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雪峰 阚延华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辽宁大连 116001)
由朱德最后一笔党费引发的思考
邓雪峰 阚延华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辽宁大连 116001)
近日,参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在西三楼展厅看到了一张朱德2万余元的存款单,这是他老人家参加革命五十余年的全部积蓄。朱德逝世后,康克清按照他的生前遗嘱,将这笔存款作为他最后一次党费全部交给了组织。这件事情令我对朱德肃然起敬,心中倍感钦佩之余,不禁追问了三个问题:
为什么只有2万余元?
1937年,朱德在写给老家的一封信中提到:“至于那些望升官发财之人,决不宜来我处……我为了保持革命军队的良规,从来没有要过一分钱。因此,任何闲散人员前来,公家及我均难招待……”[1]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朱德同志从没有因自己功勋卓著、身居高位而谋私利搞特殊。在战争年代,他身为司令又朴素得像个兵;建国后,依然克勤克俭、廉洁自律。此时顿悟:对于一个清正廉洁、光明磊落的无阶级革命者,忠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践行者来说,金钱又能算什么呢?
“不爱金钱不惜命,愿为民主作长城”[2],这是朱德发自肺腑的对金钱与革命人生的深刻感言。反观时下,一些人入党动机不纯,为官作风不正,尤其是少数领导干部搞权钱交易,敛取不义之财,何谈信仰和追求?又怎能对得起党和人民的信任?怎能对得起当初入党时的铮铮誓言?怎能对得起那些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打江山的革命前辈们呢?权力代表党和人民的重托。身为党员干部,就一定要秉公用权,不为私心所扰、名利所累、物欲所惑,坚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净做事,做到留“芳名”不留“骂名”。
为什么不留给子女?
朱德说过:“共产主义者应当是没有私心的人,为了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我们没有任何东西不可以牺牲。”[3]朱德功高不自居,德高不自显,困难留自己,荣誉归别人,高尚的精神境界使他超越私利,处处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一贯不计较个人得失,凡是和他相处过的同志无不为其“天无私覆、地无私载”的博大胸怀所折服。朱德教育自己的后人要“接班不要接官”。朱德戎马一生,没有给儿女孙辈留下什么贵重的遗产,却始终要求他们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身经沧海羞逃世,力挽狂澜岂为名”[4],这是朱德大公无私、一心为民高尚情操的真实写照。然而,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对党和国家的事业不负责,对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不负责,只对自己、亲属或小团体负责。有的贪污受贿,竭尽所能给子女“留”下丰厚财产;有的挖空心思违规为子女铺路搭桥;有的任人唯亲,搞“裙带关系”,“一人得道,仙及鸡犬”。这些现象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威信。身为党员干部,就一定要牢固确立奉献意识,一心为群众谋福利,要“先群众之忧而忧,后群众之乐而乐”,坚持廉洁奉公,不以权谋私,不假公济私,做到留“德才”不留“钱财”。
为什么要交作党费?
1922年8月,朱德凭借对党的执着追求抛弃旧军阀高官厚禄,成功戒掉了毒瘾,历经波折与考验后,于当年11月在周恩来等人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朱德将自己的余生全部交给了党和人民。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惊涛骇浪,他总是立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矢志不移,他用不懈奋斗的一生践行着自己崇高的信仰。1975年3月,已八十九岁高龄的朱德还奋笔书写下“革命到底”四个大字,[5]表达出他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愿与人民同患难,誓拼热血固神州”[6],这是朱德忧国忧民、忠诚使命的铮铮誓言。然而,时下有的党员干部信仰“实用主义”、“自由主义”,以及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有的不信马列信鬼神,喜欢占卜算命、戴佛避邪;有的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时,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不是“围着百姓转”,而是“围着轮子、票子、盘子、裙子转”,这些现象严重背离了党的宗旨。身为党员干部,就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真学、真信、真心实践党的创新理论,要牢固树立和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好事,做到留“功绩”不留“劣迹”。
[1]《朱德元帅的故事》,新蕾出版社,1986,第147页。
[2]《朱德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05页。
[3]《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44页。
[4]《朱德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49页。
[5] 《朱德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第1988页。
[6]《朱德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75-76页。
邓雪峰(1980-),男,河北保定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硕士研究生。阚延华(1961-),男,吉林长春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第二政工教研室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