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鹏辉
湖南省石门县中医院,湖南 石门 415300
蜂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滋养食品,为最常用的滋补品之一。蜂蜜所含的单糖不需经消化就可以被人体吸收,对妇、幼特别是老人更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因而被称为“老人的牛奶”。同时,蜂蜜又作为一味中药,常应用于中医临床及中药炮制和中药制剂中。现就蜂蜜的来源、功效、化学成分、中医临床应用及在中药炮制和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分述如下。
蜂蜜作为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1],又称为“岩蜜”、“石蜜”、“石饴”、“白蜜”、“食蜜”、“蜜糖”、“沙蜜”、“蜂糖”等。“本经原作石蜜,盖以生岩石者为良耳,而诸家反致疑辩。今正题曰蜂蜜,正名也。”[1]《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收载蜂蜜来源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icius或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innaeus所酿的蜜[2]。
蜂蜜气芳香,味极甜,甘平,归肺、脾、大肠经。具补中、润燥、止痛、解毒之功,外用生肌敛疮。用于脘腹虚痛、肺燥干咳、肠燥便秘、解乌头类药毒,外治疮疡不敛,水火烫伤。[2]《神农本草经》载蜂蜜“安五脏,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百病,和百药,久服轻身延年。”《本草纲目》载蜂蜜“和营卫,润脏腑,通三焦,调脾胃。”“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燥也,止痛也。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热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平和,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疮疡之痛;和可致中,故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1]”
蜂蜜含葡萄糖和果糖,约占65-85%,蔗糖极少,不超过8%,水分16-25%;糊精和非糖物质、矿物质、有机酸等含量在5%左右。此外,还含有少量的淀粉酶、氧化酶、还原酶、转化酶、芳香物质和维生素 (以B族维生素最多)等。
4.1 解毒、抗菌消炎、促进组织再生“瘾疹瘙痒,白蜜不以多少,好酒调下,有效。”“天行虏疮,取好蜜通摩疮上,以蜜煎升麻,数匕试之。”“口中生疮蜜浸大青叶含之。”[1]试验证明,蜂蜜对链球菌、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临床上常将蜂蜜直接涂于患处,可减少渗出,减轻疼痛,促进伤口愈合,防止感染。
4.2 提高免疫力 蜂蜜中含有的多种酶和矿物质,发生协同作用后,可提高人体免疫力。试验研究证明,用蜂蜜饲养小鼠,可以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
4.3 改善睡眠 蜂蜜中的葡萄糖、维生素、钙、镁、磷等能调节神经系统,缓解神经系统紧张,促进睡眠,并有一定的止痛作用。
4.4 润肠通便,促进消化 实验证明,蜂蜜有增强肠蠕动的作用,可显著缩短排便时间。同时,蜂蜜对胃肠功能有调节作用,可使胃酸分泌正常。“张仲景治阳明结燥,大便不通,蜜煎导法,诚千古神方也。[1]”
4.5 保肝作用 蜂蜜能为肝脏的代谢活动提供能量准备,能刺激肝组织再生,起到修复损伤保护肝脏的作用。
4.6 抗疲劳 蜂蜜中的果糖、葡萄糖可以很快被吸收利用,改善血液的营养状况,消除疲劳症状。
4.7 保护心血管 蜂蜜“主治:心腹邪气,诸惊痫痉,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1]”蜂蜜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营养心肌的作用,改善心肌功能,对血压有调节作用。
4.8 润肺止咳 蜂蜜可润肺,具有一定的止咳作用,临床常用来辅助治疗肺结核和气管炎。
5.1 蜂蜜在中药炮制中的应用[3]蜂蜜常作为辅料与药物共制,以达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如蜜灸款冬花,可增强其润肺止咳作用;蜜灸黄芪可增强其补脾益气之功效。
5.2 蜂蜜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3]蜂蜜作为辅料与药物细粉共同制成可塑性的固体药剂—蜜丸,常用于治疗慢性病和需要滋补的疾病。由于蜂蜜含有较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滋补作用,符合祖国医学“精不足者,补之以味”,“除众病,和百药”的论述。
综上所述,蜂蜜不仅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滋养食品,更是一种中药,而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和中药炮制及中药制剂中。
[1][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第4册:865-866.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 (Ⅰ部) [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337.
[3]熊鹏辉.蜂蜜在中药炮制及制剂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