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需要:人文关怀的现实出发点

2011-08-15 00:46何兵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关怀人文物质

何兵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上海分院 上海 252000)

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因此,充分认识和合理满足人民群众的多重需要,既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文关怀的现实出发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

一、尊重物质需要是加强人文关怀的基础

需要即欲望或者要求,是人对其生存、享受和发展客观条件的依赖和需求,它“反映的是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贫乏状态,可以理解为人反映现实的一种形式、积极行动的内在动因。”根据内容的不同,需要可以划分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发展需要。物质需要,就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人们对维持和发展自身的衣食住行和其他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它是人最基本的需要,是其他一切需要的基础。

新时期加强人文关怀、尊重人民群众物质需要应该坚持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生产力不断发展,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才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才能得到满足。因此,要充分调动多方面积极性,逐步改变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要搞活资本、统筹土地、发展科技、改善生态、扩大就业;要更好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各类建设者都能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更加充分地调动国内外的资本、技术、人才、资源等积极因素,不断为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注入动力。

二是坚持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物质需要。基本物质需要是一个人维持生存的底线,是人保持尊严的基础。“对个人自由最彻底的剥夺莫过于一贫如洗;对个人自由最大的损害莫过于囊中羞涩。”坚持以人为本满足最广大人民的基本物质需要,要求建立和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的基本生活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需要;要求建立健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只有将满足人民的基本物质需求作为人权而加以确立,方能将人文关怀落到实处。

三是重点关注贫困群众和弱势群体。关于人民群众对物质财富的享有,罗尔斯曾提出过“差别原则”,认为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该“按照有利于社会之最不利成员的最大利益来安排。”这种差别原则可以理解为对困难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关心与照顾。因此,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完善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妇女儿童福利等在内的各项福利事业;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尽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保障农民工的各项基本权益;要努力为弱势群体创造就业机会,通过提供劳动报酬的方式帮助他们摆脱贫困;要进一步完善保障性法规的建设,从制度上保护弱势群体的物质需要和权利诉求。

二、尊重精神需要是加强人文关怀的提升

精神需要是人对自身精神感受匮乏状态的反映,需要精神内容来丰富精神世界,扩展精神视野,提升精神品位,发掘精神能量,丰富精神生活,陶冶精神情操。在市场经济利益原则冲击下,当前一部分人日益庸俗化、趋利化,导致人的生存片面化、消费主义盛行、庸俗文化泛滥等。人的精神需要是在物质需要基础上的发展,反映了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尊重人的精神需要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加强人文关怀的重要提升。面对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被忽略、被误导的现实,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在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创造丰富精神产品奠定物质基础的同时,加强对精神需要的引导、规范和提升。

一要正确引导人的精神需要。任何一种社会条件下的精神需要都有两面性:一种是健康的、合理的、文明的和积极向上的;一种是颓废的、不合理的、消极的和落后的。因此,它需要正确、积极、适时而有序地引导。要充分利用舆论工具进行宣传报道,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出劳动致富光荣、懒惰落后可耻的氛围,使消极、有害、低下、粗俗的精神刺激遭人唾弃。力图让正面的、积极的、美好的东西得到全社会舆论的普遍赞誉,对那些负面的、消极的、庸俗的东西进行舆论压制,引导人民群众追求积极、健康、向上、高雅的精神生活。

二要合理规范人的精神需要。社会制度是最重要、最有力的调控方法。因此,通过完善各种社会制度,可以对不合理的精神需要进行规范控制。在社会制度中,法律制度是最重要的调控手段,它可以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惩治,对怀有不合理需要的人们起到警示教育作用,依靠外力进行规范。道德作为内在的思想准绳,同样具备规范思想和言行的功能。这就需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挥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在规范作用,帮助人民群众提高思想道德观念,自觉抵制不良需要。

三要积极提升人精神需要的层次。精神需要与科学文化水平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人的科学文化水平愈高,精神需要就愈强烈,精神需要层次就愈高;反之,人的科学文化水平愈低,精神需要就愈淡薄,精神需要层次就愈低。因此,发展教育事业成为提高人民群众精神需要层次的必由之路。通过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人们健康的生活情趣,激发人们对至真、至善、至美的向往和追求,从而拓宽人们的精神世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满足人文关怀的需要。

三、尊重发展需要是加强人文关怀的导向

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发展根本目标。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就是一个“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个人在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也是个人创造物质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能力的全面发展。所谓自由发展,是指每个人的发展不屈从于外在的目的,能为个人所驾驭,个人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自由地从事多方面的活动和发展多方面的能力。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体现为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统一。满足人的发展需要,首先必须坚持促进人的全面性发展。人需要在物质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等属性以及主体能力、社会关系和自由个性等方面发展自己。过去,我们在人的发展上过分强调社会性而忽视物质性,结果人们物质追求的动力不足,社会生产缺乏拉动,导致物质生活水平、教育程度、科技水平偏低。如今一些人却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分追求物质利益,理想信念淡漠,缺乏人情味和精神关怀,以权谋私、钱权交易、德行失范、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等。促进人的全面性发展,就是要克服人的发展局限性,促进物质与精神、科技与人文、政治与道德、生理与心理、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使人成为完整的人。

其次要坚持促进人的协调性发展。人的协调性发展就是人在发展过程中与所处环境、条件的和谐,其中的重点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马克思曾指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人的实践、创造特性,决定人既是自然的存在,又是不断超越自然的存在。当下个人中心、个人自由、个人享乐至上的价值观以及“人类中心主义”倾向,驱使人无限度地向自然界进行物质索取,人由对自然的依赖走向了对自然的任意宰制,由人与自然的浑然一体走向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一方面要发展科学技术、发展自己、超越自然;另一方面要从私有制和个人本位状态下解放出来,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最后要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繁衍和进步表明人类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性过程,不仅是当代人的发展,也是后代人的发展。这就要求人类要立足长远发展,不断超越自身的短视而追求可持续发展。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传播的千变万化、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形成,都要求坚持人的可持续发展,也为人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人既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当前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方面出现的诸多问题,不仅仅是科学技术上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的价值观问题、伦理道德问题,社会、自然的不平衡、不协调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不全面、不协调发展的反映和表现。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自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校正自身发展的方位与路径,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持续、长远发展,真正实现人文关怀。

[1]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文集第二十九卷[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唐志龙.思想理论教育当代视界[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3-11(1).

[6][美]加尔布雷思著,胡利平译.好社会:人道的记事本[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7][美]罗尔斯著,姚大志译.作为公平的正义[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猜你喜欢
关怀人文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