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志祥
(上海政法学院新闻传播与中文系,上海201701)
中国古代“民生”“民心”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祁志祥
(上海政法学院新闻传播与中文系,上海201701)
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政治学中的“民生”观和“民心”观,总结了保障民生、倾听民意是实现社会稳定的基本方针,挖掘了邓小平的富民政策和思想解放主张与中国古代“民生”“民心”思想的内在联系,为当下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两项国策的正确性提供了历史注脚。
民生;民心;继承
一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民生”即人民的生计。尊重民生即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解决人民的生计问题。
作为立国的基础,尊重民生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一项基本国策。在中国古代,尊重民生叫“贵民生”或“厚民生”。从正面说,“圣人所甚贵者,民之生也。”①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九,中华书局1975年版。“法天之大者,莫过于厚民生。”②《黄宗羲全集·子刘子行状》,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1994年出版。从反面看,“民无生业,极困则虑生,不渐善教,思利而志功,乘间隙则萌奸宄,逼冻拜则为盗贼……设或遇大饥馑,有大劳役,奸雄一呼,所在必应。以今无事之时,尚恐力不能制,况劳扰多事之际乎?天下安危实系于此。”③程颐:《为家君应诏上英宗皇帝书》,《二程文集》卷五,商务印书馆1942年版。
“贵民生”或“厚民生”,在中国古代有不同形态的表述。比如说“惠民”,《荀子·王制》打了个比喻,说明“惠民”的重要性:“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政,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元史·世祖本纪》记载忽必烈语:“应天者惟以至诚,拯民者莫如实惠。”又比如说“利民”,《战国策·赵策二》:“夫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韩非子·心度》:“圣人之治民,度于本,不从其欲,期于利民而已。”又叫做“养民”。《尚书·大禹谟》:“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墨子·七患》:“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海瑞《四书讲义》:“养民于先,教民于后,有养而后教行矣焉。”或者叫“安民”。贾谊《新书·过秦论》:“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唐张说《请置屯田表》:“求安人者,莫过于足食;求国富者,莫过于疾耕。”或者叫“宁民”。淮南子泰族训:“为治之本,务在宁民;宁民之本,在于足用。”或者明确地叫“富民”。孔子到卫国,给卫国出的主意是“庶之”“富之”。①《论语·子路》:“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瑏瑡贾谊:《新书·无畜》,《二十二子》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管子·治国》:“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而后治之。”汉代王符《潜夫论》:“夫为国者,以富民为本。”“富民乃可教。”明人王廷相《慎言》:“天下顺治在民富。”
为什么要“惠民”“利民”“养民”“安民”“宁民”“富民”呢?在古代思想家看来,一是因为“民”是国家赖以构成的根基,根基不牢靠,国家就无法生存。“国以民为本,民以谷为命。”②范晔:《后汉书·张奋传》。瑏瑢贾谊:《新书·无畜》,《二十二子》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③《贞观政要·务农》,叶光大:《贞观政要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瑏瑣《论语·颜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夫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民安则君安,民乐则君乐。”④陈寿:《三国志·陆凯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瑏瑤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二是因为“民”有衣食住行之类的物质欲求,这些基本欲求得不到满足,人民就不可能安宁,国家的基础也就不可能稳定。“民心无常,惟惠是怀。”⑤《尚书·周书·蔡仲之命》,《十三经注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瑏瑥《朱子语类》卷十六,中华书局1999年版。“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⑥《墨子·非乐上》,《二十二子》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⑦《孟子·滕文公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生民之本,足食为先。”“惟民生之本在食,足食之本在农,此自然之理也。”⑧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众为邦本,土为邦基,财用为生民之命。”⑨唐甄:《潜书·卿牧》,中华书局1963年版。“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父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⑩瑠瑏晁错:《论贵粟疏》,载中华书局1962年标点本《汉书·食货志》。瑏瑠“民非足也,而可治之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①《论语·子路》:“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瑏瑡贾谊:《新书·无畜》,《二十二子》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瑏瑡
如何“利民”“富民”“宁民”?古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条途径:
一是重视农业,发展经济。《国语·周语上》指出:“民乏财用,不亡何待?”《汉书·景帝纪》揭示:“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汉书·食货志》说:“财者,治国安民之本也。”《魏书·高祖纪》说:“务农重谷,王政所先;劝率田畴,君人常事。”唐杜佑《通典·食货·田制》强调:“谷者,人之司命也;地者,谷之所生也;人者,君之所治也。”李觏《富国策》强调:“民之大命,谷米也。”“生民之道,食为大。”
二是扶本抑末,开源节流。贾谊指出:“古人曰:‘一夫不耕,或为之饥;一妇不织,或为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无节,则物力必屈。古之为天下者至悉也,故其蓄积足恃。今背本而以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②范晔:《后汉书·张奋传》。瑏瑢贾谊:《新书·无畜》,《二十二子》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瑏瑢
三是轻赋薄敛,减轻负担。《孟子·尽心上》:“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刘向《说苑·政理》:“薄赋敛则民富。”黄宗羲《子刘子行状》指出:“……厚民生则赋敛皆宜缓宜轻。”
四是处理好“君利”与“民利”的关系,不与民争利,通过“民利”实现“君利”,切忌以“君利”牺牲“民利”。孔子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③《贞观政要·务农》,叶光大:《贞观政要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瑏瑣《论语·颜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瑏瑣《国语·楚语上》:“民实瘠矣,君安得肥?”《国语·周语下》:“民若匮,王用将有所乏。”《晏子春秋·谏下》:“君屈民财者不得其利,穷民力者不得其乐。”朱熹说:“民富,则君不至于独贫;民贫,则君不能独富。”④陈寿:《三国志·陆凯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瑏瑤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瑏瑤“宁过于予民,不可过于取民。”⑤《尚书·周书·蔡仲之命》,《十三经注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瑏瑥《朱子语类》卷十六,中华书局1999年版。瑏瑥明太祖说:“保国之道,藏富于民。民富则亲,民贫则离。民之贫富,国家休戚系焉。”①《明太祖实录》洪武十八年十一月甲子,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版。明代吕坤《忧危疏》:“君欲富则天下必贫,天下贫则君岂独富?”海瑞《四书讲义》:“利天下,言民也。利国之道于利民得之。”清代唐甄《潜书》强调:“夫富在编户,不在府库。若编户空虚,虽府库之财积如山丘,实为贫国,不可以为国矣。”
五是确立爱民、保民的仁政理念,这实际上是上述几点利民措施得以实施的前提。此如孟子所揭示:“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瞻,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②《孟子·梁惠王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孟子以“保民”为特征的“仁政”理想虽然在他所处的战国时代没能实现,但在汉朝取代秦朝统一天下后,它成为历代大多数政治家虔诚奉行的政治方针和孜孜以求的政治理想。
尊重民生不仅是中国古代的一项政治主张,也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基本目标之一。这就是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和《世界人权宣言》一再宣称的人的“生命权”或“生存权”。20世纪初孙中山高举“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大旗,领导推翻帝制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民生主义”有两个重要原则,即平均地权,实行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私人不得操纵国民生计,也就是节制私人资本,壮大国家资本,抑制两极分化,确保人人有饭吃。
然而,“富民”这样一项政治遗产,在新中国成立后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前三十年,不仅被抛弃,而且被批判。为什么?一讲“富民”,“无产阶级”就会变成“有产阶级”“资产阶级”,红色政权就会变色。为了保证执政阶层永远是“无产”阶级,就不能发展生产,壮大经济,增加收入,改善民生;就必须“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产阶级的苗”。于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就与人民大众的“贫穷”结下不解之缘。“‘四人帮’叫嚷要搞‘穷社会主义’、‘穷共产主义’,胡说共产主义主要是精神方面的。”“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至一九七八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1]10更有甚者,20世纪70年代后期共产党政权统治柬埔寨时期,“红色高棉”在财富等于罪恶的狂热思想指导下,不仅对现有的有产阶级采取“肉体消灭”方式加以诛杀,而且取消货币和市场,甚至将城市看做资本主义的丑恶象征,开展了消灭城市、走向农村的社会运动,从而禁止私人拥有财产,防止新的有产阶级的诞生。1975年4月,首都金边的居民刚刚庆幸战争结束,还没来得及享受胜利的成果,就接到新政权紧急疏散到农村的命令。三天后,200万人的金边成了“居民不足三万、只有一家商店”“没有小汽车,人人都靠步行”的空城。
显然,“穷社会主义”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1]64“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1]116“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10“‘文化大革命’中有一种观点,宁要穷的共产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我在一九七四、一九七五年重新回到中央工作时就批驳了这种观点……当时我告诉他们没有穷的共产主义……致富不是罪过……社会主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1]171-172在此基础上,邓小平重新界定“社会主义”:“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1]63“……姓‘资’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372“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1]314从对社会主义的这种基本认识出发,邓小平提出了富民方针,确定了富民目标:“从一九八一年开始到本世纪末,花二十年的时间,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就是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八百到一千美元。在这个基础上,再花五十年的时间,再翻两番,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如果那时十五亿人口,人均达到四千美元,年国民生产总值就达到六万亿美元,属于世界前列。”[1]224-225为了达到富民强国的目标,邓小平一方面反对平均主义大锅饭,鼓励人们勤劳致富,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另一方面又反对两极分化,主张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创造的财富,第一归国家,第二归人民。”[1]123“没有穷的共产主义……致富不是罪过……社会主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1]172与改革开放后人民群众变得富裕、有产的事实相适应,1982年,我国宪法将原来国体坚持的“无产阶级专政”改称为“人民民主专政”。从此以后,中央富民的政策不再受到“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束缚,国家在改善民生方面不断超前推进。“十一五”期间,无论是经历金融经济的寒暑,还是直面自然灾难的冲击,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的五年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共召开50多次会议,其中许多议题涉及经济、民生问题。十七届五中全会在民生问题取得很大成就的基础上,又对进一步推进民生工程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等等。人们可以展望,在未来的几年中,民生将得到更加有力的保障和更大幅度的改善,一个国强民富的社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总之,“富民”尽管是古已有之的政治遗产,现在也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国策,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在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上,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为了某种动听的“主义”,曾发生过不准“富民”、诛杀“富人”的荒诞闹剧。今天我们能在社会主义旗帜下谈富致富而安然无恙,是来之不易的,值得我们倍加珍惜。
二
人不仅有物质属性,而且有精神属性。如果仅仅满足人民的物质欲求,而不能满足人民的精神欲求,社会肯定不能长治久安。两个文明一起抓,是治理天下的大政方针。顺应人性而治人,在尊重民生、保证民利、实现民富之外,还必须尊重民心、倾听民意、集中民智、顺应民情。
尊重民心,顺应民意,体察民情,是中国古代的又一项政治遗产。《孟子·离娄上》揭示:“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桀纣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也,失其心也。”《庄子·说剑》说:“中和民意以安四乡。”《东周列国志》第87回指出:“帝王之道,在顺民情。”政治的关键是赢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试观商取代夏、周取代商、汉取代秦,无不如此。如果说有什么“天心”“神意”,那就是“民心”“民意”“民情”。《尚书》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①均见《尚书·周书》,《十三经注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②《尚书·皋陶谟》,《十三经注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王符说:“天以民为心,民安乐则天心顺,民愁苦则天心逆。”③王符:《潜夫论·本政》,汪继培:《潜夫论笺校正》,中华书局2010年版。班固总结:君主“推诚行善,民心说而天意得矣。”④班固:《汉书·息夫躬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只要“动缘民情”,就“则天象地”。①班固:《汉书·刑法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瑏瑡《国语·周语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顺天心,悦民意”是一体的②班固:《汉书·杜周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瑏瑢《论语·学而》,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范晔记载:“民所怨者,天所去也;民所思者,天所与也。”③范晔:《后汉书·王常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瑏瑣《左传·昭公二0年》,《十三经注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下合民心”,就能“上合天意”。④范晔:《后汉书·王常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瑏瑤《史记·孝文本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反过来说,失民心者失天下。“桀纣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也,失其心也。”“民心不壹……胡可常也?”⑤《左传·昭公七年》,《十三经注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瑏瑥《日知录》卷一九《直言》,黄汝成:《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由于民心、民意、民情对于国家的安定、政权的稳固是如此重要,于是倾听民意、了解民情、集中民智成为上古圣王奉行的一个政治传统。相传尧时在大路口立“谤木”,舜时在朝廷外立“谏鼓”,供人们在谤木上提意见,击谏鼓以进言⑥《淮南子·主术训》:“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后汉书·杨震传》:“尧舜之时,谏鼓谤木,立之于朝。”“谤木”,又称“诽谤木”“华表木”。。商汤告诫说:“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否。”⑦《尚书·周书·酒诰》:“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史记·殷本纪》引《汤征》:“汤曰: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否。”天子应当从老百姓反映的意见中了解政治得失。商朝老臣箕子在周灭商后向周武王传授治国大法,其中一条是政治决策要充分听取民意:“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⑧《尚书·周书·洪范》,《十三经注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告诫统治者,应以人民的反应作为自己过失的镜子:“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⑨《尚书·酒诰》,《十三经注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周代在朝堂外设红色的“肺石”,让平民百姓站在上面诉说委屈⑩瑠瑏《周礼·秋官·大司寇》,《十三经注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瑏瑠;又设采诗官制度,采民歌以观民风和政治得失。西周末期邵公进谏:“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①班固:《汉书·刑法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瑏瑡《国语·周语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瑏瑡孔子指出:是“和而不同”还是“同而不和”,是“君子”与“小人”的根本分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②班固:《汉书·杜周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瑏瑢《论语·学而》,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瑏瑢什么是“和”?晏子解释:“和”不是事事附和赞同,而是不同意见的和合共存;比如臣民对君主的“和”,应当是“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③范晔:《后汉书·王常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瑏瑣《左传·昭公二0年》,《十三经注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瑏瑣,这样才有助于最高统治者集思广益,作出正确决策。《管子·君臣上》还指出:对于老百姓的意见,要综合取舍;偏听则愚,兼听则圣。“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虽有汤武之德,复合于市人之言。”为了集中民智,春秋战国时期,先贤通过延揽宾客的办法组建“智囊团”,诸子百家论政议国、兴学立言,书写了先秦政治文明史上灿烂的一页。
人民的思想意见包含爱憎臧否,其中的批评意见未必全都正确。为了确保这些心声能畅通无阻的表达出来,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规定了一条原则: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左传·襄公三一年》记载了子产不毁乡校的故事:“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汉文帝告诫左右大臣:“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今法有诽谤妖言之罪,是使众臣不敢尽情,而上无由闻过失也,将何以来远方之贤良?其除之!”④范晔:《后汉书·王常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瑏瑤《史记·孝文本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瑏瑤清初顾炎武主张:“政教风俗苟非尽善,即许庶人之议。”⑤《左传·昭公七年》,《十三经注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瑏瑥《日知录》卷一九《直言》,黄汝成:《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瑏瑥
“言路者,国之命也!”①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年版。先秦政治家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尧时树谤木,舜时设谏鼓,商汤提醒以民为镜,周时立肺石、设采诗官,鼓励“列士献诗,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晏婴谏齐景公,邹忌讽齐王纳谏,等等,表明民心的向背决定国家的安危已成为先秦政治家的共识。不过将这种理念落实到制度层面,还是秦汉以后的事。
秦汉是中国古代谏议制度的形成时期。秦代置谏议大夫,为九卿之一郎中令之属官,有数十人之多,专掌议论进谏。不过从实际情况看,在秦始皇的独裁淫威下,这种谏议职官形同虚设,并不能真正反映人民的心声。西汉沿用秦制,汉武帝元狩五年设谏大夫,东汉改设谏议大夫,使向君主献言进谏的制度初步落到了实处。
魏晋南北朝是谏议制度的发展时期。魏晋时,谏议大夫称散骑常侍,北魏设谏议大夫,位为从四品。北齐置七人,属尚书省。北周有保氏下大夫之职,相当于谏议大夫。
隋唐是谏议制度的成熟时期。隋初设谏议大夫,属门下省,从四品。炀帝大业三年废。唐代建立了中央言谏机构门下省与中书省,主要的谏官有谏议大夫、给事中、拾遗、补阙。左、右谏议大夫各四人,分属门下省与中书省;左补阙、左拾遗属门下省,右补阙、右拾遗属中书省。唐代谏官有权驳回皇帝不合理的诏书,即古书所说的“封驳”。魏徵曾任谏议大夫时,“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唐代诗人陈子昂、杜甫均曾担任拾遗。宋代《册府元龟》收入古代至五代的379道谏书,其中唐代谏书占有很大比重。
宋辽金为谏议制度的巩固期。宋初沿唐制,后置谏院,以左、右谏议大夫为之长;又改左、右拾遗为左右正言,后随设随罢。辽代的门下省和中书省分别设左谏院和右谏院,沿置谏议大夫等职。金代有谏院,设左右谏议大夫、司谏等官职。只有元朝一代,谏院搁置不设。
明清为古代谏议制度转型期。随着皇帝集权的加强,明清逐步取消了专职谏官,谏官组织日益监察化,谏议的职能由监察御史兼任。明初洪武期间置谏议大夫及左右司谏,不久废除;明初又设左右正言,不久即罢。惠宗设拾遗,成祖即位后罢。明初承前代制度,统设给事中,洪武六年分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各设都给事中、给事中及左右给事中,不仅辅助皇帝处理奏章、监察六部事务,而且负责向皇帝规谏、拾遗、补阙,由此形成了一个十分独特的言官群体。明代从明初朱元璋开始,便从制度上赋予了言官规谏皇帝、纠察百官的重大职权。在明代二百多年的历史中,多次出现言官集体跪谏、不畏死难或前赴后继、持续极谏的惊心动魄场面。明代皇帝几乎无一没有受到言官的规谏。如嘉靖皇帝沉溺斋醮青词,不理政事,御史杨爵痛心疾首,上书极谏,被下诏狱,备受酷刑,数次昏死,仍泰然处之。其他言官冒死声援,虽然付出了血的代价,但终使嘉靖顾忌退让。曾一日,万历皇帝演戏嬉乐,忽闻巡城御史呵呼声,亟命止歌,竟曰:我畏御史。明代历史上,他如刘基、于谦、王守仁、王世贞、唐顺之、海瑞、杨涟等等,都曾担任过言官,他们为国为民以死相诤,忠于职守而鞠躬尽瘁、铁面无私而秉公除暴、廉洁自重而安贫乐道,留下了铮铮英名。
努尔哈赤作为满清兴盛的奠基者,在听取谏议、顺应民心方面亦有独到的政治智慧。他不仅在女真族原有的军事民主制基础上创建了旗主贝勒议事制度,还不断申明求言纳谏的重要性。皇太极统治后期,设立都察院,规定都察院官员为朝廷谏诤之官,可以谏诤君主,监督诸王贝勒大臣。入关后,清承明制,不设谏议大夫,设立都察院和六科,六科各设掌印给事中和给事中,负责谏诤封驳。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的设立,标志着清代的谏议制度的确立。随着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至雍正元年,相对独立的谏议机构被取消,六科给事中并入都察院,与各道监察御史合称“科道”,御史兼负监察和谏诤双重职责。为了避免谏议机构的萎缩带来言路堵塞,清帝采取措施拓宽言路,最典型的做法是奏折制度的推行。奏折最初是以密折的形式出现的告密文书,是清帝指定的少数人才有的特权。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不仅君主可以借此了解吏治民生,官员也可以附录自己对某些政事的意见,密折遂发展成为有效的广开言路之法。雍正帝放宽可以具折人的范围,确立密折制度。乾隆帝进一步将奏折制度推广到全国。然而自乾隆中晚期开始,乾隆帝刚愎自用,听不进逆耳忠言。嘉庆、道光帝在统治前期尚能够广听博采,但缺乏持之以恒的决心,往往虎头蛇尾,不了了之。鸦片战争后,中国一再被西方列强宰割。为了救亡图存,有识之士从各方面探求强国之路,最终认识到,清朝一蹶不振的症结在于君民阻隔、下情不能上达,解决的途径在于设议院、开国会,以群治代替专制。经过数十年的呼吁和请命,清廷不得不接受了设议院、开国会的主张,实行预备立宪。谘议局、资政院的设置标志着中国古代的言谏制度开始向近代议会民主制转变。
议会制度是西方近代民主政府了解民心、传达民意的一种更为科学的制度。在欧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史上,人民思想的权利、言论的权利曾作为基本人权写进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并作为人类价值文明的共同成果吸收到一系列的世界人权公约中。“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无不以通下情、达民意、顺民心为“维新”“革命”“启蒙”的目标。然而,这样一条治理国家的根本大法却在现当代历史上“统一思想”的要求中被否定了。这种学说认为,只有将全国人民的思想都“统一”到最高领袖的思想中去,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然而事实恰恰相反。邓小平指出:“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2]145“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2]143“统一思想”不仅不是国家长久稳定的基础,而且是亡党亡国的祸根。只有解放思想,让人民畅所欲言,借此体察民意,集思广益,制定合符民心的方针政策,才能实现国家的和谐安定。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在体察民情、集中民智、顺应民心方面作了重大转变。2002年11月,胡锦涛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要“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集中民智,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2006年3月吴邦国委员长在天津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体察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十七大报告重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回顾30多年改革开放历程,不难发现,围绕社会主义民主,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歇。我们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可以说:现在是新中国历史上思想最开放、民意表达最自由的时期。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极大的创造力,一切依靠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是党的优良传统。只有以民心为施政之基,以民智为决策之源,使民意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才能够激发全社会的活力,实现社会的真正和谐稳定。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Chinese Ancient Thoughts on the People's Livelihood and the People's will and Their Present Value
QI Zhi-xiang
(Department of Journalism and Chinese Language,Shanghai University of Politics and Law,Shanghai 201701,China)
The paper sorts out systematically Chinese ancient thoughts on the people's livelihood and the people's will,summarizes that safeguarding the people's livelihood and esteeming the people's will are basic policies,explores the intrin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Deng Xiao-ping's opinions on making people wealthy and unrestrained,provides historical footnotes to correctness of two national policies in the present age,which improves the people's livelihood and promotes democracy.
people's livelihood;people's will;to inherit
B2
A
1009-1505(2011)04-0005-07
2011-02-28
祁志祥,男,江苏大丰人,上海政法学院新闻传播与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艺学、人学研究。(责任编辑 陶舒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