息汇集机制。网络舆情信息汇集机制,是指为了保证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网络舆情,通过确定信息汇集的重点内容,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制定信息汇集工作的相关制度,“组建科学合理的工作网络,利用快速、便捷的手段,运用有效的科学方法等要素和环节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套收集、整理、汇总网络舆情信息的稳定、高效的工作体系。”[3]这是做好网络舆情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网络是一个万花筒,充满着海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丰富多彩而又庞杂多样,可谓是良莠不齐。因此,做好网络舆情信息的汇集,对于全面掌握社情民意,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建立完善网络舆情信息汇集机制,首先要确定汇集的主要内容,这主要包括网民对党和国家重大部署的反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反应、对反映社会矛盾事件的反应、对关系国计民生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对反映社会道德困惑事件的反应,对境外涉华舆论动态和关注问题的反应,等等。接着是组织直属、相关和协作机构的专兼职人员,建立纵向、横向的汇集网络体系,运用科学的方法,在重点网站、新闻跟帖、网络论坛、网络社区、个人网站、博客、维客、QQ等即时通讯、网上调查、网上访谈、网上签名等上面收集舆情信息,然后进行鉴别筛选、归纳分类、汇总存储。同时,要建立日常网络舆情汇集制度、专题网络舆情汇集制度、网络舆情信息汇集联动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设计刚性的制度规定有序地进行网络舆情信息汇集工作。
2.建立完善网络舆情信息研判机制。网络舆情研判机制,是指相关专兼职人员,在有关制度的激励和保障下,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对互联网上海量信息进行汇集的各类舆情信息进行科学、合理、全面、深刻的分析、研究和判断;透过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舆情的本质,获取舆情运动规律性的认识,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达到辅助决策目的的工作运行方式。这是做好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关键性环节。其事关网络舆情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的高低,事关领导的决策及其产生的效果。为此,建立完善网络舆情信息研判机制,不仅需要建立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媒体素养较高、业务能力较强、头脑反映较快、富有合作精神的分析队伍,而且还需要在把握总体态势、深度分析、预测走势的原则指导下,科学合理地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辩证分析与多视角分析相结合、分析研究与技术检测相结合等方法,进行系统梳理整合各种信息。同时,还需要确定一套科学的网络舆情信息鉴别、筛选、整理和提炼的研判基本流程,按照初步判别、深入分析、综合判断、报告写作等四个环节进行网络舆情信息的研判。此外,还需要加强制度建设,比如要建立健全网络舆情信息研判日常管理制度,重大网络舆情信息专题研判制度、工作协同制度和文字规范制度等。
3.建立完善网络舆情信息报送机制。网络舆情信息报送机制,是指相关工作人员根据网络舆情信息报送原则,按照一定的报送程序,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汇集研判后的网络舆情信息进行上报的工作运行方式。这是做好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重要环节。它不是一般的技术性工作,而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为此,建立完善网络舆情信息报送机制,要紧紧围绕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国际国内大事、经济社会发展大势,组建具有深刻的政治敏感性、深刻的洞察力、精湛的分析力、精诚的合作力等专兼职人员组成的相关机构,密切关注网络舆情中的热点、重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注重信息选择的真实性、普遍性、典型性、连续性、前瞻性,加强报送工作的计划性、针对性、时效性,“处理好信息中报喜与报忧、数量与质量、短期与长期、上级与本级等基本关系,”[4]严格把握报送的程序性、保密性,分类整理舆情信息以形成摘要、专题、综合等形式文件,采取书面报送、电子报送、机要报送等方法,遵循信息报送中相关的规章制度,从而达到网络舆情信息报送的科学、全面、准确、真实、有效。
4.建立完善网络舆情信息反馈机制。网络舆情信息反馈机制,是指相关人员按照一定的要求把相关的网络舆情信息报送以后,决策者审阅完毕,把对报送的舆情信息的处理情况和意见以及对其工作的部署和要求,通过一定的方式反映或返回到舆情报送者或单位工作运行方式。这种反馈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反馈,不仅包括下对上的反馈,更为重要的是上对下的反馈。及时有效的反馈,有利于加强和改进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系统内的沟通和交流,便利于网络舆情信息工作部门及时掌握决策者的工作要求和部署,有助于调动网络舆情信息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在舆情信息的各级使用者和网络舆情信息工作人员间搭建起沟通的平台,推动网络舆情工作的顺畅、高效运转。为此,建立完善网络舆情信息反馈机制,必须坚持及时性、主动性、连续性、全面性、广泛性和准确性的基本原则,组建专兼职的工作人员队伍,发挥系统内相关制度、规定和标准的制约作用,“建立起纵向的,为了系统内工作情况能够及时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网络舆情信息网络,以及横向的同级别的舆情信息工作部门,为了实现系统内工作情况及时顺畅沟通而建立起紧密联系网络。”[5]在动态中把握舆情信息的汇集、分类、编辑、核对、传输、督办等基本环节,充分促使整个信息传输系统的有效运转,不断提高网络舆情信息反馈量和水平。
5.建立完善网络舆情危机处理机制。网络舆情危机处理机制,是指网络舆情信息工作部门根据网络舆情的发生变化的规律,组建相关机构,按照制度化的程序,运用科学、合理、恰当的方法,来应对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舆情危机的工作运行方式,它包括舆情危机预警机制、应急机制和疏导机制等三个子系统。这是做好网络舆情工作的“灭火器”,是非常重要的一座屏障。网络舆情危机实际上是公共管理危机的一种态势,其反映的是公众对政府的一种质疑态度,体现的是公民对国家行为的理性审视。为此,建立完善网络舆情危机处理机制,政府要加强自身职能的优化,组建政治鉴别力强、分析洞察力强、业务技术能力强的人员作为舆情信息工作人员,建立由宣传部门直接领导下的网络舆情检测机构,设立综合性决策协调机构和常设的办事机构。要加强政府相关人员的媒介素养培训,提升其危机应对、管理的能力。要坚持“说真话,立刻说”的原则,奉行“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准则,及时摸清事实真相,积极进行信息公开,采取疏导的方式处理网民的意见和建议,而不能粗暴地“堵、压、封”。积极搭建平台,让网民的利益诉求得到及时表达。要积极解放思想,充分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积极影响力。要建立网民全程参与监督的问题处理方式制度,促进网络民间力量与政府力量之间的良性互动。要建立网络舆情危机处理工作联动机制,各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及时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6.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工作保障机制。网络舆情工作保障机制,是指为了网络舆情信息工作顺畅高效运行,以加强组织领导、制定相关制度、优化队伍建设、提高财政支持等环节为主的工作运行方式,其主要包括组织领导、机构设置、队伍建设和投入财政支持等四个方面。这一机制是做好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要条件和坚强保障。健全完善的网络舆情工作保障机制,有利于激发舆情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提高舆情工作的技术条件,对整个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正常有效运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建立完善网络舆情工作保障机制,要加强组织领导,提高领导干部对网络舆情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树立网络舆情观念,提升对网络舆情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管理能力,把网络舆情工作作为日常重要工作,纳入工作总体部署,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建立健全统一、高效的领导体制,明确任务,分清职责,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重点抓、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把网络舆情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实到位;要科学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目标任务,组织加强网络舆情信息工作规律的研究,积极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充分调动网络舆情信息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的主观能动性。要重视机构设置,力争做到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机构专门化、专业化,各地各部门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编制问题,加强同组织、编制、财政等部门的交流与沟通,努力探索满足工作需要、又符合自身实际的办法与路子;要明晰各职能机构的职责,找准自身定位,积极探索责任落实、功能完善、水平提高的形式路劲,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开创工作新思路,取得成效。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按照精干、高效之原则,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强、理论素质深、业务能力硬、品德素质高的网络舆情信息工作队伍;要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网络舆情信息工作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要加强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相关人员加强业务培训,提供业务指导,加强业务实践;要反躬自省,不断学习,善于总结,积极开阔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掌握现代统计分析方法、社会调查方法。要加强财政投入支持,为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提供必要充足的财力物力保障;要加强对网络舆情信息日常办公经费、重大网络舆情专项经费、技术设备经费和奖励扶持经费的投入;要积极探索提高所投入财力物力的使用效益,加强投入的全过程监督,明确问责标准,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从而达到最优化的目标。
综合来看,以上所论述探讨的几种机制,都是有效者掌控网络舆情汇集机制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是整个网络舆情汇集研判机制下的一些专门机制,彼此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缺一不可。这些机制的有效运行、密切配合、相互协调,是我国各级政府有效掌控网络舆情的关键所在。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http://www.cnnic.net.cn/html/Dir/2010/07/15/5921.htm.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3]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舆情信息汇集分析机制研究.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35.
[4]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舆情信息工作概论.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66.
[5]刘毅.网络舆情概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