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的路径选择

2011-08-15 00:43:48田爱华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中西部小城镇农民

田爱华

(濮阳市华龙区房地产管理局,河南濮阳457000)

加快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的路径选择

田爱华

(濮阳市华龙区房地产管理局,河南濮阳457000)

加快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部署之一。加快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应着力解决三大问题:一是经费保障,这是中西部小城镇建设的物质基础;二是人口聚集,这是中西部小城镇建设的关键;三是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循序渐进,这是中西部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原则。

中西部;小城镇建设;路径选择

积极有序地发展小城镇,是建设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农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化建设在中央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指引下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但是仍存在不少问题,最突出的是: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和有限的城镇吸纳能力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农民进城“化”为城镇居民困难很多。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严重制约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经费保障:中西部小城镇建设的物质基础

1.鼓励乡镇走市场运作、多元投资、经营城镇的道路。通过存量资产置换、出让公共设施经营权、财政贴息贷款等途径,吸收社会投资和外资来筹措小城镇基础建设的资金,以缓解小城镇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投资主体应主要是企业而不是政府,投资方式应主要是商业性的,而不是行政性、无偿性的。小城镇的各类基础设施,如学校、幼儿园、道路、供电、供水排污等等,都可以由企业来筹资建设。建成后,可出租、出卖,也可以自己经营或利用其他形式收回投资。不管是国家、集体还是个人,都可以参与投资,谁投资、谁受益,真正把市场机制引入到小城镇建设中来,形成开放的多元化投资体制。

2.降低收费标准。以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按照精简、下放、规范的要求取消一些收费项目和审批事项,改进审批方式,完善小城镇政府职能,提高管理水平。

3.治理三乱,打黑除恶,治理投资环境。建立行业协会,使其成为外来经商户和外来投资企业与政府沟通的渠道和平台。政府必须言而有信,硬起手腕治理投资环境,治理投资环境。坚决查处行政部门的吃、拿、卡、要,打击“地头蛇”对外来企业的骚扰,经常听取外来投资人的意见,帮助解决其实际问题。

4.完善小城镇财政管理体制。按照分税制的原则,建立有利于小城镇财政增长活力的新型上下级财政分配体制。如采取划分税种,核定基数,超收分成,超支不补,节余留用的办法,给小城镇政府以较大的支配财力自主权,以利于调动其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对入不抵支的城镇给予适当定补,促其向效益型财政转变。要进一步完善小城镇财政预算管理民主和科学的程序,加强财政监督功能,规范小城镇的行政行为。小城镇经济发展了,主导产业成立了,建设资金就能解决。

二、人口聚集:中西部小城镇建设的关键

1.提高认识,克服片面思想。目前对农民离村入镇有一些片面认识。一是无所谓论。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农民能不能入镇,靠市场运作就行了,他们想入镇就来,不想入镇就停,这是一种放弃引导,不重视小城镇建设的思想观念。二是守旧落后论。有人认为农民不想离村是守旧落后的表现,要强制性把他们赶到镇里头。三是贫困难入论。有些领导认为贫困落后,国家不拨款,就没有办法建设小城镇。四是强制入镇论。强制农民集资,强制农民让出原宅基地,在各项补贴很少的情况下,用损伤农民的利益搞小城镇建设。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牢牢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充分考虑农民的利益。

2.制定切合实际的方针政策。加快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程,制定切合实际的方针政策,是加快小城镇建设的重中之重。一是针对户籍障碍,改革二元户籍制度,使农民享受同市民一样的待遇。农民在任何一个小城镇,只要有固定住所,有比较稳定的职业,有生活来源,就要允许落户,并且在子女入托、入学、就业、参军、社会保障等方面,均享受原有城镇居民同等权利。二是针对承包地与资产障碍,改革农村集体财产拥有方式,使农民共享发展成果。应允许农民将其拥有的已经量化的集体财产变现流动,或者保留其迁移户口后自己拥有的责任田分红权利。这实际上是维护农民自身劳动成果,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的一种改革措施。三是针对宅基地障碍,应促使农民合理使用宅基地。农民进入小城镇,等于放弃原来不花钱的宅基地,再花钱购买新宅基地,很多农民认为不划算。由此必须改革农民的宅基地使用办法,农民进入小城镇首先要解决住的问题,可以县为单位,统一掌握使用部分农民住宅用地指标,允许入镇农民利用原有宅基地按一定折算标准置换城镇住宅用地,以减轻入镇农民的压力,促使他们积极向城镇迁移。

3.创新土地制度,建立小城镇社保体制。创新土地制度是城镇化进程中一个关键环节。无论农业的规模经营还是农业用地变为城市用地,都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的土地制度。因此,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前提下,应该允许农户将承包的土地通过转包、转让、互换、入股、租赁等方式在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流转,在节约用地、合理用地的同时,应按规划开发利用土地,从而推进土地的相对规模集约经营,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既可降低农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又可推进城镇化进程。在城镇化进程中要特别强调维护农民利益,尽快建立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对小城镇建设中耕地被占的失地农民,要分类解决社会保障问题,积极创造就业机会,建立促进就业责任体系促进就业;政策引导全面推进就业;完善就业服务网络,规范市场就业等措施解决非农就业问题。

4.坚持产业立镇、产业兴镇。小城镇可以根据实际选择主导产业的类型,一是基础农业型。主要是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进行系列服务,形成农产品的贸工农和产加销城镇;在平原地区和城市远郊农业为主的小城镇可着力向这方面发展。二是工业主导型。城市近郊有工业基础,特别是已经形成拳头产品或形成工业集团规模的小城镇,应当以此为重点,培育主导产业。三是商业贸易型。有自己特色商品资源的小城镇,可以通过建设或改善市场设施,拓宽交易范围,增大市场容量,发展成为区域性小商城。四是旅游开发型。有名胜古迹、历史文化遗产或靠山靠海的小城镇,可加强吃、住、行、游、购、娱乐设施及软环境建设,形成休闲、度假、观光、购物的旅游型小城镇。五是交通枢纽型。处于交通要道的小城镇,可凭借运输方便、信息快捷、流动人口多的优势,建设产品集散基地或运输量大的工商企业,并搞好三产配套,形成新型城镇。六是海洋开发型。沿海的小城镇可围绕海字大做文章,诸如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产品加工等等,形成以海洋渔业为中心内容的主导产业。七是资源采掘型。有矿藏资源的小城镇,应当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以采掘为龙头,带动运输、加工工业共同发展,形成矿务小城镇。

5.国家要尽快制定完善有关村镇建设的法律法规。加强村镇建设立法工作,尽快制定出台有关村镇房屋产权、村镇规划、村镇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保证村镇居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确保村镇建设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循序渐进:中西部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原则

1.科学规划。我国过去自然形成的小城镇,没有统一规划,没有统一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旧城改造耗时费力,因此,中西部地区搞小城镇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一是科学地对本地区小城镇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和布局,重点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二是合理制定小城镇建设规模。英国经济学家巴顿认为2.5—5万人口为城镇的适度人口规模。各地要根据各自的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密度确定一个合理的城镇规模。三是科学确定小城镇发展方向和速度。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合理确定小城镇发展的方向。

2.突出特色。小城镇建设要准确定位,必须以产业为依托,增强小城镇的综合经济实力。产业是立镇之本,产业是兴镇之基。为了使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的主导产业不撞车,在注重产业多样性的同时,小城镇可根据各地实际主导产业,因地制宜的选择当地小城镇建设的特色,避免千镇一面。

3.循序渐进。城镇化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社会变迁的反映,中国也不例外。但是纵观世界,各国的城镇化无不和他们各自的国情(包括经济、社会、历史、地理、民族和文化等)有关,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城镇化道路和特点。对待城镇化,既不能“人为抑制”,也不能“拔苗助长”,更不能搞“大轰大嗡”,而要根据我国国情,走一条空间节约型道路。

中西部小城镇建设,一定要结合当前的实际,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民为本,既要高标准,有前瞻性,又要切合实际。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健康、快速的发展。

[责任编辑 马惠萍]

F124

A

1671-6701(2010)06-0088-02

2010-12-09

田爱华(1976-),女,河南南乐人,本科,濮阳市华龙区房地产管理局经济师。

猜你喜欢
中西部小城镇农民
让航天梦想在中西部地区扬帆启航
军事文摘(2021年22期)2022-01-18 06:21:46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46
饸饹面“贷”富农民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物流大通道中西部的崛起之路
中国公路(2017年6期)2017-07-25 09:13:57
中西部高校要打一场人才保卫战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河北平原中西部中更新世非海相沉积体系魏县组的建立
华北地质(2015年2期)2016-01-13 03:03:20
加快小城镇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小城镇远
中华民居(2014年10期)2014-02-28 10:04:49
我国小城镇体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