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云杰 苏春海
山东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济宁 272011
本人自2009-05~2011-06,对101例术前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均采用病侧耳后小切口行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取得良好效果。
1.1 一般资料 男61例,女50例,男女之比1.2∶1。年龄28~79岁,以45岁以上者多见,共79例,病程最短者3周,最长者30a,平均病程5a,以2~10a最多,为40例。右侧者70例,左侧31例,双侧者3例,第一支疼痛者10例,第二支疼25例,第三支疼痛者5例,第1、2支疼痛15例,第2、3支疼痛30例,第1、2、3支疼痛16例,40例患侧有不同程度的麻木,其余没有明显的神经定位体征。
1.2 手术方式和操作 侧卧位或平卧侧头,均采用患侧耳后横切口,在外耳门与枕骨隆突连线中外1/2处[1],长5~6 cm,逐层切开达枕骨鳞部及乳突,充分暴露后,在枕乳缝处钻孔,扩大骨窗为3cm×3cm,骨窗上缘达横窦,外侧达乙状窦的上段,如乳突小房开放,需用骨蜡密封,避免脑脊液耳漏,硬脑膜“⊥”字切开,悬吊切开上侧的硬脑膜,放枕大池脑脊液,用脑压板将小脑半球向内及下牵开,在Ⅶ神经及岩静脉之间,即可看到三叉神经,将蛛网膜剪开,充分显露三叉神经及责任血管,用涤纶片将之隔开,冲洗术野,严密缝合硬脑膜,后逐层缝合切口各层。
本组术中均采用手术显微镜下操作,小脑上动脉压迫70例,基底动脉压迫15例,岩静脉压迫10例,均将三叉神经彻底分离后,用涤纶棉给予隔开,6例无血管压迫者术后效果差,均行二次手术感觉根后外侧切断1/2或2/3。
1.3 效果和并发症 本组死亡1例,为粗大岩静脉压迫,将其电凝剪短后,患者术后第2日出现昏迷,颅脑CT示:术侧小脑半球肿胀明显,给予行后颅凹减压及小脑半球部分切除术,但效果不佳,最终死亡;1例术后24h突然出现呼吸停止,给予沿原切口入路小脑半球部分切除,呼吸机辅助呼吸,病情逐步好转出院。5例术后仍疼痛,但症状减轻,随访3月至半年后症状消失。
本组术后并发症还有:眩晕、恶心、呕吐10例,外展神经麻痹1例,均在住院期间恢复,周围不完全性面瘫3例,5例耳鸣、听力减退者,出院时不恢复。后期随访症状好转,仍未痊愈。
2.1 手术入路的选择 本组病例均采用耳后横切口,位置浅,对肌肉的的损伤小,手术操作方便,与三叉神经感觉根的距离最近,可减少牵拉,压迫小脑半球及脑干而引起的不良反应,缺点是可能损伤枕动脉及大的回流静脉、枕大神经分支,导致短期内头皮水肿及长期头皮麻木,乳突后缘直切口优点是顺神经血管走行方向,对之损伤小,如病人要求行骨窗修补,利于放置修补钛网,缺点是切口下端位置深,肌肉损伤大。
2.2 岩静脉的处理 岩静脉又称Dandy静脉,是一粗短干,有来自脑桥、小脑半球、脑干和第四脑室的许多属支汇合而成,汇合点位于三叉神经感觉根背侧者最多,占65%[2],手术中不要轻易剪断,依笔者经验,如岩静脉不是责任血管且不影响操作,要给与保留;如岩静脉较一般粗大,要尽量保留;如岩静脉分支2~3支,至少要保留1支,岩静脉不是太粗大,且影响操作,可考虑给予剪断。岩静脉完全保留的患者术后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很少出现,反应轻微。如岩静脉是脑干的主要回流静脉,如断之,可造成严重后果。
2.3 微血管减压术操作要求 (1)在寻找治病责任血管时,要仔细将增厚粘连的蛛网膜打开,并充分游离,显露三叉神经感觉根的颅内段,尤其将入根区显露清楚。(2)用涤纶棉隔开神经血管时,要将血管压迫神经的受力点重点隔开,涤纶棉用生理盐水浸泡后撕成条状,这样可尽最大程度避免血管移动。(3)责任血管尽量充分游离,减小其张力,这样便于推开及减少再移位。(4)电凝岩静脉或其他出血点时,用棉片保护好周围结构,特别是保护好脑干。(5)手术操作要轻柔,尽量减少对血管神经的拨弄,对小脑半球不要有力挤压,最好不要用脑压板持续牵拉。
2.4 硬脑膜的缝合要求 硬脑膜严密缝合,不能严密缝合时要用肌筋膜片或人工硬膜给与修补,而且封闭硬脑膜前要用生理盐水给予灌注,把气体尽量排出,对年纪大的病人尤为重要。
2.5 手术前后处理 (1)手术前可给与甘露醇降颅压,减轻对小脑半球的牵拉,利于对脑组织的保护。(2)对术后仍然疼痛的患者,可给予天麻素及甲泼尼龙治疗,一般1~2周,绝大多数可明显减轻或症状消失。(3)对术后一直神志不清的病人,要及时复查颅脑CT,排除出血或大量颅内积气,如存在应及时给予处理。
(1)疼痛时间长的,特别是病程超过10年,术后仍感觉疼痛,但绝大多数会减轻,出院后随访,绝大多数会痊愈。(2)动脉压迫的,术后效果好,可以说立竿见影,静脉效果差一些。(3)微血管减压术,据我们统计,只要减压充分,有效率可达96%以上。
[1]刘学宽 .三叉神经疼200问[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1:978.
[2]王忠诚主编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武汉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