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嬗变

2011-08-15 00:46陈华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霸权主义民族主义民族

陈华

(中共中央党校 科社教研部 北京 100091)

建国以来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嬗变

陈华

(中共中央党校 科社教研部 北京 100091)

民族主义是现代民族国家体系中的一个政治和文化现象。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社会实践运动,它在民族国家的发展中处于独特的地位。中国的民族主义与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以及国际社会环境等因素紧密相连,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民族主义 主流 嬗变

民族主义是民族共同体的成员在民族意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本民族至高无上的忠诚和热爱,是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理论政策,以及在这种理论政策指导或影响下的追求、维护本民族生存和发展权益的社会实践和群众运动。中国民族主义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就是在现代化和东西方文化冲突的推动下,中国人民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的历史。笔者在此探讨的民族主义特指“主流民族主义”,即由国家和社会共同认可和主张,且被社会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至少不反对)的民族主义,而不包括极端民族主义、狭隘民族主义等。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际国内复杂特殊的背景中,中国民族主义经历了三个性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一、具有对抗性质的民族主义(建国初期到上世纪70年中后期)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不仅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创建,而且也捍卫了这些民族国家的独立完整和利益。“当一个民族或国家面临着外部压力和空前危急时,特别是一个民族或国家遭受到外来民族或国家的侵略时,这个国家的最高领导层无不求助于民族主义这个精神武器,大力强调本民族主权和利益,以此来激发民族感情,以动员全民族成员采取共同的行动,去献身于本民族和国家的独立和利益。”建国初期,国内外形势复杂,面临着种种困难,经济上一穷二白,百废待兴。部分地区还未实现解放或完全解放。国际上,虽然新中国一成立,就得到了苏联和欧亚各人民民主国家的承认,但试图建立全球霸权的美国仍不肯放弃其霸权主义立场,仍然秉承其敌视中国的态度,在政治上孤立新中国,在经济上实行封锁,在军事上实行包围。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后,中国还面临着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因此这一时期的民族主义主要是通过政治动员,维护民族独立,号召和动员人民为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进行斗争。

中国民族主义首先是以社会主义的“强国梦”的方式表现出来的。面对西方冷战的压力与苏联对中国控制的图谋,中国通过在国内政治与经济生活中强调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以实现数代中国先辈的富国强兵的梦想。其次是在坚决发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发展与第三世界国际的友好合作关系中表现出来。

这一时期,由于受特殊的国际背景和国内经济政治发展的双重影响,中国民族主义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所处时代特有的特征。

(一)激烈的意识形态对立倾向

“意识形态,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代表了某一阶级或社会集团(包括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又反过来指导这一阶级或集团的行动。”在中国,意识形态主要指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反对帝国主义;坚持马列主义,反对修正主义;坚决支持民族解放运动。

中国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下取得胜利的,由此诞生了社会主义国家,以社会主义为文化标志的中华民族由此形成。“国家的政治统一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发挥文化整合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深入到每一个社会角落,深入到深层的文化结构,‘共产主义’成为全民族所认同的文化和价值。”因此中国的民族主义也具有浓郁的意识形态色彩。

而国际上,社会主义制度自产生之日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采取了敌视态度和政策。冷战时期,以美苏为代表的两大阵营对峙,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尖锐对立。意识形态成为双方国家利益中神圣不可动摇的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在遏制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指导下,美国的对华政策并没有做出应有的调整,而且,采取了极端非现实主义的立场,拒不承认中国的合法地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了孤立、封锁、军事包围乃至武装侵略的政策。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进一步把中国看作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一部分,加以遏制和防范。

受此影响,中国的民族主义也受到激烈的意识形态对立的影响。新中国先后提出了三条重要外交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选择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中国政府在五六十年代提出打倒帝国主义”、“消灭资本主义”等一系列口号,以此来动员广大人民群众,调动民族情绪,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60年代中苏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了激烈的论战。“中苏分裂后,一种更加“革命化”的意识形态因素却更广泛地渗入外交工作,影响到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二)以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为主导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本质上与战争有共同之处,即都把本国的利益凌驾于其他一切国家的利益之上,凭借经济军事实力,对其他国家进行控制、干涉和侵略,造成世界动荡不安,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霸权主义的首要表现就是强迫别国接受和照搬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凭借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到处侵略。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威胁,为了维护和平,保卫国家主权,新中国人民坚决反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侵略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干涉。朝鲜战争爆发,中国领导人果断地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与美国霸权主义进行坚决的斗争。面对美国武装插足台湾,干涉中国内政和武装侵略越南,威胁中国安全这两种霸权主义行径,中国也进行了坚决的抗击。这表现了中国人民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独立精神。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国周边国际局势趋向紧张,中国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公开的和潜在的侵略威胁、战争挑衅和军事压力,而中苏关系的恶化直至破裂,苏联的霸权主义政策对中国安全构成最大的、直接的威胁,也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和压力。撤退专家、撕毁合同的事件、侵犯珍宝岛事件,还在中国边境上陈兵百万。为了在军事上控制中国,1958年连续提出两项损害中国主权的建议。一是关于中苏共建长波电台的问题。向中国提出两国建立共同舰队的问题。苏联霸权主义的种种行径极大地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尊严,侵害了中国主权和利益。

因而民族主义情绪也被往这个方向引导,号召国民坚持独立自主,反对各个方面的霸权主义,不仅反对美国的侵略政策和霸权主义,还反对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并提出了“反帝反修”,号召整个民族为之战斗。以维护中国的民族尊严和利益,维护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利益,维护世界和平、民族解放。

(三)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整合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国际主义义务与民族主义价值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张力。在国际事务中,在某种条件下,这两者可以重合为一体。例如50年代的抗美援朝运动与60年代的抗美援越运动,体现了国际主义义务与保障边境安全的民族主义之间的整合。但在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援助方面,中国有时会陷入两难境地。中国对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的援助,使中国在第三世界结交了许多朋友,他们对中国在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方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对他国民族解放运动的支持中,中国往往不顾国力的承受能力,对他国进行了超越国力的支持,使中国的国民经济难以承受。同时中国的支持更多的是无偿或无息援助,这使他国在利用中国援助的同时,既损害了中国的经济利益,又不利于该国的经济发展。中国在对外援助中只考虑了政治利益,忽视了经济利益。中国在处理与这些国家的关系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这些国家是否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而不是考虑他们给中国的国家利益带来什么实际效益。“在国力相当贫弱的情况下,抽出了相当大的物力与财力,无偿支援其他国家的革命和反帝事业,这种做法不仅给中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负担,也影响和干扰了中国正常的经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国的安全系数”。

这一时期的民族主义虽注重维护民族主权独立和国家领土完整,维护社会主义阵营和第三世界的统一战线,但也过多地强调革命热情,客观上也使中国的国家利益受到一定损害。

二、具有互利性质的民族主义(上世纪70年代末到上世纪80年代末)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推进,中国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新旧体制、新旧观念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地交汇、冲突、碰撞。社会生活领域发生深刻变革。而同时国家环境也在不断发生演变,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基于对世界形势的科学分析,邓小平改变了毛泽东关于时代主题的论断,他认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基于此,这一时期的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文化,不搞意识形态争论,不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为依据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而代之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在对外交往中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

这一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主要特征是意识形态色彩淡化,注重国家的稳定与和平。总结建国后20年来的曲折发展的经验教训,以及对现阶段基本国情的认识,中国意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因此要抓住机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就迫切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迫切需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并引进外资,这就要求必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正确看待和处理二者的关系。而继续张扬以意识形态为主导的民族主义显然与此背道而驰。同时,随着中美建交,中国与西方的关系逐步改善,意识形态作为国家和社会凝聚力的功能逐渐淡化,不再需要以意识形态为旗帜动员民族主义情绪反对西方。因此这一时期的民族主义不再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对立色彩。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发展的同时,西方“和平演变”的攻势始终伴随。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迅速崛起,引起了西方大国的疑虑和不安。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合作与竞争也带来了利益分化加深和矛盾加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虽然有学习、借鉴、合作和利用的一面,但是只要这两种社会制度还同时存在,它们的对立和斗争就不会消失。西方的“亡我之心”不会改变。对此,我们必须保持应有的警惕性。

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主义更加务实,从意识形态至上转为国家利益至上,坚定地维护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它采用国际化的战略,重视国际合作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它不再宣扬革命现状;他在与设计和实现中华民族的自身抱负时能考虑并增进世界和地区的普遍福利。”这一时期的民族主义从革命的激情中走出来,更多地注重经济的发展。中国要想强盛起来,关键就是要发展经济。虽然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我国底子薄、基础差,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比较低。而随着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就必须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否则就会落后,就会挨打,最终损害民族利益。因此在新时期,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实行“不结盟政策”,以寻求一个和平的环境,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与此同时改变“一条线”战略,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关系。随着中美建交,逐步改善了双方长期的对立与敌视。中国同美国和所有西方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科学、教育各方面的来往和合作都有了发展。80年代后期,中苏关系缓和,实现了符合两国人民意愿的关系正常化。

在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友好关系的策略上,改变了以往中国单方面无偿援助的做法,代之以大力开展平等互利的双向经济合作。按照“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在涉及到中国的冲突与争端中,倾向于用和平方式解决。在台港澳问题上提出一国两制战略构想,而在解决中国和周边国家领土领海争端时实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战略方针。

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稳定环境,以利于自身的更快发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时期,部分学者还产生了一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传统大都持一种全面反思和批判的态度,认为中华民族是低劣的,中国传统文化是落后的。给西方世界戴上神圣的光环,极力推崇西方文明。“他们认为实现国家与民族的现代化必须以彻底的抛弃传统和全盘西化为基本前提。由于他们把民族文化视为落后文化,将西方文化作为世界性的现代文化,因而彻底地抛弃传统与全盘西化,不但没有丧失民族性之忧,反而认为是走向现代民族国家的唯一出路。”这种思潮是极其狭隘的,也是非常有害的。“一个民族的落后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精神的矮化也是落后,而且是一种比经济落后还糟糕的落后”,因此对其必须严厉批判。

三、具有平等共赢性质的民族主义(上世纪90年代初期到现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提高。中国的强大,使得中国人民希望自己在国际社会中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认可,拥有国家事务上的更大的话语权。然而,经济全球化,中国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但是“当人们满怀期望进入世界市场的时候,突然发现这个市场远不如原来想象的那样理想,发现这当中还有一个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所导致的经济利益上的冲突也必然会引发国民的民族主义。而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也让国人感受到全球化给中国未来发展带来的危机。而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潜在的超级大国的迅速崛起,引起了世界上某些既得利益拥有国的疑虑和不安,出现了“中国威胁论”的怪论,并得出抑制并加以排斥中国的结论。这一时期出现的一系列中美冲突、中日冲突事件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冲突等,这让中国人感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强大,也没有想象中那样重要。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引发了中国民族主义的新一轮高潮。这一时期的主流民族主义超越传统意识形态,具有了与以往不同的特点:

(一)以反对新霸权主义为中心

当今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并有了新表现,形成了新霸权主义。新霸权主义秉承其维护国际社会秩序的责任,并运用外交谈判、经济制裁和军事干预等多种方式,惩罚那些违反“国际秩序”和“人权”的国家,并按照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来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其最终目的是要通过经济体制的推行、政治制度的推广、生活方式的影响和思想意识的传播,来实现其在政治和经济上最大限度的安全和利益,领导整个世界的发展。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民族、宗教和领土等问题推行霸权主义,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人权和主权观念以及价值观等方面造成对立和冲突,以实现其对社会主义的“西化”、“分化”和“弱化”的战略图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炮制了所谓包括“新干涉主义”在内的种种“理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的重大事件。如1999年,由美国主导的北约空袭主权国家南联盟;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等等。而日本的霸权主义行径,如在钓鱼岛问题上的霸权行径以及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等等也极大地伤害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中国人民的感情。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一些大城市发生了反霸权游行,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抗议,以上种种反映了这一阶段中国主流民族主义强烈的反对新霸权主义的倾向,对中国政府的对外决策和对外关系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进入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两个阵营的对抗和意识形态竞争也随之终结,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进入全球化时代。发展的潮流正在打破各种地域、国家、宗教、种族、文化、意识形态的隔阂和限制,各个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全球相互依存已成为当代人类的生存方式,这种趋势从根本上动摇了国家的主权观念,因此,迫切需要培植出一套能引起社会共鸣的社会主流意识。显然,“作为文化身份的民族身份,此时比政治身份更具有号召力。复活传统的核心文化符号,推广民族神话,复兴传统民俗和象征性仪式,用文明史替代政治史,强调政治统一和文化价值认同,等等,这一切努力都是要重新塑造“民族”形象,以恢复国家往日的威权”。另外,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尤其是西方实行“文化霸权”,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构成挑战,这也就迫切需要培植本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禀赋,以此对抗日益强大的文化同化力量,避免被文化霸权吞噬。

因此,文化回归和“寻根”现象悄然成为社会思想意识的主要现象之一。社会各界都在呼吁重新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出现了一系列旨在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活动。社会认同方式也从“共产主义”转变为“龙”的崇拜。中华民族的代表符号也由“炎黄”、“黄河”、“长江”、长城”等文化符号取代了过去的“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等政治性符号。“中国民族主义向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回归,是一系列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转型的结果……在这一时期,文化和历史远比政治意识形态具有连续性和合法性。”

通过文化认同而培育、激发起来的民族精神,增强各族人民包括海外华人对中国的认同感,维护了民族统一,对统一大业的实现起到促进作用;增强国家凝聚力和社会向心力,提高全民族的团结向上精神。这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国家利益的维护、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网络民族主义浪潮的出现

网络民族主义,是信息时代中国民族主义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1999年中华网“强国论坛”的建立,被广泛认为是中国网络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2003年被称为是“网络民族主义的发轫年”。2004年以来,相继发生日本教科书事件、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事件、西方支持藏独、奥运火炬传递被阻以及最近发生的新疆乌鲁木齐“7-5”暴力犯罪事件等等,都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和民族尊严。因此在互联网上连续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民族主义浪潮。

当代中国的民族主义也借助了网络这一特殊的表达方式。网络具有传播迅速、受众范围广等特点,对民族主义的表达具有明显放大的效应,因而它所取得的效力也是任何一种传播方式无法比拟的。它对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正在成长中的网络民族主义不仅宣示了中国民族主义的力量,而且谋求对中国政府对外政策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补充。在中国民众参与权不断提升的今天,势必会对政府决策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网络民族主义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具有积极意义,承载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使命,推动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另一方面也有引发极端民族主义等不利后果的消极作用。

四、结语

中国民族主义是建立在对中华民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认同与忠诚基础上,它与国家的尊严以及核心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一种以实现中华民族利益最大化为原则的理性的民族主义。它所倡导的既是对国家与民族利益的忠诚和热爱,也是对世界上其他国家与民族的平等对待与相互尊重。它是中华民族振兴的集中体现。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民族主义的嬗变轨迹中,我们可以看到:

(一)民族主义只能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导意识形态,而不能作为社会主导意识形态存在

民族主义虽然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但是由于它“在实现自己的目标方面从不单打独斗,而总是附着于其他意识形态之上,在实现其他意识形态目标的同时也完成着自己的政治理想”,所以民族主义只能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导意识形态,而不能作为社会主导意识形态存在,主导意识形态只能是国家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作为国家与社会共同体的凝聚力功能逐渐淡化以后,民族主义作为国家与社会共同体的凝聚力的功能意义也自然会突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以关注社会与国家政治整合为己任的中国执政精英,从民族主义中汲取国家凝聚力资源,乃是应有之义。

(二)中国主流民族主义是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结合

列宁说:“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但民族主义并不完全等同于爱国主义。美国政治学家莫利兹奥·维罗里(Maur1210Viroli)在分析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不同时指出:“前者视对国家的爱为一种人为的,亦即可以通过政治生活不断加固并再生的激情;而后者则视其为一种纯粹自然的,亦即不受文化交混及文化认同影响的情感”。所以,爱国主义显著标志在于它是政治生活的产物。中国是多民族统一的国家,这就意味着中国民族主义本质上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国民族主义的最高表现形式。

(三)民族主义与国家利益息息相关,是最有效的社会动员方式

民族主义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安德森在其民族理论研究经典《想象的共同体》一书中指出的那样:“为何民族竟会在人们心中激发如此强烈的依恋之情,促使他们前赴后继为之献身呢?这是因为民族的想象能在人们心中召唤出一种强烈的历史宿命感所致。”当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利益面临威胁时,民族主义能转化为一种强大的维护国家利益的巨大的合力。正如余英时先生所说:百年来中国一个最大的动力就是民族主义,“一个政治力量是成功还是失败,就看它对民族情绪的利用到家不到家。如果能够得到民族主义的支持,某一种政治力量就会成功,相反的就会失败。”因此,在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新世纪里,中国共产党要想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任务,就必须要正确运用和把握这一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强大武器。

一个崛起的民族必须具有高昂的民族精神,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而“在一个意识形态对峙不再主宰世界的时代,民族主义所具有的政治整合和凝聚功能是其他任何意识形态所难以取代的”。我们要充分重视民族主义在国家发展的所起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中国民族主义对民间合理的成分吸纳有限,而恰恰是来自民间的思潮应该作为民族主义基调的依据。因此要积极寻求吸纳民间合理思潮的有效途径,但是同时也不能忽视民族主义在当代中国呈现出来的各种非理性倾向。非理性的民族主义往往是建立在对其他民族贬抑和排斥的基础上,对自身又过度认同。我们应该防止因经济实力崛起而产生的过度轻视别国的民族自大情绪,对此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之朝着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

[1]余建华.民族主义:历史遗产与时代风云的交汇[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13.

[2]马宝成.试论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功能[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3]萧功秦.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与前景[J].战略与管理,1996,(2).

[4]王缉思.美国意识形态的新趋势[A].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编.美国年鉴2000[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06.

[5]李才义.论毛泽东外交思想中的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3,(6).

[6]徐迅.民族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68-269.

[7]章百家.改变自己影响世界——20世纪中国外交基本线索当议[J].中国社会科学,2002,(1).

[8]刘爱华.论毛泽东地缘外交思想[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3).

[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陈志敏,简军.理解中国外交政策:以民族主义为线索[J].国际问题论坛,2004年秋季号(总第36期).

[11]孟凡东.20世纪中国文化民族主义的三大核心诉求[J].北方论丛,2007,(3).

[12]王小东.当代中国民族主义论[J].战略与管理,2000,(5).

[13]任丙强.中国民族主义重新兴起的原因特征及其影响[J].学海,2004,(1).

[14]汪波.美国新霸权主义外交政策中的政治文化传统[J].国际政治,2002,(5).

[15]韩轩.网络民族主义发轫百万签名递交日本驻华大使馆[N].国际先驱导报,2003-09-19:5.

[16]李慕瑾.网络民族主义掀开中国民族主义新篇章[N].国际先驱导报,2003-9-18.

[17]萧功秦.民族主义与中国转型时期的意识形态[J].战略与管理,1994,(4).

[18]列宁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9]商戈令.读维罗里(关于爱国:论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A].哈佛燕京学社、三联书店编.公共理性与现代学术[C].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193—203.

[20][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7.

[21]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激进与保守[A].钱穆与中国文化[C].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203.

责任编辑:刘国春

D04

A

10.3969/j.issn.1009-6922.2011.01.17

1009-6922(2011)01-58-06

2011-03-10

陈华(1977-),女,山西忻州人,中共中央党校科社专业08级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社会政策。

猜你喜欢
霸权主义民族主义民族
我们的民族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和”的时代实践价值与新型大国关系
“握拳而立”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韩国媒体眼中的中国霸权形象
韩国历史编纂学中的民族主义
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