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利群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心衰主要是老年人疾病,在超过65岁的人群中,心衰发生率将近10%[1]。老年心衰患者长期卧床,心功能差,胃肠道淤血,消化吸收能力减弱,钙的摄入与吸收减少,易致骨质疏松,加之患者疲倦,头晕,乏力,极易发生跌倒事件,发生股骨颈骨折的概率比一般老年人要高。骨折后的慢性心衰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和被动体位,肢体制动,免疫力下降,极易感染,诱发慢性心衰急性发作。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成功救治、并发症的预防和康复指导致关重要。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共收治了2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股骨颈骨折后致急性发作的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本组男性7例,女性13例,年龄(71~97)岁,平均年龄81.2岁,均符合2002年中国的心衰指南对慢性心力衰竭的定义。经X线摄片诊断为股骨颈骨折,其中10例合并冠心病,8例合并高血压病,2例合并糖尿病。本组6例病情稳定后在骨科行手术治疗,其余均采用非手术皮牵引治疗,病情稳定后无并发症出院。
2.1.1 体位 心衰患者急性发作时常有胸闷、气急、呼吸困难,要尽量摇高床头,取半坐卧位,以不影像呼吸循环功能为宜,暂缓牵引。
2.1.2 氧疗 通过氧疗将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98%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以防止出现脏器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立即给予(6~8)L/min的高流量鼻道管吸氧,病情特别严重者可予面罩给氧或采用Bipap呼吸机无创辅助通气。给氧时在湿化瓶内加入30% ~50%的酒精,有助于消除肺泡内的泡沫。
2.1.3 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遵医嘱正确使用强心、利尿、扩冠、解痉等药物,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①行静脉穿刺,应尽量选择上肢,而不在患侧足背进行。输液时注意控制24小时输液量为1500ml以内,输液速度(20~30)滴/每分钟为宜。②使用吗啡,可使患者镇静,降低心率,同时扩张小血管而减轻心脏负荷,观察患者有无呼吸抑制或心动过缓;使用利尿剂,注意观察尿量,有无水电解质紊乱及水肿的消退情况;使用血管扩张剂,最好用输液泵控速,根据血压调节剂量,维持收缩压在100mmHg左右,对原有高血压的患者降低幅度(绝对值)以不超过80mmHg为度;使用西地兰,氨茶碱均要缓慢静推,监测脉搏、心率。
2.1.5 心理护理 慢性心衰急性发作的患者常有压抑、焦虑、孤独、恐惧,也是心衰患者死亡的主要预后因素。综合性情感干预(包括心里疏导)可改善心功能状态[2]。医护人员在抢救时必须保持沉着冷静,操作娴熟,有条不紊,使患者产生信任与安全感,避免在患者面前谈论病情,必要时留一亲人陪伴。
2.2.1 疼痛的护理 患者诉髋部或膝部疼痛,翻身时患肢疼痛加剧。护士在进行心理疏导,采用分散注意力等方法的同时,采用数字评分法[3],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0表示无痛,10表示无法忍受),遵医嘱予以止痛药口服,双氯芬酸钠栓塞肛,肌注盐酸布桂嗪,效果满意。
2.2.2 体位和牵引的护理 心衰合并股骨颈骨折的患者由于心肺功能差,胸闷气促,牵引时不能取平卧位或头低足高位。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合理体位、保持牵引效果。本组20例,6例病情稳定后在骨科行手术治疗,14病情稳定后(2~3)日,床头抬高30°~45°,行皮牵引。注意保持患者体位和患肢放置位置,患者上半身处于床纵向中轴线上。患肢外展20°~30°,多巡视,防止足外旋和内收,可穿防旋矫正鞋固定。牵引重垂必须悬空,牵引绳与被牵引的肢体长轴成一直线,防止断裂和滑脱,尽量避免搬运和移动患者。必须搬运和移动时,注意将髋关节和患肢整个托起,防止关节脱位或骨折断端造成新的损伤[4],经医师允许后方可患侧卧位。更换体位时,由2名护士完成。一人站在床尾侧,一手臂平托患肢骨折部,一手臂沿患肢纵轴向后略加牵引患肢,另一人扶头颈肩,要求2人动作一致,翻身后在两腿之间放一软枕。正确的体位与姿势可以使患者肌肉放松,疼痛减轻。
2.2.3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心衰患者由于缺氧,可使红细胞数增多;加之水肿,长期使用利尿剂,又限制水份的摄入;呼吸困难,大量出汗导致水份丢失,血液浓缩,处于高凝状态;下肢制动、血流缓慢等因素均可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①绝对戒烟:烟中的尼古丁刺激引起血管收缩。②饮食:进低盐低脂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心衰改善,尿量增多、水肿消褪后,不要过分限制水份的摄入,每日可达2000ml。③适当运动:鼓励患者做健侧肢体主动运动如抬高、抱膝运动,患肢做股四头肌静力收缩运动,促下肢静脉血回流。④保护好静脉:静脉壁损伤也是引发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长期输液者,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⑤密切观察,发现下肢肿胀、疼痛、发热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⑥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本组病例,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2.2.4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心衰患者合并股骨颈骨折,由于长期制动,骶尾部皮肤水肿,加之胃肠道淤血,患者食欲差,营养失调,容易导致压疮的发生:①正确使用适宜于卧床患者的特制便器。②保持床单位的平整清洁和干燥。③定期协助患者更换体位。④加强营养支持。⑤髋部、骶尾部骨隆突处贴痊愈妥减压贴膜。
2.2.5 便秘的预防与护理 患者年老体弱,长期卧床,不适应床上大便;心衰、呼吸困难、出汗导致水份丢失;水肿时限制入量,均易发生排便困难:①尽量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菜泥,豆类,玉米;也可吃润肠的蜂蜜水(2例糖尿病除外)。②腹部顺时针按摩。③每日定时给便器,排便时,屏风遮挡,保护患者隐私。④心衰控制,水肿消退后,每日进水量可达1500ml~2000ml,经过以上处理,本组14例患者均无便秘发生,6例患者口服缓泻剂或外用开塞露后排便。
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特别在老年人骨折前有慢性心力衰竭,心肺功能差,胃肠道长期缺血缺氧,消化吸收功能差,营养失调,骨折后长期卧床取被动体位,容易引起感染致慢性心衰急性发作,血栓形成,压疮形成等并发症,因此,加强护理干预是成功的救治患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存质量,延长其寿命的保证。
1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5.
2 胡大一.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与共识[M].北京: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2009:212-213.
3 胡建兰,陈瑾,等.17例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股骨颈骨折后急性加重期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1,8(8):762.
4 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