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猛 刘子良
(武汉市武昌医院药剂科,湖北武汉 430063)
饴糖又名胶饴、软糖,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含葡萄糖、果糖、维生素等成分。作为中药应用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如《伤寒论》中的小建中汤,《金匮要略》中的大建中汤,都选用了此辅料。目前保健药物、治疗药物剂型趋向多样化、便捷化、合理化,将饴糖开发成为一种制剂,以期服用、携带方便,吸收快,奏效迅速,并同时具备蜜丸、糖浆剂、煎膏剂的某些优点,将越来越被人们重视[1]。
饴糖又称麦芽糖浆或麦芽糖饴,是生产历史最为悠久的淀粉糖品,现代工业以优质玉米淀粉为原料,以酶制剂液化、糖化、精制、浓缩而成的麦芽糖含量介于高麦芽糖浆与麦芽糊精之间的淀粉糖品。
饴糖,性味甘温,入脾、胃、肺经,具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润肺止咳的功效。临床常配伍运用,用于脾胃阳虚或气虚所致的脘腹疼痛及肺虚痰多、咳嗽乏力、吐血、口渴、咽痛、便秘,主要用于体虚及小儿、产妇的滋养。
饴糖首载于《名医别录》:“饴糖,味甘,微温。主补虚乏、止渴、止血。”《千金·食治》曰“补虚冷,益气力,止肠鸣,咽痛,除唾血,却咳嗽。” 《日华子本草》曰“益气力,消痰止嗽,并润五脏。”《长沙药解》曰“补脾精,化胃气,生津,养血,缓里急,止腹痛。”《本草纲目》曰: “补虚乏,止渴止血。补虚冷,益气力,止肠鸣、咽痛,治唾血,消痰润肺止嗽。健脾胃,补中,治吐血。”
临床上饴糖主要用来补脾和胃,调理中焦。中医医圣张仲景所著中医临床学的典籍《金匮要略》中所用饴糖之旨,均以甘温补脾、建中为目的。《金匮要略》篇用饴糖二方:黄芪建中汤用之治“虚劳里急诸不足”,以温中补虚,和里缓急。现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神经衰弱而有上述症状者。大建中汤用之治“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者。”以温中补虚,降逆止痛。现常用于胆道蛔虫症、急性机械性肠梗阻等急腹症。《伤寒论》篇用饴糖一方:小建中汤用之治:“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以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现常用于消化性溃疡、肠痉挛等。饴糖润肺止咳的功效,临床应用也很多,《补缺肘后方》用饴糖,配干姜、豆豉治卒得咳嗽;《本草汇言》用饴糖、白萝卜汁蒸化治疗大人小儿顿咳不止等。此外,饴糖用砂仁汤化服治胎坠不安;润燥治疗习惯性便秘等[2-3]。
饴糖在中药汤剂中的服用方法是烊化冲服,做成制剂常用的剂型有糖浆剂、煎膏剂或入丸剂。如软膏剂的止痛消炎软膏、煎膏剂的复方鸡血藤膏、合剂的小建中合剂、丸剂的养肺丸。饴糖具有补中缓急、润肺止咳的功效。主治中虚里急、脘腹疼痛、干咳少痰。
以上产品中补中缓急、补养气血的产品有:小建中合剂、复方鸡血藤膏、阿胶三宝膏、黄芪健胃膏、升血膏、健儿膏、微达康膏;润肺止咳的产品有:竹沥膏、参贝北瓜膏、复方枇杷叶膏、复方梨膏、良园枇杷叶膏、三蛇胆川贝膏、养肺丸。
总的来说,以饴糖为辅料的剂型产品以煎膏剂居多,有如下产品:复方鸡血藤膏、阿胶三宝膏、黄芪健胃膏、升血膏、竹沥膏、参贝北瓜膏、复方枇杷膏、健儿膏、复方梨膏、良园枇杷叶膏、三蛇胆川贝膏、微达康膏。
饴糖在药品中用来掩盖某些药物的不适气味,便于服用,适用于小儿及虚弱患者服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粮食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玉米产量已达1.43亿吨,居美国之后,为全球第二,而且价格低,为我国淀粉糖产业奠定了基础。我国现有的淀粉糖生产能力已达600万吨, 完全可以满足现阶段淀粉糖需求的剧增。长期以来只有玉米价格涨幅最小,虽然淀粉糖需求猛涨,但其价格涨幅不会很大。
我国大型淀粉糖企业都通过了IS0900质量体系认证,其中多数企业还通过ISO1400、HACCD及GMP认证,说明他们的产品质量、卫生要求均达到标准,可以放心地使用。我国淀粉糖生产企业很多,基本上可以做到不出省就可购得淀粉糖。
蔗糖的原料主要是甘蔗和甜菜,任何一种原料的减产都会导致蔗糖价格的突飞猛涨。
现在的麦芽糖浆、葡萄糖浆、果葡糖浆如同矿泉水一样清澈透明,味道鲜美、甘甜,适于食用。把40波美度的麦芽糖浆、葡萄糖浆放入冰箱7~8℃的保鲜室10d,再放入-18℃ 的冷冻室5d,均未发现结晶现象[4]。而处方中蔗糖的用量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出现“返砂”的现象。
总之,中药饴糖制剂具备生产简单、成本小、老少皆宜的优点,开发利用是可行的。饴糖口感纯正,甜度低,为蔗糖的40%,且有较大的渗透压,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因此质量较为稳定。在配方范围上可以加宽,制成降压制剂或者含服的抗心绞痛制剂等。饴糖制剂作为一种新的剂型开发,很多方面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探索,愿与同道们共勉。
[1] 黄建坤.中药饴糖制剂的应用探讨[J].桂林医学,2001,(8)3:65-66.
[2]王燕.饴糖的制剂特点及其工艺研究[J].山东医药工业,1999,18(5):13-14.
[3]张更林. 马铃薯与饴糖合用治疗功能性便秘12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6):118-119.
[4] 沈育初.白砂糖的最佳代用品—淀粉糖[J].蜂蜜杂志,2006,(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