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视、远视和散光与眼位关系的讨论

2011-08-15 00:43徐景新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1年5期
关键词:眼位调节性散光

关于近视、远视和散光与眼位关系的讨论

打工者:对于近视 、远视和散光对眼位影响的讨论,现分视远与视近,足矫(或正视)与未矫(或欠矫正)两个部分谈一下个人的观点。

正常人(正视)视远时的眼位主要与张力性调节和张力性聚散有关。在注视无限远时,双眼处于调节静息状态,此时眼的调节并不为零,这种静息调节量正常眼人群均值约为1.50D,称为张力性调节。双眼从解剖性静息眼位转移到生理性静息眼位的过程中,内直肌始终付出维持性内收张力,以抵消解剖上的外展,实现对远目标的双眼单视,称为张力性聚散。视远时双眼眼位必须先由生理性眼位转到静息眼位,此时会动用张力性调节与张力性聚散。双眼维持生理性静息眼位所付出集合的同步调节反应。如果这个过程相互协调,那眼位就是呈正位,如果张力性调节与张力性聚散不能平衡,就会导致隐斜视,眼位出现问题。如果远眼位存在问题且有屈光不正,在矫正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到所用度数对隐斜的矫正作用,否则长期下去会造成用眼疲劳。

视近时,眼位牵涉到的因素就会更多,主要同调节引起的集合量有关,及AC/A值有关。如果视远眼位正常,AC/A值在正常范围内,那近眼位也呈正常状态;如果AC/A值大,那近眼位会处于内隐斜状态;如果AC/A值小,那近眼位会处于外隐状态;如果视远眼位呈内隐斜,而AC/A值正常,则近眼为内隐斜;如果AC/A值大,近眼位会处于更大的内隐斜状态;如果AC/A值小,则近眼位可能会处于正位或不显著的隐斜状态。如果视远眼位呈外隐斜,而AC/A值正常,近眼位可能是外隐斜。如果AC/A值大,那近眼位可能是正位或是不显著隐斜状态。如果AC/A值小,近眼位则肯定是外隐斜。

对于未矫正(或欠矫正)远视眼,远处目标会成像在视网膜后,大脑得到一个模糊像的信息,这个模糊像会引起调节,使视网膜后的像向前移到视网膜上,而调节运用必然会引起一定的集合量,集合会使双眼产生内聚,眼位向内转,长期处于这种眼位容易导致内隐斜。视近时,在集合一定的情况下,必须运用超度调节力来把视网膜后面的像移到视网膜上或移到视网膜前,过度的调节力同样会带动过度的集合。为了能达到双眼单视,双眼必须用负集合让双眼像形成对应,这时人眼容易疲劳,或者还有可能形成异常视网膜对应,易发生内隐斜。如果存在内隐斜(指散瞳后),在未矫正情况下为了让视网膜后的像移近或移到视网膜上,必须要过度运用调节来补偿屈光不正,调节的运用又带动集合,只会让眼位更加内聚,内隐更明显。如果存在少量外隐斜,远视度数不高又没有视力影响的,可以通过视远运用的调节带动集合,这样会让远视眼眼位处于正位,但在看近目标时可以考虑使有近附加的眼镜减少眼疲劳。

对于未矫正(或欠矫正)近视眼,过度模糊的影像让眼睛缺少可刺激视神经的动力。由于缺少内聚的动力,双眼的相对正常眼的张力性聚合少了。长期保持这种状态,双眼的眼位容易向外偏。视近目标时,集合需求不变的调节则会相对不用或减少,调节刺激可带动的集合降低,所以近视未矫正眼在看近时相对内聚要比较正常人少,眼位容易呈外斜发展。同样,如果未矫正前就存在内隐斜,近视度数不高又不影响正常工作,可通过减少调节来减少集合,这样让双眼的相对内隐斜症状减轻。如果本身就存在着外隐斜而未矫正,集合比正视眼运用更少,眼位更会向外偏斜。

对于散光不矫正则容易出现视觉模糊,造成双眼清晰程度不一样,易导致有散光眼废用,而废用会使眼睛缺少内聚功能,使眼位慢慢外展。

综上所述,不管是近视还是远视或散光,对眼位的影响关键因素是患者的调节与融合之间的配合是否默契,如果不默契,那视远眼位正,也可能视近时出现内或外隐斜。所以近视、远视和散光对眼位没有绝对的影响,在验光中要通过视功能检查得到数据,综合分析后再决定配镜处方。

未来视界:在配镜过程中,我们每每遇及屈光不正发生眼位偏斜的患者,由于调节性集合与调节的不协调而引起所谓的动态性隐斜。如未矫正的远视眼由于需要加强调节而产生过度集合,从而发展成内隐斜趋势;而近视眼则不太需要调节就产生集合不足,常引起外隐斜。但是调节只是一个方面,在眼的斜位发生上融合功能的强弱是极为关键的另一方面。近视眼患者基本或多或少带有散光,患者由于散光眼各子午线的屈光力不同,引起不同的聚散度,故不能形成在视网膜形成一个清晰的物像,视力较正常值低,且常伴有重影,轻度散光可无任何感觉,但由于视物或阅读后会感到眼睛疲劳。近视眼散光与远视眼散光也有所不同,近视眼散光看散光表上的线条清晰与模糊方向是固定的,可以遵循规律。但远视眼则不同,由于调节因素的参与,其散光的轴位常不确定,看散光表时,线条清晰与模糊方向总在变化,眼位不正是由于眼外肌肌力平衡失调所致,其引起的主要原因有多个方面,但是不在这个题目的讨论范围之内,就不作解释了。

蓝南京: 屈光不正与眼位的关系如下文所述。

未矫正的近视眼:若远距离眼位无异常者,近视眼在不戴镜的时候,看近是少调节甚至是不调节状态。如果少用调节,相应的调节性集合也会比起足矫状态更小。如果是AC/A相对正常,在未矫正的前提下,看近出现外隐斜视比较明显。近视眼看近的眼位则和是否足矫不成正比关系,前提是不能过矫,如果过矫,每过矫1D,就会产生1D的调节性集合,此时看远看近都存在着调节性集合,因此近视过矫完全可能导致并发性内隐斜视。由此可见,近视眼的矫正方式和眼位的改变成正比关系。

未矫正的远视眼:若双眼不用任何努力,在无调节干扰以及神经因素干扰,双眼保持正位的前提下,远视眼在不戴镜的时候,无论是看远还是看近,焦点始终在黄斑后面,而黄斑上面的像是一个模糊的物像。人眼此时为了看清楚物体,只能动用睫状肌和晶状体协调的调节能力,将焦点往前移,直至视网膜像清晰。而患者在动用调节的同时,与之匹配的调节性集合也将会同时产生,进而形成调节性内隐斜视,一旦融合机制不能控制,则完全可能形成显斜视。若在点用阿托品的条件下,对远视眼进行足矫,则完全可能纠正内隐斜视。

散光对于眼位的影响:散光患者无论是看远还是看近,代偿调节是否使用,其在视网膜上的物像始终都是模糊的。唯一改变的方式就是通过眯眼改变焦深,进而相对减少物像的模糊程度。

金戈戈: 简单说说理论吧。近视者裸眼看远时,眼位不会有什么变化;但近视眼看近时,会少动用调节,三联动不能完美产生导致集合不足,此时看近呈现外斜,比如说300度的近视眼看一尺远时,可以不动用调节,也就不会产生应有的集合,从而形成外斜。

远视无论看远看近动要动用调节,产生三联动带动集合,从而形成内斜,比如说远视300度,看远时也要调节,调节带动集合,会产生3乘以AC/A的内斜位量。

散光与近视、远视一样,不过理论上要减半理解,比如说近视散光200度,只相当于近视100度的情况,远视也是一样。

这是理论上的说法,事实上近视、远视和散光对眼位的关系,远非这么简单,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说眯眼、融像、原有斜位性质斜位量等,最终表现出来是一个综合性的结果。

猜你喜欢
眼位调节性散光
一种星敏感器杂散光规避方法
宝宝体检有散光需要配眼镜吗
验光中散光问题的处理
远用瞳距的测量方法与眼位的关系
星敏感器杂散光抑制方法及仿真分析
人及小鼠胰腺癌组织介导调节性T细胞聚集的趋化因子通路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远期疗效分析
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调节性T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临床研究
6.82实用眼位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