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研究开发的现状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2011-08-15 00:53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8期
关键词:新药复方中药

金 磊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上海200433

中药新药市场繁荣,但中药的临床疗效却始终不能令人满意,疗效明确的新药种类很少,在中药产业繁荣的背后仍然问题重重。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又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来解决当前这些严峻的问题?21世纪将是高新科技的产业化时代,中药研发又应该如何抓住这一宝贵时机,从而加快自身发展的步伐?本研究通过对中药新药研发现状的描述,以及对未来中药新药研发的方向进行了一些探讨,提出建议和意见,以供参考。

1 现状

1.1 新药欠缺实实在在的临床疗效

在中药新药研制和评审中,不重疗效重分类、不重质量重数量、重基础(药学、药理学、毒理学)轻临床等现象比较普遍。国家药监局批准进入临床研究的中药新药以及批准生产的新药很多,可是真正在临床确有疗效,带来较好经济效益的中药新药却很少[1],新药上市后的临床再评价更是稀有。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还在于药物“疗效”的中心位置未得到重视,同时与众多厂家和研究院所急功近利不无关系。我国每年都有上百种中药新药投入市场,新药治疗病种甚为广泛,但是由于对有效处方的前期筛选工作不够重视,一味追求高而新的制剂水平,往往忽视了处方本身的药效;对中药新药的临床研究要求不够严格,即重视临床前的研究工作,但一旦获得新药临床试验批文,则基本上都能顺利拿到生产批文;在新药药学研究部分,侧重于成分提取和质控研究,所以新药疗效值得反思。

1.2 中药临床试验未达到标准化、规范化

我国近年来在新药临床研究方面无论在政策和技术上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整体水平仍然低于欧美发达国家,临床试验规范(GCP)的应用对药品价值的体现至关重要[2],在临床研究管理水平和监督力度等方面我国较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传统中医中药重视整体反应,主要体现在症状的改善,而欧美等国家重视新药的前期研究阶段,确保临床研究的科学性、真实性、完整性,所以中药的病与证、症,病种和病类,证名与证候等概念常常引起理解各异,难以与国际接轨[3]。因此,在实施GCP过程中,新药研发工作要着重体现出有效性、安全性、质量可控性3个方面,并注意与国际惯例保持一致,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药物作用进行科学评价,用标准化临床数据提供科学依据。

1.3 不重视基础研究,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每一味中药所含成分都非常复杂,药物中所含每一类或每一个成分都有其相应药理作用。我国中药共有一万多个品种,但较深入研究的仅几百种。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药学工作者都不愿从事耗时耗力的基础研究工作,使得我国药学基础研究匮乏,从而制约了制剂的发展。

1.4 资源整合不完善

科研院所、大学拥有强大的研发力量,但其研究工作不是直接针对市场进行,而是偏重于科研。科研院所、高校资源与企业联系不紧密,因此虽然每年各科研院所和大学也投人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科研,但往往因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而半途而废,以至于很多研究都流于表面,没有深入透彻研究,不能把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浪费了很多资源和人力、物力。而当前有很多中小规模的企业,自身不具备足够的科研能力,实验设计、科研态度不够严谨,操作不够规范,不能达到新药研发水平。

2 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思考

2.1 加强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研究

自建国以来,我国已先后研制出近百余种临床新药,最引人瞩目的当属治疗卵巢癌首选药物的紫杉醇。对天然药物进行化学与生理活性的研究,发现具有药用价值的新类型结构化合物,寻找能适应市场需要的候选化合物,再经临床验证判断这个化合物是否能成为新药而上市。而现在临床用药有很大一部分都来自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有助于改变以低水平重复现象为主的中药研究被动局面[4]。

2.2 从原有产品中选择有潜力的品种进行开发

对于过去研究开发的一些新药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总结,对不太成熟的中药产品进行筛选,选择有开发前景的产品进行2次开发。从现有的混合组分进一步把各个单体分开,制成单一或复方组方并检验疗效。如最新报道中常用的黄芪,通过分析,从中可分离出多种有效成分,可能成为新型的非洋地黄类强心药物。因此,从中药中提取更多有效成分非常有利于治疗专科疾病,这也是今后中药研究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出组方合理,可以体现民族医药特色的中药。

2.3 确立药物研制过程中“疗效”的中心位置

中药新药研制的得天独厚之处在于我国有着丰富的中药资源和浩如烟海的中医药方,中医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主要体现在中药复方上,中药复方的药效不仅关系到药效物质群,也与辅助成分有关[5]。因此如何开出一个精简有效的处方,需要各方面知识的综合应用,而不能凭借简单知识来随意取舍。因此,进行多模式、多指标控制体系的研究工作越来越有必要。首先按照中医方剂理论将其合理拆方后,有针对性的对药效学进行筛选,最终确定“最优”复方[6]。确定复方有效部位,对有效部位中主要药效物质群的研究也是以后中药新药研究的方向所在,结合严格的临床研究工作,为探明中药复方配伍规律、药效作用机制打下坚实基础。

2.4 在中药新药的研究中应用组合生物技术

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对于新药开发有重要战略意义。通过基因工程设计的组合生物合成,有效丰富了天然产物的化合物库。如对紫杉烷类化合物sinenxan A和紫杉醇的转化研究共获得22个转化产物,其中新化合物8个,研究了它们的转化动态和最佳底物加入时间和浓度以及不同结构底物对转化酶的影响。利用组合生物合成实现对先导化合物的结构改造和合成非天然的”天然产物”化学库将大有作为。在研发中药新药的过程中,诸多方面都可以应用生物技术,如对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定向诱导有效活性成分的生成等[7]。

2.5 优化整合资源,加大研发投入

建立起企业、学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密切合作关系,形成以企业为研究机构提供资金保障,而研究机构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的新药开发的良性循环。建立畅通的合作渠道,企业作为产业化的主体,而研究机构以技术支撑作为必要补充,充分整合中药新药研发、销售资源,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6 其他

重视中药新药新释药系统的研究和海洋药物及中药非处方药的研究开发;从古方、验方中研究开发中药新药;利用现代化测试分析方法提高中药新药研制水平[8];制剂工艺现代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9];重视中药学基础研究,明确中药有效成分和药理药效间的对应关系;以临床应用为重点,做好临床研发规划;注重国际合作与知识产权保护等,都是以后中药新药研发中需要完善和注意的方向。

3 结语

自从我国加入WTO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成为我国医药产业新的增长点。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中,中医药理论和经验是基础,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是保证[10]。结合中医和西医的优点,推行国际规范,走真正创新之路,中药新药的研发将在创新研究方面呈现广阔的前景,中药进入国际主流药品市场可望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现实。

[1]肖小何,孙小军.论中药和中药现代化的新内涵及意义[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3):285.

[2]李东华,走向新世纪的中医学[J].中国医药学报,2001,16(3):4.

[3]张相麟,叶祖光.刍议美国FDA药品审评和研究中心2000和2001年度工作报告 [J].中国新药杂志,2003,12(2):81.

[4]蔡定国.加强植化研究,提高中药与天然药物新药研制水平[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8,9(3):137-140.

[5]冯孝章.重视中药二类新药(有效部位)研究,提高中药新药研制水平[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8,9(3):134-137.

[6]乔延江,李潮涛.有效中药复方研究的方法学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1(5):17-19.

[7]果德安.生物技术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作用[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8,13(6):257-262.

[8]梁曦云,彭勇.关于中药现代化的几点思考[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1998,13(6):250-254.

[9]肖培根.面向21世纪中草药研究中的几个热点[J].中国药学杂志,1997,32(11):671-674.

[10]廖丰.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战略思考[J].现代医院,2009,9(3):71-72.

猜你喜欢
新药复方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Protective effects of Fufang Ejiao Jiang against aplastic anemia assessed by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etabolomics strategy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零食”怎么吃
HPLC-DAD法同时测定复方罗布麻片Ⅰ中4种成分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
复方肝舒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鲁先平:一个新药的14年
新药来自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