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英
(山东省淄博市第八人民医院创伤科,山东淄博255000)
严重颅脑损伤在急诊外伤中较为常见,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经济压力与痛苦[1]。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高,经口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确保呼吸通畅,是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关键环节,呼吸机的合理使用和高质量的护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和生命安全。
(1)首先掌握呼吸机管道和各种连线设备的的正确连接,确保正确及时的开机。(2)根据患者的具体呼吸状况,选择适当的呼吸机模式。如IPPV模式,适用于没有自主呼吸的患者。(3)应了解呼吸机的机制,准确调节呼吸机参数如潮气量、吸呼比、吸气时间、工作频率、气道压力、PEEP数值等重要参数。遵照医嘱按时抽取血气分析并将结果及时通知医生,随时根据化验情况调节各项参数。(4)呼吸机的撤离。若呼吸机SIMV或PSV时可降低呼吸频率,使呼吸活动得到锻炼以致增强,当呼吸频率降至6~10次/min,患者呼吸平衡、通气及氧合指标均为正常时可停用呼吸机。若无SIMV装置则从每小时脱离呼吸机5min开始,逐渐延长,在自发呼吸达1h以上没有呼吸困难征象、通气和氧合指标均为正常时可停用[2]。撤离时间一般选择在上午,便于观察。整个过程需严密观察呼吸、血气分析情况。(5)掌握好拔管指征。若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自主呼吸有力、吞咽反射恢复、血气分析结果基本正常,可考虑拔管。
(1)上机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及各项参数的变化,严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随时观察患者有无自主呼吸,是否与呼吸机同步,心率、血压情况,有无通气不足或通气过度的表现,听诊双侧呼吸音及观看双侧胸廓起伏是否对称,意识障碍有无减轻,缺氧是否改善,发绀是否减轻。(2)及时处理意外情况 对呼吸机和监护设备的一些简单的报警情况和故障进行快速的识别和维护,对报警的结果及时做出判断和处理。注意防止脱管、堵管、呼吸机故障、气源和电源故障。
气管插管时,正常呼吸道的湿化、加温和滤过功能丧失,使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纤毛运动减弱和丧失,湿化是防止痰痂形成,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措施。根据患者情况选用合适的湿化液或湿化方法,人工气道短时间内间歇雾化吸入,留置气管插管期间,生理盐水10mL加入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庆大霉素、氨溴索,3次/d。
遵循适时吸痰的原则,患者出现气道分泌物滁留的表现:痰鸣音、呼吸机气道压力升高、血氧饱和度降低、患者有咳嗽或呼吸改变等指征时,给予吸痰。吸痰管应选择多侧孔可控式透明硅胶管,吸痰前后,给于吸纯氧2min以提高FiO2。吸痰时压力不要超过250mmHg,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严格无菌操作,吸痰时动作要轻、快、旋转上提。
气囊充气后可使套管与气管壁间密闭,有利于呼吸机进行人工正压通气,防止上呼吸道分泌物或胃液返流气道。应用带气囊的气管导管时,气囊注气量一般为5~7mL。较长时间应用时,一般每4~6小时,气囊放气3~5min,并在放气前抽吸气管和口腔内分泌物,以防气管壁黏膜因长时间受压而发生局部缺血性损伤。
(1)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收住监护病房,每日用紫外线照射2次,采取消毒隔离措施,谢绝探视。(2)加强手卫生,特别是进行有创侵入性操作时,医护人员的手是造成院内感染最主要的传播媒介途径。及时洗手、物品专人专用、实行终末消毒制度等,可有效防止交叉感染及外源性院内感染的发生。(3)呼吸机管道要消毒,长期应用者,应准备两副管道,1~2d交替使用。所有接触呼吸道的操作要严格无菌,用于口腔和气管的吸痰管应分开,一管一瓶生理盐水,一用一更换。(4)加强支持治疗,增强患者体质,留置胃管给予鼻饲饮食,并通过静脉途径补充氨基酸、脂肪乳、微量元素等,以纠正或预防营养不良,意识状态恢复的患者应尽早进食流食。
(1)翻身叩背。患者由于机体咳嗽反射减弱、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等原因,容易发生阻塞性肺不张。应每2小时翻身1次,在翻身的同时医护人员应用手掌叩拍患者的背部,自下而上,由外向内,手掌要卷曲空杯状,每次1~5min,有痰者拍背后给予吸痰。(2)口腔护理。经口插管的患者无法闭口,影响分泌物和唾液的下咽,每日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洗口腔2次,保持口腔清洁,并用液状石蜡润滑口唇,以防干裂。
[1] 张恒,沈宁.颅脑损伤患者家庭健康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2):136.
[2]周秀华.急救护理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