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跃伟 李晓霞 和东阳
我院自2008年8月至2011年6月对儿童患者应用密闭式吸痰器,取得较好效果,今就密闭式吸痰器与一次性吸痰管的应用效果做以比较。
1.1 一般资料抽取我院自2008年8月至2011年6月对儿童患者应用密闭式吸痰器50例,应用普通一次性吸痰管患者50例。分别为实验组、对照组。其中实验组50例,男24例(48%),女26例(52%)。年龄17 d~3.4岁,平均(1.7±1.1)岁。对照组50例,男27例(54%),女23例(46%)。年龄28 d~4.2岁,平均(1.9±1.4)岁。
1.2 使用装置我们所使用的是由天津市塑料研究所申请专利(专利号200720099013)的密闭式吸痰器。主要是由三通、与三通连接的滑阀开关、吸痰管总成和吸引开关构成。三通与气管插管连接处设有可旋转接口,可实现360°旋转定位。由三通和前接口构成的吸痰管行进通道为透明行进通道,在滑阀开关上设有凸状表示通道开通和关闭的标识。吸痰管总成包括:与三通螺纹连接的前接口、具有保护膜的吸痰管以及与吸痰管一端固定连接的后接口。
1.3 操作方法
1.3.1 密闭式吸痰器操作方法吸痰时先转动三通及滑阀开关,使气管插管与吸痰管总成相连接,将吸痰管插入气道深处,打开吸引开关形成负压抽吸系统。当痰液粘稠,吸引困难时可经滑阀开关推注湿化剂湿化气道。吸痰操作基本与普通吸痰操作相同。吸痰完毕后关闭吸引开关,将吸痰管抽出,退回无菌保护膜内。整个操作过程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吸痰前后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湿化液、冲洗液注明日期、时间,每24 h更换一次。整个吸痰操作过程轻柔、准确,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 s,吸引负压约为6.7~53.3 kPa。吸痰后及时清理吸痰管。吸痰前后评估患者情况,吸痰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心率、血压、精辟侧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CO2)等监护参数,完毕后及时记录吸痰时间、痰液性状、量及监护仪的各项监护指标。
1.3.2 一次性吸痰管吸痰操作方法需两人配合操作,先给予患者100%的纯氧2 min,在患者胸前铺治疗巾,准备好一次性吸痰管,一人负责脱开呼吸机,另外一人打开一次性吸痰管包装戴手套连接负压吸引器,进行吸痰,吸痰之后重新连接好呼吸机,再给予患者100%的纯氧2 min,摘掉手套丢弃一次性吸痰管,撤除治疗巾。所有实施操作的护士均经过培训,操作过程严格按照“经人工气道吸痰操作标准”进行。严格无菌操作,吸痰前后用六步洗手法洗手,对于湿化液、冲洗液标明使用日期、时间,每24 h更换1次。
2.1.1 密闭式吸痰器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减少交叉感染特别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出现。整个使用过程中无需断开呼吸机,避免了患者呼吸道的暴露,能有效的减少VAP的出现[1]。
2.1.2 密闭式吸痰器的应用可以有效的保护医务人员,提高了护理工作的安全性[2]。密闭式吸痰器的应用则可以有效的保护医务人员,减少院内感染率。
2.1.3 密闭式吸痰器的应用可以明显减轻因吸痰而引起的组织缺氧。传统吸痰方式必须断开呼吸机而导致机械通气的中断。这种中断直接导致患者需氧饱和度的下降[3]。
2.1.4 密闭式吸痰器的应用可以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传统的吸痰方式至少需要两名工作人员配合完成,一人负责吸痰,另外一人负责气管插管与呼吸机的连接与断开。而密闭式吸痰器使用时一名操作人员即可独立完成。
2.1.5 密闭式吸痰器的应用能有效的减少因吸痰引起肺泡塌陷的发生[4]。由于吸痰时无需断开呼吸机,可以保障呼气末正压(PEEP)的持续存在,从而减少吸痰对患者肺功能及循环系统的影响。
2.2.1 一次性吸痰管的应用更符合护理人员的操作习惯,而密闭式吸痰管应用时无菌保护膜的存在影响护理人员在操作时的感觉,使气管内出血的发生率增加,同时对吸痰的效果也会有一定影响。
2.2.2 一次性吸痰管应用成本低,特别是对一些无需频繁吸痰的患者来说,能明显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密闭式吸痰器的应用较一次性吸痰管更为安全、有效。但在应用之前要对患者的病史,手术过程、方式以及经济状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
[1]宋丽华.机械通气病人并发VAP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2005,2(3):35-37.
[2]胡青.密闭式吸痰管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分析.实用预防医学,2009,16(3):876.
[3]康华.密闭式吸痰管在机械通气病人气道护理中的应用.现代护理,2006,12(5):471-472.
[4]张劲,金环,陈冬娥,等.密闭式与开放式吸痰效果观察.护理学杂志,2004,19(13):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