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生态优化设计研究

2011-08-15 00:53黄逸
绿色科技 2011年12期
关键词:护城河滨水景观

黄逸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1 引言

逐水而居是人类与水紧密关系的表现。城市河流和滨水区一直以来都是城市开发建设的热点地段,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这与滨水区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游憩空间、优美的环境是分不开的。

然而随着城市工业的不断发展,城市急剧扩张,在给滨水区带来空前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过度开发等诸多问题。由于环境保护意识的淡薄,不合理的开发建设,已经使滨水区的环境品质不断降低,人与水疏离,城市特色丧失。

因此,重塑滨水区的生态环境特质显得格外迫切。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河流和滨水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就要在设计之初引入生态学的理念作为支撑。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对滨水区的景观要素进行调查、研究、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规划设计的目标和生态优化措施。把滨水区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乐土。

2 天长市护城河滨水景观现状分析

天长市城区范围内有川桥河和白塔河两条水系,川桥河由西南至东北、白塔河由西向东穿过城区,(川桥河位于老城区段古时也称为护城河)。城区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步降低,以簸箕形状倾向高邮湖。本次规划范围为天康大道至建设路段滨水带,即位于老城区内的护城河滨水带,总面积为36.8hm2,其 中 水 域 面 积 为 12.4hm2,长 为 2 691.7m。

2.1 现状自然景观要素分析

2.1.1 河道水污染严重

护城河周边建筑物的无序建设,生活垃圾的被动处理,生活生产污水随意的排放,造成了护城河水质的严重污染,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河水出现了部分水体富营养化,原有的动植物系统和水系统不能构成和谐运行机理,河流的自净能力明显下降。如若长期发展下去势必对护城河的生态系统造成无可挽回的破坏。

2.1.2 水位无法控制,护城河水面不断缩小

护城河与外部河道相通,水位变化较大,无法保持常有水位。由于城市市政设施建设的落后,护城河附近居民的生活垃圾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居民生活垃圾被随意倾倒在河中。部分地段河道出现淤塞,直接影响到河水的流量。再加上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用水量得不断攀升,护城河水量和水域面积相比往年明显下降。

2.1.3 湿地机理明显,风貌保持相对良好

天康大道和新河路区域的水体虽有污染,但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具有较好的滨水机理,水生动植物在一定区域可以保持良性群落体系,但建设路和新河路区域污染相对严重。水生植物、水生动物以及岸边的植物相对单一,原有空间结构缺乏多层次多样性,部分水质相对保留较好,有条件建设成为湿地景观。

2.1.4 驳岸形式单一,植被遭到破坏

当地水利部门为保护河道的防洪、泄洪功能,修建了垂直驳岸,但线型较直工程化明显,难以形成自然式亲水护坡,景观表现较弱。渠化河道虽然有利于航运灌溉,但是混凝土将水系与土壤及生物环境分离,阻断了河岸植被与水生生物的物质能量交换。河流的自净能力降低,加剧水质的污染。

2.2 现状人文景观要素分析

2.2.1 建筑物、道路现状分析

护城河两岸多为民居,民居近一半为新建的建筑,违章搭盖和低矮民房较多,老城区内市政设施明显老化与不足,整个护城河岸线环境显得混乱无序,中下游段水体污染严重,水质较差。总规中的公园、绿地则基本未能实施。在建设路和新河路区域存在部分办公用房,天康大道和新河路区域主要为民居,建筑物风貌不一致,对河岸水体侵染严重。环河道路一半为水泥路面,道路系统不通,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内,造成严重的河流水质污染。

2.2.2 居民需求分析

天长人民的生活与水系密切相关。建设路和天康大道区域内居住区密集,人口比较集中。目前大约有两千多人在此处晨运、锻炼,是人们茶余饭后的必去之地,市民对滨水休闲绿地的渴望值正在日益增加,因此该区域要满足人们健身休憩功能。然而河道污染,市政设施落后,整体居住环境较差,与现代城市生活工作需求差距较大,滨水地区不再是人们向往的宜人地段。

综上分析,现状护城河滨水岸线仍处于一种粗放形式,缺少空间环境设计,需要经过空间的总体布局及建立长远的城市形象的总体目标,以恢复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形成良好的具有特色的空间发展形态与人文活动场所。

3 生态优化措施

3.1 完善基础设施

结合城市道路,合理处理城市容量、用地范围、人口密度、交通结构等问题,营建了一个符合城市居民,特别是中老人和儿童健身、游憩的硬质空间和植物空间结合的场所。在各个入口处,设立入口铺地,便于人们进入,给人们提供健身、交流、公共活动场所和私人活动场所,改善人们长期在城市中机械生活节奏,形成多元化的城市空间组合,适合人居的现代城市环境。充分利用护城河现有的驳岸、自然植被和道路桥梁,以及天长市护城河两岸的居民需求和人文等资源,为人们提供健身休憩的滨水廊道开敞空间,营造一个与天长市总体规划紧密衔接,并符合城市实际发展需求的生境场所。

3.2 功能分区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易变性,非常脆弱。在湿地景观的整体设计中,应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以整体的和谐为宗旨,包括设计的形式、内部结构之间的和谐,以及它们与环境功能之间的和谐,才能实现生态设计。因此应遵从《天长市城市总体规划》,营造护城河滨水用地,保护护城河的生物和遗传多样性,减缓径流,固定二氧化碳,调节小气候,降解污染,净化水质和防浪固岸,与城市景观相融。进行湿地景观设计前必须调查研究原有环境,掌握原有湿地的情况,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生态资源,在设计中保持原有自然系统的完整性。对原有环境的调查,包括对自然环境的调查和对周围居民情况的调查,如对原有湿地环境的土壤、水、动植物等的情况,以及周围居民对该景观的影响和期望等情况的调查。在设计中考虑人们的需求,并将人的干扰控制在保证湿地自身调节和维持正常功能稳定性的范围之内,结合原有的水体、植物、地形地势等构成景观的因素进行设计,从而保持湿地系统完整性。从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自然生态环境出发,进行湿地生境的恢复与完善,以及生态岛、生态绿洲的构思建造等,以促使湿地恢复生态功能,改善护城河的生态环境和周边居住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游憩的绝佳场所。从而在涵养城市水源、调节区域气候、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湿地的生态功能得以有效发挥。

3.3 恢复植被,涵养水源

护城河滨水景观区绿带种植设计理念就是以植物造景为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充分体现护城河滨水景观的独特风貌,以不同的植物群落为纽带,把风格各异的园林景观联结起来,给护城河居民提供一处集学习、工作、健身、娱乐、游憩、观赏为一体的亲水活动空间。在种植设计方面充分利用植物的色彩、花期、叶色来体现一年中12个月份的植物景观。硬质景观如园林小品点缀其间不失轻松怡人的健身气氛,为居民创造具有高质量环境的活动场所,建成春花、夏绿、秋叶、冬枝,富有诗情画意和具有护城河关景观特色的滨水风光带。由于现状护城河滨水景观区绿带环境质量不理想,绿化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环境效应、生态效应,从而达到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改进护城河滨水景观区两岸可及性与亲水性,促进整个护城河的生态环境的更新,实现景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塑造护城河新形象。

在绿化景观设计中,以天长市总体规划为依据,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充分考虑到河段的自然条件与城市的关系等具体要求。在整个护城河滨水景观区总体初步规划设计方案确定的前提下,进行更深一步的环境设计及植物配置。景区内绿化与护城河大环境相结合,人工植物景观与自然植物景观相辅相融,功能要求与视觉景观高度统一,做到植物品种多样化、种植形式多彩化、多形化,形成多种植物生态群落空间。

3.4 营造滨水节点空间

护城河滨水景观是城市景观廊道,由各个景观节点组成。在护城河滨水景观中,用“以点带线,以线控面”的手法组合各景点和景观元素,形成各景观元素相互融合、互相贯穿、互为关联,统为一体的带状滨水景观。构筑天长市滨水景观带,展示天长的风貌。

整个景观带分为“四区”,其中主要有“五节点”、“三线”(见总平面),四区:晨曦苑景观区、情怡苑景观区、千秋苑景观区、天康苑景观区;五节点:晨曦台、晨韵台、情怡廊、千秋台、天康台。三线:路线、水线和林冠线。

3.4.1 晨曦苑景观区

建设路与石梁路区域房屋建筑与河水预留空间紧密,缺少绿色空间,可利用空间相对紧凑,设计了亲水平台、晨曦台和晨韵台,适当结合栽植植物,与周边环境紧密结合。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是人们晨炼的开始,象征着人们身体健康如晨曦一样灿烂和有生命力,设计了两个节点——晨曦台、晨韵台,两节点遥相呼应,互为对景,并通过一座横跨过河道的桥梁相连接,营造适宜人们晨炼、休闲的人性空间;同时也适宜人们健身和交流的空间;在晨曦台上建有张拉膜、景墙以及饰柱和坐椅等,让人们在锻炼同时感受高质量的环境景观和安全感、舒适感,得到全身心的放松;晨韵台,由于视线的关系,和区域性质决定,建造一个退台式的平台,建造亲近水面空间,以体现人性场所思想。

3.4.2 情怡苑景观区

在石梁路和新河路区域面积相对狭长,但北岸有足够的空间,地形成坡型,高差明显,我们适当处理地形,形成多样的公共开敞型空间,南岸空间较狭窄,建立背景林带,用以营造适宜人们健身和休憩区域,在此区域建造小型硬质铺装,并用道路将一个个小广场有序的联系起来,将大小不同的空间毗邻地安排在一起,通过两者的对比而突出各自的特点。组合一些半私密型空间,给人们提供交流的平台,拉近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加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3.4.3 千秋苑景观区

根据天长的立市之史命名,体现了天长的民俗风情。位于环城路西北区域,现状南岸滩地面积较大,北岸成坡型,留有足够的空间。在南岸建造可供人们健身、娱乐的开敞空间。入口建立大面积的铺地,利于人群的集散和观景,命名为千秋台;在广场上建立民俗雕塑,体现天长的历史文明;建立千秋纪念碑,进一步展示天长的民俗风情,让人们在健身和休憩同时接受天长历史文脉的熏陶;由出土玉佩原形为启发,建立平面构图为龙型的湿地景观——千秋龙,体现天长欣欣向荣的历史历程。将水源引入广场,通过广场、平台分割出大小不一的水面,形态丰富多样。广场与湿地景观结合,种植各种水生植物,既丰富了视觉景观,又提高了该景区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在环城路与川桥河路之间较为宽敞的区域,我们因地就势,造千秋岛,增加景观层次,丰富水面景观。岛上以绿化种植为主,适当建造开敞空间,不仅可以形成生态小环境,也将成为整个规划景观区的“绿肺”。在北岸,建立入口铺地,适当建造硬地铺装小型空间,以园路为线,组成供周边居民健身休憩的空间。两岸在与民居等建筑物相接林带为8米,用于功能分隔和区域界别,使整个环境和谐一致。

3.4.4 天康苑景观区

天康大道与川桥河路区域,川桥河两岸河堤通直,适合人们晨炼慢跑。我们在该区域十分强调绿色空间的打造,用密林、草地构成的传统自然空间,并沿小型步行游路适当设置坐椅小型雕塑等环境小品,方便游客休憩观赏。

4 结语

护城河滨水景观优化设计是一个大课题。坚持以生态学的角度营造滨水空间景观是一条重要原则,在滨水空间的建设中要善待现存的景观资源,合理的建设人工景观,努力营造和谐的滨水生态环境。护城河滨水空间的建设一定要坚定走生态之路,在开发与保护合理适度的前提下,运用生态学原理,营造生态型景观。这里所提到的生态型景观除了指运用植被来营造外,其硬质景观也包括在内,要求这些硬质景观必须是生态的、环保的。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一个充满活力、景观良好的宜人空间,提高滨水空间景观的综合价值,提升整个城市的魅力。护城河滨水景观的营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各个部门的重视和配合,同时也需要广大居民献计献策,共同把护城河滨水空间的景观建设好、管理好。

[1]万 敏.让大地血脉畅通一由“河流保护”看城市滨水建设[J].城市发展研究,2005(3):61~62.

[2]方 庆,卜普华.城市滨水区游憩空间设计研究[J].规划师,2003(3):37~38.

[3]日本土木协会.滨水景观设计[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4]卢晓宁,邓 伟.洪水对湿地系统的作用[M].湿地科学,2005(6):136~142.

[5]史念海.河山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8.

[6]西蒙兹.大地景观环境规划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27~28.

[7]许学强,朱剑如.现代城市地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8]吴良铺.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9]吴 晨.“城市复兴”理论辨析[J].北京规划建设,2000(4):140~143.

猜你喜欢
护城河滨水景观
我爱家乡的河
“老干妈”的商标护城河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大咖妙语论道 “最宜居”的滨水新城,最理想的人居状态
黄韬 滨水新城齐集三大“兴奋点”,绝版人居成就溢价黄金期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巴菲特的护城河》:为投资资金找一条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