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配镜不适的镜架调整问题

2011-10-20 02:54顾海东张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1年5期
关键词:眼镜片镜架配镜

顾海东张 伟/文

导致配镜不适的镜架调整问题

顾海东1张 伟2/文

精确的屈光矫正是清晰舒适的基础。然而,有时候即使验光精确,却依然存在配镜不适。排除了验光问题外,镜架调整也是直接影响到配镜的清晰度和舒适度的重要因素。

通常,配装眼镜镜架在出现诸如水平镜面角不恰当,镜面的垂直夹角不一致,验配过程中镜眼距(镜角距)不一致,前倾角、镜眼距不等及两镜片与眼睛的对应高度不同等问题时,容易出现配镜不适。

1 水平镜面角

由于人的两眼在脸的正前方,且眼轴平行,面部略微成弧形。左右镜圈的主参考平面应该尽量处于同一个平面内或与脸的弧面相匹配。因此,在两镜圈平面内,各自水平子午线连线的夹角应在170°~180°之间,该角称为水平镜面角(如图1)。

图1

这样的夹角符合人面部的曲线结构以及双眼的生理特点。通过光学中心观察正前方目标时,物体发出的平行光线可以以垂直或近乎垂直的角度通过镜片,角度偏差在5o以内。采用这个角度的镜架,配戴的光学舒适性和生理舒适度都最佳。一旦这个角度过小或过大,前方的平行光线并非垂直入射镜片,将导致像散现象的出现,引起配镜不适。

图2

图3

图2中镜架的镜面角明显小于镜面角要求的170°的范围,这将使得正前方的平行光线不能以垂直或接近垂直的角度入射,导致像散的发生,引起配镜不适。而图3中的镜面角则超出了180°要求的上限,致使镜面角外翻,这既会影响眼镜的外观,当超出角度太大时也会使得正前方的平行光线不能以垂直或接近垂直的角度入射,导致像散的发生,引起配镜不适。

2 镜面的垂直夹角

镜面的垂直夹角是指经过两镜圈平面内垂直子午线之间的夹角(如图4)。

图4

图中左右两镜圈与下方放置镜架的平面的垂直度不一致。镜架左眼镜圈更垂直于放置镜架的平面,这将导致至少两个光学上的问题:一个是正前方目标以不同角度非垂直入射镜片;另一个问题是两侧镜片位于不同高度,导致镜片后表面到角膜顶点的距离不相等(如图5)。

图5

图5中的实线为图4中的左眼镜片,虚线为右眼镜片。显示两只镜片的垂直度不一样,左眼镜片更加垂直。因此,当前方目标发出的平行光线经过两个镜片时,倾斜度较大的右眼镜片更容易出现像散。且由于两只镜片从上到下各点到眼睛的距离不一样,导致左眼镜片(实线)上端比右眼镜片(虚线)靠眼睛近。右眼镜片(虚线)下端比左眼镜片(实线)下端靠眼睛近。导致放大率改变的原因中有两个重要因素:屈光度和镜眼距。当双眼通过不同高度注视时,即使屈光度一致,也可能由于镜眼距不同导致各个位置上的放大率出现差异,从而导致配镜不适。此外,由于上端和下端离眼睛的距离不同,上转和下转时两眼需要转动不同的角度才能到达各自镜片的边缘,很容易让人有两边镜片高度不同的错觉。这种情况容易从感官上导致配镜者对新眼镜产生抵触。

3 验配过程中镜眼距不一致

镜眼距与等效球镜度和放大率有关。

其次,镜眼距的改变还会导致放大率的改变。由放大率计算公式很容易计算出镜眼距对放大率的影响。镜眼距越小,放大率的改变越小,影像越真实;镜眼距越大,放大率的改变就越大。近视框架眼镜镜眼距越大,则物像越小,距离感越远。近视框架转隐形时会觉得物像放大,距离感减小。远视框架眼镜镜眼距越大,则成像越大距离感越近。而远视框架眼镜换隐形则成像缩小,距离感拉远。很多人在更换了新眼镜后,会感受到这样的改变,尤其是框架转隐形、隐形转框架以及高度屈光不正者更换新眼镜后。

图6

4 前倾角

正常情况下,由于身高与视觉的关系,人的视线主要集中在与眼睛相平行的高度以下,导致实际的远用视角低于水平视角。为了满足眼镜对各个距离的注视需求,一般在镜架设计上专门设计了一个8°~15°的前倾角(镜架镜圈平面与人脸的夹角)。如图6中的两条虚线间的夹角。

图7

图8

正常的前倾角应符合人眼的视觉生理要求,使得来自眼球水平视线以下各个方向的平行光线,都以垂直或近乎垂直的角度入射进眼镜片。一旦前倾角不正确,则来自不同方向的平行光线入射时与镜片的倾斜角加大,将导致像散的出现。如图7中显示的眼镜前倾角过大,而图8中的前倾角则处于反向外翻状态。通过图9来分析一下这两种状态下的光线入射状态。

图9

图9中a的倾斜角正好,此时平行光线以近乎垂直的方式入射眼镜片。在水平视线下方8°~15°区域的平行光线可以以垂直状态入射,水平视线下方15°以外的一定区域内依然可以以近乎垂直的角度入射镜片。而图中b的镜片的前倾角大于15°,使得水平视线以下15°以外的平行光线可以以接近垂直的方式入射镜片,但来自水平视线方向的平行光线则以较大的入射角入射镜片,容易导致像散的发生。所以,前倾角过大的眼镜,对于纯近用的影响并不大,甚至可能更加舒适,但是远用时则由于像散的发生易导致配镜不适。图9中的c,由于前倾角处于反方向外翻状态,因此,平视时和向上方注视时平行光线的入射角度相对垂直,水平视线以下的目标发出的平行光线将以较大的倾斜角入射镜片,近用时的入射角度更加倾斜,因此,近用时非常容易出现像散现象,即使远用时,由于不符合人眼注视的生理特性,也容易发生像散现象,导致配镜不适。

5 眼镜镜眼距不等

镜眼距不等指左右眼镜片的后顶点到各自眼角膜前顶点的距离不等。这是一个常见又极易被忽略的问题。镜眼距不等将导致两眼放大率产生差异。验光时双眼在相同镜眼距下达到相同矫正状态的情况下,由于眼镜镜眼距差异导致实际等效球镜度存在差异,将使得两眼的实际矫正状态发生改变,引起清晰度不等或调节不平衡。如图10所示,镜架两边镜腿的张角不一样,图下方眼镜架两镜腿张开角度不同,右眼镜腿(左侧)的张开角明显大于左眼(右侧)镜腿,将导致配戴时镜腿张角大的一侧眼镜片更加靠近眼睛,而镜腿张角小的一侧镜片远离眼睛。然而,有时候即使两边镜腿张角完全一致,也可能出现镜眼距不同的现象,这与配戴者的脸型不对称有关。

图10

通过计算看出,即使两眼屈光状态完全相同,当眼镜的左右镜眼距不同时,将导致两眼放大率的改变不同,从而导致两眼的影像大小与距离感存在差异,引起配镜不适。靠眼镜近的眼放大率改变较小,离眼镜较远的眼放大率改变较大。

镜眼距不同除了导致放大率问题外,还将影响两眼的实际矫正状况。例如,当验光时镜眼距相同,检查结果两眼完全处于全矫状态时,新眼镜的镜眼距一个大于、一个小于检查时的镜眼距,则镜眼距大于检查时的眼向欠矫方向发展、镜眼距小于检查时的眼则向过矫方向发展。而远视眼情况则完全相反,镜眼距大于检测时的眼矫正状态向过矫方向发展,镜眼距小于检测时的眼矫正状态向欠矫方向发展。

很多人认为,低度数所引起的放大率改变和矫正状态的变化不足以导致配镜不适,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小于2D甚至是1D的屈光不正,由于镜眼距不同都可能导致配镜不适。同时,镜眼距的不同导致配镜不适的比例会随屈光度的增加而升高。

不过,有时镜眼距导致的放大率问题可被有效利用,用来减少屈光参差者配镜不适的发生。例如: 某屈光参差者,右眼屈光度为-7.00D,左眼屈光度为-4.00D,求:当右眼镜眼距为10mm时,左眼的镜眼距为多少时放大率正好相等?

因此,当左眼的镜眼距为17.5mm,即两眼镜眼距相差7.5mm时,两眼的放大率正好相等。

由此可见,当两眼存在屈光参差而产生不等像时,只要有效利用镜眼距与放大率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得到最佳舒适度。此例中,两眼镜眼距的实际相差为7.5mm。在实际工作中,这样的镜眼距差异是完全可能的。其实为了达到能够耐受的水平,两眼的镜眼距实际差异并不需要这么大。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方法仅适用于两眼同性质的屈光参差。对两眼屈光性质相同的屈光参差来说,调整方法是将同符号屈光度高的一边镜片靠近眼睛,将屈光度低的一边镜片远离眼睛。

6 两镜片与眼睛的对应高度不同

如图11中的配戴者,两眼的镜片高度离瞳孔中心或下眼睑的位置不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眼镜架镜腿完全打开后不平行所致(如图11);另一种则与人头部各器官的结构有关(两耳高度不一致)。

图11

两镜片与眼睛的对应高度不同使得光学中心无法准确对准瞳孔中心,导致光学中心在垂直方向上与两眼的瞳孔中心形成垂直偏差,在垂直方向上产生棱镜效应。正常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耐受水平棱镜,但对垂直棱镜的耐受度却较小,有人甚至连1个棱镜度都无法耐受。因此,此问题也是导致配镜不适的主要原因。如图11中配戴者的左眼瞳孔更接近镜片上缘,右眼瞳孔高度明显低于左眼,远离镜框上缘。这样的偏差在实际配戴中,基本上要达到4mm。用等效棱镜计算公式以得出:如果以5D的屈光度计算,则镜片的垂直高度差异对两眼造成的垂直棱镜效应将达到2△,如果屈光度为10D,则垂直方向上的棱镜效应将达到4△,造成的棱镜效应越大,配戴舒适性就越差。

作者单位:1 南京远望视光学研究所 2 上海展鑫优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眼镜片镜架配镜
凝望
镜架材料:国外ECP怎么看
自制眼镜防雾剂
你真的适合戴“无鼻托镜架” 吗?
配镜后视力到0.8还是1.0合适?
验光师技术决定配镜效果好坏
网络配镜版十万个为什么
眼镜片为何会发黄
上门配镜是个难题
读书乐 全焦点近视防控眼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