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芳
福州广电集团广播中心,福建 福州 350014
对近些年优秀广播新闻节目稍加分析,可见不少优秀作品无论是观念、选题、构思方面的创新,还是节目形态与报道模式的求新求变,均离不开记者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离不开记者综合素养的提升。本人据此认为,精品新闻节目的创作对广播记者综合素养的要求,集中表现在发现事物的敏锐性、丰富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能力,以及对新闻事件审美判断诸方面。对此,努力积累并积极实践,方能不断优化思维成果,实现思维的飞跃,助益广播新闻的创优。
那么,在广播新闻创优方面,除了较为深厚的政治理论素养、丰富敏锐的新闻灵感、专业博学的知识素养和勇于创新的采制意识外,广播记者究竟需要具备哪些素养呢?本文试就以下3点作出分析。
“即景会心”来源于艺术创作领域。中国山水诗追求“即景会心”、以形传神,强调的是诗人“心目相取”的审美经验。移植到新闻创作领域,所谓的“即景会心”,依然需要讲求这种“心目相取”,亦即新闻记者进入新闻现场面对新闻报道的客观对象时,立刻进入“心目相取”的状态,产生一种心灵感应和报道冲动;即刻融入新闻的现场环境,敏锐捕捉新闻信息,随机采取典型细节,及时摄取人物与事件的不同表现与感受,并提炼出较高的立意。
前些年的福州,注水牛肉大量充斥市场,引发福州电台记者的关注。夜查屠宰场的过程中,“即景会心”的记者站在注水牛肉现场,在牛肚倒出脏水“哗哗”的背景音响中,引出工商人员对现场牛肉含水量严重超标的分析,与记者的现场解说声。“心目相取”的记者,通过消息《夜查屠宰场》勾画了一副立体、多彩的“听觉画面”,获得听众的好评。
对广播新闻节目的创优而言,“即景会心”既是广播记者的一种素养,更是一种难得的境界。
传播学研究表明,传播信息的可信性与信息的权威性成正比。信息源愈权威,信息便愈易于受众的接受。处在新闻事件的现场,记者本身就是权威信息源之一。优秀的新闻报道往往来自记者的直接观察,悉心感受。尤其在突发事件的新闻现场,广播记者需要及时进入“即景会心”的状态,切身感受和体察新闻现场的细微变化,采用视觉、味觉、听觉、触觉等器官感受现场,用通感式的报道方式采制与播发新闻。无论是记者面对新闻事件的直接讲述,还是记者将话筒指向新闻事件或人物,都需要通过“即景会心”的状态,提升新闻信息的真实权威,提供受众全方位的联想空间。
如果说“即景会心”是广播记者的一种境界,那么“感受力”则是广播记者的另外一种重要素养。
不少优秀的广播记者,通常采用“情感表达法”采写新闻。这些优秀新闻作品,之所以能够强烈地震撼心灵,是因为记者具备着旁人少见的“感受力”,往往先于旁人地进入情感体悟的状态,深切感受到蕴藏于新闻事件与人物内部的无形、无声的“内在美”。这种感受能力,亦即古人表达的“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有了真善美的“情”,才会产生真善美的审美情趣。
广播新闻节目的感染力,来源于广播记者所具备的较强感受力,体现在音响采录、人物塑造,或是细节刻画,记者时刻处在感知美、创造美的环境当中。惟此,方能创作出震撼人心的精品节目。
综上所述,“即景会心”式的采访报道,需要广播记者“心目相取”的审美能力;而优于常人的“感受能力”,则需要记者既能把握微观与宏观的关系,更有“全篇在怀”的能力。
季水河先生在《新闻美学》一书中讲到:新闻信息具有审美价值,新闻作品蕴含着新闻作者的审美意识,新闻写作应遵循“美的规律”,美是新闻价值的美学体现。
本人深表赞同季水河先生的此一论断。因为,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新闻题材的选择与新闻主题的提炼,而将“事”理性化,再将“理”感性化,是丰富与饱满新闻节目表现方法的最高境界。
按照新闻美学的观点,新闻既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又是人们自身认识的升华,其本身就是美的主客观因素相结合的物化。反映在新闻上,就应该是有思想深度、有深邃意境、有听觉震撼力,的优秀艺术品。而所有这些仅靠事实描绘和逻辑概括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新闻作品中运用审美思维,让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同时得到审美愉悦的体验,才算达到新闻精品的审美要求。
审美思维的主要特征就是形象性。人类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但相较于视觉信息70%~80%的存留率,听觉信息的存留率则只有30%~40%。这是广播的不足,却未必就是广播的劣势。只要广播记者具备较强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强化信息符号,让声音变为画面,将静态变为动态,让抽象变为形象,就能展现广播节目的美感①。
广播新闻所追求的“音外画”听觉效果,是广播优于其他媒体的“杀手锏”。刘书亮先生所著的《电影电视导演术》曾有论断:画面语言有个视觉思维的公式:形象+形象=思想(也即达到表意的效果)。若将此一观点融入广播新闻节目的创作,则可理解为广播语言的形象化,有助于广播新闻作品情感力量的集聚,继而在听众心中产生共鸣。
怎样理解广播新闻创优方面的审美思维的运用呢。
这样的导语既有画面、也有情节,平面文字幻化成立体的图像。如此一来,广播作品一开篇便获得了“先声夺人”之势。那些来自新闻现场的典型音响,或虚或实、或动或静、或明或暗,加之色调饱满的“音响画面”,将平面新闻变成了立体形象,从而强化了信息,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一般情况下,这类描述性导语的手法多用于事件性新闻,但也并非事件新闻所专属,只要做到新闻人物讲话与现场音响、新闻语言的形象化与立体化、细节描述与烘托等手法的相互兼顾,便可获取“异曲同工”之效。
诚然,形象思维自然不仅适用于描述性导语,即便是新闻作品的多类体裁,同样适用于形象思维。当下一些广播新闻节目的通病,多半为平面叙述过多、立体描述过少;抽象概念过多、形象而生动的细节过少。这是不少作者徒耗大量心力却功亏一篑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肯定“新闻价值”这一新闻作品的最终标准的同时,无法否认新闻作品还存在审美价值这一标准,尤其表现出令人动容的美学价值。
新闻特写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对新闻事实中的某个片段或细节,做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因此,新闻特写的天地往往更适合审美思维的自由翱翔。因为,特写这一体裁的采制,要求记者站在审美的高度,对审美对象的美学价值作出价值判断,在把握新闻事件和人物的故事性中,表现其美学意义。
借助于谢逸溪先生的观点,优秀的新闻作品的美学价值,往往表现为思想深度、深邃意境与传递给受众的强烈震撼力。
获2008年度福建广播电视奖一等奖的广播特写《五一广场烛光点点,万人祈福四川人民》,撷取了福州百姓声援四川地震灾区人民的片段。通篇作品几乎全是福州百姓热情澎湃直抒胸臆的现场实况。大量描述性语言,凝聚了福州市民的祈祷和祝福;而全场百姓惊雷一般的“中国加油、四川挺住!”的呐喊,以及广场夜空经久不绝的《国歌》声,它们所共同构筑的新闻“意境”,自始至终激荡和撞击着听众的心灵。这大约就是不少听众认为该作品“好听”、“很受感动”的最大理由。
当然,审美情趣适于特写却又不仅仅限于特写。大量的事件性新闻,由于新闻本身的情节性、现场性等特征,决定了此类新闻作品的同样适于记者的审美判断。
法国启蒙主义时期的美学家狄德罗说:“想象,这是一种素质。没有它,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有思想的人。”同样,由此及彼的想象能力,同样适用于捕捉客观新闻信息的记者。这种想象能力有助于提高记者的构思能力,也有助于提升新闻作品的审美价值。
因此,面对纷繁的新闻事件,广播记者需要充分舒展形象思维的羽翼,在平面化事件的基础上,生产出多层面、大纵深、充满想象力的好新闻。
总之,逻辑思维使新闻节目具备思想性,而审美思维更有助于新闻作品富于美学价值。毫无疑问,缺乏审美价值的新闻节目,必然消减思想的光彩,其社会感染力也将大打折扣。
音响是广播的生命。广播新闻的最大魅力就是用音响说话,靠音响构筑真实性、形象性和感染力3个方面的美学价值,提升听众的审美感受。从这个意义上来认识,学会“用音响说话”、增强“音响”的生命力,无疑是广播记者很重要的素养。
要想创作出思想性、可听性俱佳的广播新闻作品,就要求记者精选出最能触动听众心灵的情节和细节,用典型化的音响“描绘”出最美丽的广播“图景”。典型音响的含义很广,不仅指与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相关的背景音响,而且指典型事件和人物在特定空间、特定场合、特定环境、特定行为所产生的音响。③
一般而言,广播新闻中的音响主要包含语言、音响、音乐三大部分。而其中的语言既包括采访对象的语言,也包括记者现场描述或与采访对象交流的语言。
在新闻作品中增加使用记者与采访对象的交流性语言,可以让新闻作品自然、平实、交流感强,还因为增强了记者的参与性而显出亲切感。这是因为,声音是广播的表现手段,也是广播的优势所在。广播不受视觉形象的限制,却能在听觉与视觉的中“通感”,有助于在听众内心创造出任凭想象的画面。
关于这种“画面”效力的论述,人们可以找到很多。早在电视发明以前,当戏剧还是广播主角的时候,撰稿人就设计出了后来的科幻电视所钟爱的情景,比如《星际旅行》、《星球大战》等,无不先后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广播听众听到的是作者让他们听的,但听众却能“看”到一个自己想象的画面。广播撰稿人能够比其他媒体更有效地创造想象画面,因为在广播中,想象不受眼睛限制④。
而关于这方面的新闻实践,也有不少较好的案例。2008年度福建广播电视奖获奖作品《助养流浪犬:一个沉重的话题》中,就出现了记者与助阳流浪犬的热心姑娘宝姿的一段对话:
宝姿:非常可怜那只狗狗。我当时看见它的眼睛流着黄脓,就带它到医院去治疗。医生说它眼球已经萎缩,没办法治了。我现在想,那时它是怎么活过来的呢?它看不见路,它找不到食物,又是怎么活过来的呢?真的是个很坚强的“小孩子”。
记者:你怎么就想起一定要把它带回来呢?
宝 姿:如果不救它,它就死了,没人管它(哽咽,语塞)其实我也很坚强,我不喜欢哭,但是看到它太可怜了,没人管它(哽咽,语塞)……真是很可怜的小动物……
在这段对话中,记者巧妙而自然地引出主人公珍重不同生命形态的深层情感,从而深化了对“跨越不同物种生命价值的思考”这一主题。
在优秀广播新闻作品中,受众常常能够听到不少精彩的记者直接描述的语言。这类语言由于直接来自新闻现场,直接发端于记者的切身感受,因为显出巨大的感染力度。
荣获36届亚广联“信息节目”奖的广播特写《走向正在消逝的冰川》中,完美的音响结合记者的细节性描述,成为该节目最突出的特点。节目中有这样一段:
“亲爱的南宇,你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冰雹砸在帐篷上。今天是我生平第一次睡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帐篷里,这里叫无人区。亚洲的六条大河都发源于这个地方,你能想象得出这里是什么样子吗?”
在这段描述里,听众听不到任何华丽的词藻,但是有“景”与“情”的紧密交融,让人们获得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广播音响直接揭示主题的魅力,让人们叹为“听”止。
此外,优秀的广播新闻作品最出彩处在哪里。自然也是因声音而产生的魅力。还是在《走向正在消逝的冰川》中,那冰川融化的滴水声、巨大冰柱的碎裂声、藏族老人的诵经声、羊落水的哀叫声……顷刻间就把听众带到了长江源区的天地。可见,环境的背景音响同样蕴含丰富而饱满信息,它能烘托主题,感染听众,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般而言,音响可以分为特色音响与核心音响两类。那些直接为主题服务的核心音响,往往“一锤定音”似的扩大和升华着作品的主题。也只有那种生动立体,具备高度形象化的音响,才能达到提升主题的最大效力。
广播的弱点就是专注性不够,很少有人会像听课一样听广播。因此,广播记者就应当既注重音响丰富的形象元素,还要能够把思想“润物细无声”地表达出来,创造出给人联想的空间。
这种联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情感上的联想:因为声音比文字更有感染力,听众会根据音响的效果来引发感知;另方面是认知上的联想:听众根据自己的能力丰富报道的内容,扩大作品的有效空间。
比如《新闻纵横》2005年4月5日的节目《法律教材遭遇盗版》,记者到学校去采访,听众从报道中听见了学校外马路上的汽车声、上课铃声、学生们七嘴八舌回答记者问题的声音,以及相关当事人拒绝采访挂断电话的音响等等。这些音响元素交错糅合,增强了节目的真实性,使严肃的话题趣味化、生活化,更是直接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喜欢听故事是人的天性,而广播是最适合讲故事的媒体。尤其是事件性新闻,更具备故事性特征。只要发挥广播擅长讲故事的特性,就能抓住听众,达到较佳的传播效果,否则很容易造成受众的听觉疲劳。
当然,事件性报道的“讲故事”,可以尝试以一个小切口、一个场景、一个事件或是一个人物来展开。《新闻纵横》节目的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它的一个基本的模式就是“事件+背景+评论”,也就是先让故事抓住听众的兴趣,然后借夹叙夹议再深入展开作品的全部。整个节目完整而具较高的思想性,却像讲故事那样留置悬念,铺排线索,层层逼近地揭示主题。
《新闻纵横》节目逐层深入的方式,充分运用了音响的各种叙事元素,自然贴切,又不失思想深度,值得我们认真总结。
背景音是广播新闻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具有很强的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张力。那些具有典型意义又最能反映新闻事实的典型音响,最能增强广播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也是优秀新闻作品取得事半功倍之效的主要原因。
在不少广播新闻的精品节目里,受众都能听到清晰而动人的背景音响。在这些作品当中,典型音响所产生的听觉效应,不是任何文字的表述都能达到的。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央人民广播台紧急推出的特别直播节目《汶川紧急救援》,听众可以在节目中听见灾区群众的哭声、直升飞机马达声、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撬动砖块的声音、现场指挥救援的声音等,清晰的背景音响让受众身临其境。而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节目中一位9岁小女孩在结束采访后,突发奇想地提出要通过广播为在灾区救援的父亲唱歌。“我心中有个太阳……”的歌声随着电波瞬间传遍大江南北。
这段在大段灾区背景音响中揉进了叙述和情感元素的不同表现手法,深深吸引和打动了听众。
如上所言,作为广播新闻创优的主体,记者采制新闻的过程就是一个高度的思维活动过程,也是记者用表象、概念对事物进行综合判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这就需要记者具备以上多方面素养,透过增强“感受力”、创造性思维品质、美学情趣的提升等方面,树立竞争和创新意识。在创新中超越别人,在创新中超越自己。
注释:
①李向明.广播新闻创优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72.
②李东.广播节目创优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③罗伯特·赫利尔德.电视广播和新媒体写作.华夏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