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性中药“体平用偏”学说的提出及其论证

2011-08-15 00:53秦华珍邓家刚余腾飞刘颖王晓倩刘磊
中药与临床 2011年5期
关键词:偏性四性药性

秦华珍,邓家刚,余腾飞,刘颖,王晓倩,刘磊

1 学说的提出

2007年,我们申报的国家科技部973计划课题《平性药药性本质及其调节机体平衡科学内涵的研究》获得立项,在课题中,对中药中的平性药我们提出如下理论假说:“平性药是一类独立存在的,具有双向适用、条件显性药性特征,可在不同的内环境下(寒证或热证)通过影响不同的信号通路以调节机体平衡的药物。”与此同时,我们用“体平用偏”来概括平性药的药性特征[1]。现结合古今文献,对我们提出的这一学说予以论证。

2 古代文献依据

2.1 理论依据

众所周知,中医认为,中药之所以能治病,是因为具有偏性,以偏治偏即中药治病的原理。正如《医医病书》所言:“天下无不偏之药,亦无不偏之病,医者原以药之偏,矫病之偏。如对症,毒药亦仙丹;不对症,谷食皆毒药。”此虽总论中药治病的原理,平性药作为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应适用于这一理论。因此,从理论上说,平性药是有偏性的。古人对平性有多种认识,其中包括平正不偏、“平”即是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体现在《内经》中,《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至而和则平”。王冰注云:“去太甚则为平,调不弱、不强是为和也”。持第二种观点者以明代医药学家缪希雍为代表,其在所著的《神农本草经疏》中指出:“言平者,感秋之气以生,平即凉也。”并指出:“平能清热凉血。”这两种观点似乎互有矛盾,其实正是平性“体平用偏”的写照。

2.2 药性记载分析

纵观历代本草著作,记载药物的药性有出入者,数不胜数,如柴胡、麦冬,《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载其平,《本草经集注》载其寒;杜仲、山茱萸,《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载其平,《名医别录》载其温(微温)。古本草著作中,对药性的记载,尚可见一物二气者。如《本草纲目》载薯蓣性温、平,荞麦性平、寒,女贞子性平、温;而在元代王好古的《汤液本草》中,一物二气(尚有一物三气)的记载更是随处可见,全书共收载药物242味,记载有一物二气的药物36味,占14.9%;如果连同记载为同类二气(如寒与微寒、大寒,温与热、大热等)的药物一起统计,则达到59味,占近四分之一(24.4%)。如贝母:“气平,微寒,味辛、苦,无毒。”杜仲:“味辛、甘,平、温,无毒。”竹叶:“气平,味辛。又苦大寒,辛平。无毒。”山茱萸: “气平微温,味酸。无毒。”川椒:“气热温,味大辛。辛温,大热。有毒。”由此可以说明,平性并非中正不偏,而是有一定的偏性。

在清代医药学家黄宫绣所著的《本草求真》中,有平补药、平散药、平泻药的论述,平补药有山药、黄精、阿胶、甘草等,平散药有浮萍、炉甘石、款冬花、荷叶等,平泻药石斛、沙参、百部、薏苡仁等。若平性无偏性,如何发挥补、散、泻的作用?再看甘草一药,可以说这是一味没有争议的平性药,从《神农本草经》以降,到《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乃至当代的各版《中国药典》、《中药学》教材,甘草均为平性。而《用药法象》对甘草有如下阐述:“其性能缓急,而又协和诸药,使之不争,故热药得之缓其热,寒药得之缓其寒,寒热相杂者,用之得其平。”这不正是甘草“体平用偏”的真实写照吗?!

3 现代文献依据

3.1 历版《中药学》教材对平性的阐述

4~6版《中药学》教材对中药平性的论述大同小异,4版是:平性药“是指药性不甚显著、作用比较和缓的药物。但其中也有微寒、微温的,仍未越出四性的范围。”5版是:平性药“是指药性寒、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比较和缓的药物。其中也有微寒、微温的,但仍未越出四性的范围,所以平性是指相对的属性,而不是绝对的概念。”6版是:平性药“是其寒、热偏性不明显,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称其性平是相对而言的,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故四性从本质而言,实际上是寒热二性。”这些论述,均肯定了平性药偏性的存在。7版《中药学》教材对平性的论述还增加了一些学术见解,其指出:平性药“是指寒热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和的一类药,……平性能否入性,医家见解不同,有的认为虽称平性但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所以平性仍未越出四性的范围,是相对而言的,而不是绝对的平性,因此仍称四气(性)而不称五气(性)。然而也有主张“平应入性”,……可见无论从文献记载,或临床实践,均可证明平性是客观存在的,“平”应入性。”这段论述,虽未明言平性存在偏性,但也未作否定。与7版同时出版的人卫版《中药学》教材(黄兆胜主编)则阐述为:平性药“是其寒热偏性不明显,称其性平是相对而言的,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故四性从本质而言,实际上是寒热二性。”这种观点其实和4~6版《中药学》教材相似,也是承认平性药是有偏性的。

3.2 重要医药著作对平性的阐述

建国早期出版的中医学教材《中医学概论》[2]中是这样阐释中药平性的:“此外,又有一些药物,偏胜之气不很显著,性质和平,故称为平性。但实质上仍有略偏于温或略偏于凉的不同,故虽有平性之名,而一般仍总称为四气。”这种观点肯定了平性药的偏性。至20世纪末期,大型官修本草《中华本草》面世,该书是集建国以来中药学研究之大成,全面反映20世纪中药学研究成果的综合性本草著作,其中对中药平性的论述再一次肯定了平性药的偏性[3]:“平性居四气之中,是气之最和缓者,但严格言之,仍有偏寒、偏热的差别,所以通常仍称‘四气’。”

3.3 科研论文依据

赵军宁等[4]对王浴生主编的《中药药理与应用》中所载的38味平性药的药理作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平性药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主要有降压、抗菌、抗肿瘤、抗炎、镇静催眠等;尚有镇痛、增强免疫、利尿、扩张冠状血管、强心、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解热、祛痰、降血糖等。从这些药理作用可以看出,平性药兼有温热药(如免疫增强、镇痛、强心等)和寒凉药(如解热、降压、镇静等)的部分药理作用,反映了平性药具有偏性的特点。

20世纪90年代,不少学者从无机元素入手研究中药四性与无机元素含量的关系。管竞环等[5]对120味植物类中药无机元素的含量作了检测、分析,测得42种无机元素含量的均值,建立了元素区间尺表与药物元素均值线,以药物元素含量均值线的偏移程度(F)定性药性,并与传统药性比较。结果为:F>0时,药物中多数无机元素含量高于均值线,提示为温热药;F<0时,药物中多数无机元素含量低于均值线,提示为寒凉药。胡育筑等[6]检测了115味中药的32种元素的三电极直流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数据,应用模式识别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多变量统计分析,32种元素中26种有规律的呈现寒凉药>温热药>平性药的次序,据此提出铬、锰、铷主热,钼、镉、镍、锂、锶、硅主寒的假说。 黎晓敏等[7]的研究结果显示:富含无机元素,高铁、低锰是寒凉类中药的元素基础;含元素总量低,尤其是低铁、高锰是温热类中药的共同属性;平性药的元素总均值介于寒凉药与温热药之间,低钾是平性药的元素谱征。经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铁主寒,锰主热,钾主平。这些研究结果虽然有相同或不同之处,但均肯定了四性与微量元素含量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中药药效的基础,既然平性药与寒凉药、温热药的无机元素不是有和无的区别,而是量的区别,那么平性药有偏寒或偏热的特性就有了科学依据。陈和利等[8]的研究结果为平性药“体平用偏”的特征进一步提供了有力的佐证。陈氏等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了100种常用中药的15种无机元素含量,其中寒凉药42种,温热药45种,平性药13种。用微机分析了其含量与中药四性之关系。结果表明:中药四性与锰、钴、铬、镍、镁5种元素的含量有关,其中Mn含量温热药显著高于寒凉药,并按其含量建立了判别中药寒凉与温热的数学模型。用判别模型对13种平性药进行判别分类,判分入温热药的有7种,判分入寒凉药的有6种。如党参性味甘平,计算机对其定性为温;茯芩性味甘淡平,计算机对其定性为寒凉。作者指出:“从中提示平性药的药性并非绝对中和,而存在偏性,只不过是对人体的作用反应不如温热或凉寒药那么明显,而临床对其不能明确定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平性中药“体平用偏”的学说既有理论依据,也有实验依据;既有古代文献的支撑,又有现代资料的佐证。利用当代的科学技术与研究方法,结合中药理论和临床应用对这一学说进行科学研究,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课题, 对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学具有重要意义。

[1] 邓家刚.试论平性药“体平用偏”的药性特征[J].世界中医药,2007,2(5):302.

[2] 南京中医学院.中医学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238.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217.

[4] 赵军宁,王晓东.平性药的药理作用分析[J].重庆中医杂志,1989,(1):28.

[5] 管竞环,李恩宽,薛莎,等.植物类中药四性与无机元素关系的初步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1990,5(5):40.

[6] 胡育筑,周环娟,王志群,等.中药四性和微量元素含量关系的初步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报,1992,23(6):348.

[7] 黎晓敏,贾仁勇,王健,等. 中药不同药性与无机元素关系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7,22(8):502.

[8] 陈和利,冯江,孙龙川,等.100种中药的四性与15种无机元素含量关系的研究[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1996,13(4):33.

猜你喜欢
偏性四性药性
银杏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性分析
《四部医典》的跌打损伤外用方剂用药规律及药性探析
云南新现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密码子偏性及其聚类分析
聚焦“四性”新理念,预测2018年化学核心考点
看待中药毒性 厘清三大误区
人大工作要体现“四性”
一种民机四性指标论证辅助系统设计
半夏的化学成分及其药性、毒性研究进展
不同炮制和煎煮时间对大黄沉降药性的影响研究
II/III期无缝设计二分类变量效应的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