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清
(乐山师范学院 四川 乐山 614000)
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赵清
(乐山师范学院 四川 乐山 614000)
结构型就业矛盾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关键所在。就业能力不足是社会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最深层次的内在矛盾,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项紧迫而又长期的任务。
大学生 就业 就业能力
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学生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学校的稳定、生存和发展。我国高等院校自2000年开始扩招以来,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陡增,如今的大学生已经非昔日的天之娇子了,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据教育部统计,2005年全国高校就业率为72.6%。而2007年的就业状况更不理想,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495万,就业率相比2006年下降5个百分点,其中,“211”工程重点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为80%,而一般专科院校只有59%,平均仅为64.2%。到了20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30余万,同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预计到2011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6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毕业生就业的困难更大。
大学生求职面临困难,而很多需要人才的岗位又找不到合适人才。结构性矛盾反映出高校办学目标与市场需求的错位。换句话说,高校传统教育理念和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不完全切合市场需求。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关键是要解决学生就业能力的问题。就业能力不足是社会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最深层次的内在矛盾,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项紧迫而又长期的任务。
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或 Employability skills):Employability词语区分英文原意为:受雇者的就业的能力,为经过就业技能/技巧训练过后,受雇者所具备或者拥有的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Employability skills英文原意为:受雇者的就业技能/技巧,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动作系统/属于“方法”的一个范畴,主要指对一种生活或工作方法的熟练和灵活运用。
我们认为:就业力指的是一个人能够寻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能适应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自己从而胜任工作的能力。应该包括以下几种能力:工作能力、求职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适应力。
专业技能是依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通过一定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训练,所必须掌握的专业技术以及对其运用的能力,是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在能力方面的具体化。目前,一部分学生对专业的前景不明、对行业动态缺乏基本认识,专业知识不扎实、专业技能掌握不牢,这对大学生的就业来说是一个严重的制约因素。
同时,就业能力不单纯指与应聘职位对应的某一项专业技能,也是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目前,在部分大学生中出现了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等情况,综合发展不全面、素质不高、就业能力不理想。
就业要求大学生掌握必要的就业技能,能够做到充分准备、准确定位、主动出击、果断决策。部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缺乏、职业意识模糊、自我定位不准确、自荐材料无特色、职业心理准备不充足,出现缺乏自信、过于理想化、盲目从众、高不成低不就等现象。
加强浓郁学风的营造,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和习惯。学生就业力培养更多的不是靠严格的管理,而是需要我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管理中至少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第一,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班导师的作用。辅导员、班主任、班导师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参与状况,对不积极参与的学生要给于及时的耐心细致的引导和关心,真正成为学生心灵的导师,成才的引路人。第二,充分发挥班团组织、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作用。学生寝室、班级的风气在院(系)整体氛围的营造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学生在就业竞争以及今后工作中脱颖而出的基本条件,我们高度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要求任课的老师一定要给学生做好表率。在教学中既要严谨认真,又要让学生学有所获,要以精彩的讲解和精心的训练指导吸引学生。同时,我们要求中文专业的学生,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组织各类活动如背课文大赛、背诗词大赛等,学生的专业水平提高了,就业能力才能提高。
学生的就业竞争,归根结底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是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竞争。为此,我们要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下工夫,在强化学生技能上下工夫。
强化技能训练、拓展学生素质。横向来说,要拓展学生能力培养的受众面,学校培养的不仅仅是少数的学生精英、学生干部,更多的是普通的学生,在开展各种活动、提供各种锤炼机会、进行课外时,更多地应关注普通学生的参与度,而不只是将眼光放在活动效应上;纵向来说,就是要积极开拓学生能力培养的渠道和方式,改变以往单纯依靠学生活动、教学实践活动、勤工助学活动的模式,从实际出发,引进一些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开拓能力培养新模式,完善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要加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力度,全方位地提高学生应对社会的能力。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学校的独特的校园文化,提高全体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进先进的心理教育理念与模式,如工作室制度等,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供有效灵活的课堂教育,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吃苦精神,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拓展渠道,努力为学生能力锻炼及展示搭建平台。环境对人的能力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就业能力的形成及发展,离不开学校社会就业环境的影响,学校应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宣讲、参观、实习、项目合作等多种式,为学生提供了解体验当前社会就业情况的桥梁;人的各种能力都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起来的,就业能力也不例外。高校要积极了解社会对毕业生能力的需求状况,并针对性地设计组织多种实践活动,按需培养,不断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保证,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和培养,对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大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也是很容易自我迷失的阶段。长期以来,我们多数中学、家长、学生把考上大学作为学生十几年寒窗苦读的唯一目标。受“苦高中,耍大学”错误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以为到了大学就该休息了、该享受了。其实,大学仅仅是梦开始的地方,为了不使这个梦在毕业时落空,为了不上演毕业即失业的惨剧,新生进校的第一件事,就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大学生活,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让学生看清形势,认清自我,明确责任,确立目标,奋发成才。
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指导。绝大多数学生对职业生涯这个概念都很陌生,对职业生涯设计的能力还很弱。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绝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筹划未来,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因此,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优势、劣势等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全程关注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执行情况。一份再好的职业生涯设计,如果不能变为现实就没有实际意义。辅导员、班主任、班导师要认真了解自己每一个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对学生落实职业生涯规划的情况及时的把握,对学生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提供帮助;要全程地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和培养,否则,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只能成为一纸空文。
[1]赵国霞,李山东.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平台构建与机制创新[J].宁波大学学报,2009,(6).
[2]黄巧荣.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及教育策略思考[J].职业时空,2009,(9).
[3]覃红燕.社会实践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5).
责任编辑:刘国春
C913
A
10.3969/j.issn.1009-6922.2011.01.27
1009-6922(2011)01-93-03
2011-03-07
赵清(1983-),女,四川德昌人,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在读研究生,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