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辉和
(广西大学,广西南宁 530004)
邓小平对推进党建科学化的艰辛探索
梅辉和
(广西大学,广西南宁 530004)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命题和新任务。党的建设科学化是指党的建设要遵循政党活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通过推进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探索党建工作规律等多方面的努力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寻求科学的理论引导、科学的制度保障以及科学的方法指导。
邓小平;改革开放;党的建设;科学化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根据执政党的历史经验和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而提出的新命题和新任务。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党的建设科学化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围绕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本内涵、提出动因、推进路径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对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历史经验,以及党的历届领导人对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所做的重要探索还没有展开深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建设面临严峻考验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邓小平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党”,同样,没有科学的党建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主义执政党。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党建理论的基础上,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构架了一个以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党建理论框架。针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和新特点,以及中国共产党进行理论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进行了艰难探索。
毛泽东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在这条思想路线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党却逐渐地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文化大革命”更使这条思想路线遭到了严重的践踏和破坏,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文革”结束后,邓小平率先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提出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指出,一些人“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在领导全党着手恢复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上,邓小平对这条思想路线作了更加科学的解释,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同时,他还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联系起来,“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党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确立新时期的党建目标和党建机制提供了基础。
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毛泽东深刻地总结了党成立以来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阐述了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这一党的建设基本指导原则。根据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和新特点,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进行了新概括,指出“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概括地说,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这件事情任何时候都不要受干扰,必须坚定不移地、一心一意地干下去”。他还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当前最大的政治。在确定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他还指出,要根据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经济建设的实际成效来检验党的政治路线是否正确以及党的工作是否有成效,而归根到底,判断各项工作的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着重从思想上建党,这是毛泽东党建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党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除了继续强调思想建设的重要性之外,进一步提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党在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方面逐渐积累了一套丰富的经验。但是总体来说,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党的制度建设没有被提到应有的高度上来认识,从而导致了一系列弊端的产生。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为此,邓小平强调必须健全和完善党的各方面的制度,保证这些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邓小平提出的制度建设是一个大的思路,既要健全党的根本制度,又要健全党的具体制度。邓小平提出的制度建党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党建思想,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进程,使中国共产党的党建理论更趋成熟。
党内民主是党的根本政治原则和政治制度,是指在党内生活中,根据党章和党的其他规定,党员在平等的基础上,按照民主程序享有对党的事务的参与和管理的权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发展缓慢,党内官僚主义、权力集中、家长制等现象十分突出。为了消除这些弊端,使党的建设获得科学的制度保障,邓小平采取了多项有力的改革措施。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邓小平关于党的制度建设的思想是围绕民主集中制这个中心展开的。邓小平指出:“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的最根本制度,也是我们传统的制度。”“民主集中制执行得不好,党是可以变质的,国家也是可以变质的,社会主义也是可以变质的。干部可以变质,个人也可以变质。”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实现正确的领导,必须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各级组织和领导机构,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科学的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通过科学的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汇集全党的智慧和力量,保障了党内决策的科学化,并且形成正确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了恢复和健全民主集中制,邓小平领导全党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发扬民主,但是同时需要集中”,“各级都要实行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思想在制度上做了具体的规定,充分地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思想。
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必然导致官僚主义和党内腐败的产生。因此,要保障党内权力运行的科学化,保障广大党员的根本利益,必须要实行党政分开,改革和完善党内的领导制度和权力体制。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中指出权力过分集中是中国现有政治体制的“总病根”,“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就是在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口号下,不适当地、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党委的权力又往往集中于几个书记,特别是集中于第一书记,什么事都要第一书记挂帅、拍板。”权力过分集中现象的存在,使得党政不分的现象变得十分严峻,难以实现科学执政。然而仅仅依靠思想作风建设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邓小平积极推行党的领导体制和权力运行机制的改革,用制度来解决这些问题,保证党内权力运行的制度化、科学化。他认为,“现在提出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任务,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时机和条件都已成熟”,并对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提出了六条具体的设想。此后,党中央和国务院相继颁布许多法律法规,理顺了党内各级领导,各级权力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保障了党内权力运行的科学化。
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针对党的干部制度中不合时宜的任命制和终身制等问题,邓小平提出要改革党内选举制度,建立退休制度,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要打破论资排辈而建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活力机制。为了实现干部队伍的“四化”目标,邓小平提出要健全干部队伍的选举、招考、考核、弹劾、轮换等制度。邓小平通过建立和健全党内选举制度,保障党内权力授受制度的科学化,使党内干部队伍建设逐渐走上科学的轨道。同时,邓小平还认为有效的监督是党的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的重要保障。要实现有效的党内监督,仅仅强调思想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有赖于党内监督体制的加强。邓小平强调“对各级干部的职权范围和政治、生活待遇,要制定各种条例”。在强调修改和完善党章的基础上,邓小平根据不断变化的实践,制定完善具体的党内监督制度和干部罢免机制,以制度的可行性和约束力来保证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对于不能正确行使权力的领导干部及时处罚和罢免,从而保障了党内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科学化。
“是否符合环境的需要、群众心理的接受程度和党的工作成效”是衡量党建工作的标准,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党建工作规律的重要准绳。为了使党的建设获得科学的方法指导,邓小平对党建工作的规律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党的建设从来都是同党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围绕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来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的建设的一条基本规律。”改革开放以来,全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因此,党建工作也要围绕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中心来进行。针对“四人帮”提出的要搞“贫穷的社会主义”的谬论,邓小平尖锐地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在1979年作的《关于经济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指出:“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当然,邓小平并不是说其他的工作不要进行,只是需要更换一种方法。“政治工作是要做的,而且要认真地做,但是,政治工作要落实到经济上面,政治的问题要从经济的角度解决。”邓小平强调党建工作要为经济建设服务,指出全党要从思想观念、组织领导和作风建设上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将政治思想、文化素质等方面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领导和活动方式上做出一个新的转变,使执政党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经受得起各方面的考验。
探求民主的价值真谛,建立民主的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一直以来共同追求的目标。政党在政治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决定了其在民主政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领导核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自然就成为了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从中国的国情来说,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就是以党内民主来带动人民民主。邓小平曾指出:“在我们党内和国家生活内,必须按照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既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这种局面首先要从党内造成。”按照邓小平的这一设想,党的十三大报告正式提出:“以党内民主来逐步推动人民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条切实可行、易于见效的途径。”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经验也表明,党内民主搞得好的时期,往往是人民民主较为发展的时期。因此,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以党内民主促进人民民主,既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新时期加强党建工作的根本要求。
党的制度一旦确定,就成为全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普遍遵守的准则。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总结全党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指出,制度问题是党建工作的关键问题,他说:“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党内法规是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制定的规范党的各级组织及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的总称。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高度重视党内法规的建设。他认为,党章是党内的根本大法,党内的其它立法必须以党章为基础和依据。按照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纪”的要求,1979年11月,中央纪委拟定并公布实施了《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邓小平指出:“作出这个规定稍迟了些,实在是因为顾不上。但现在再不作这样的规定,我们就无法向人民交代了。”1984年以后,为完成《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共中央重点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经济法规。十三大以后,党内的法规建设继续稳步推进,并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党内法规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邓小平开辟了党建工作的新局面,使党的建设走上了科学的轨道。然而,“执政党建设是长期任务,探索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是永恒课题”,我们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过程中,推进党建理论的创新,完善党内民主的制度,探索党建工作的规律和方法,才能不断地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1]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高新民.一个全新的重大命题: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N].学习时报,2009.
[6]唐洲雁.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对党的建设的探索[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9).
[7]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胡锦涛.努力开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局面[J].求是,2010(1).
A849
A
1008-8431(2011)06-0036-04
2011-08-15
广西大学科研基金项目(编号:XGW090008)
梅辉和(1986-),男,广西大学政治学院2009级在读硕士研究生。
(责编:赵国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