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亮
我与史进前将军的联墨缘
■姚明亮
开国少将史进前将军于2008年9月7日辞世,转眼已两年多了。作为解放军总政治部原副主任、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的史进前将军,德高望重,在海内外极负盛名,他对晚辈的关心和爱护,使我至今难以忘怀。
史进前将军,原名薄恒温,山西定襄县人。1935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他历任区队宣传委员、区队长、镜湖中学党支部书记,并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游击队中队长、政治指导员、总队主任、军分区宣传科长兼干教科长、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等职,参与了平西抗日根据地的创建,率部参加了晋察冀边区历次反“扫荡”、“百团大战”和对日寇反攻作战。他担任第一团政治处主任期间,这个团7连涌现出的“狼牙山五壮士”英雄群体,成为中华民族抵抗日军侵略的一个精神象征。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保卫科长、部长、旅政委、师政委等职,率部参加了清风店和解放石家庄、平津、太原、扶眉、兰州和宁夏等战役,为创建新中国建立了功勋。建国后,任志愿军师政委,解放军总政治部保卫部处长、副部长、部长,总政治部副主任。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史进前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史进前为人刚正不阿、秉公执法,曾被委以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的最高人民检察院特别检察厅副厅长、军队两案审理办公室负责人等重任。退休后,先后任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红叶诗社社长、解放军八一老年网球队领队等职。史进前不仅是一位独具特色的将军、书法家、诗人,更是一位在老年书画艺术园地中辛勤耕耘、德高望重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受人爱戴的社会活动家。
早在小学启蒙时,史进前就受到其父、水利矿业专家簿绍宗先生刻苦求学精神的影响,开始勤奋求学,先习柳、颜,后习魏碑,磨练7年,奠定了坚实的书法基础。即使在烽火连天的戎马生涯中,也从未中断。建国初期,调入总政工作后,凡案牍、书信等一切文职工作,皆用毛笔书之,因而书艺大进。离开工作单位后,更是尽情沉醉于翰墨之中,其书法以行草、狂草为主,兼及行楷和隶书。其书法,既有深厚功底,又能推陈出新,遒劲豪放中又有秀逸隽永之感。他曾多次参加全国性书展,并被吸收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他主编了《长征画典》、《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图集》等多部辞书,并与人合作编著了《革命前辈联语辑注》。
1999年5月26日,我读《人民日报》时,看到史进前将军出席了记者吕岩松战地新闻摄影展《目击暴行》的开幕式,并参观了展览,得知将军的身体非常健康。随即,我就以山西家乡人的身份向将军问好,并请将军为我赐书一联,若方便的话,再为我正编的几本书题写书名。原想史老的工作一定很忙,恐怕没有精力满足一位陌生家乡青年的要求。所以,信发出后,我就有些后悔了。没想到仅过了半月,我就收到了史老秘书于昕的来信。
明亮同志:
您好,现将史老为您编的对联选以及两本小书题写的书名及题字一幅随信寄去。请收到后回信告诉为谢。
此致
军礼
史老秘书于昕
一九九九年六月十一日
读完信,我便迫不及待地展开史进前将军为我题写的带着墨香的《名人与对联》、《联林散叶》书名题字和一幅题辞墨宝:“山岭青松风吹雨撼站得稳,深壑小溪水清流长利人民”,并在上款印有压首印“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下款写有“书赠姚明亮同志共勉,史进前并书;已卯夏八十三岁于北京”,同时有“史进前”印一方。22个风骨卓然的史体大字遒劲有力,气势非凡,颇见功力,其文学性、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是史老晚年不可多得的精神力作。题辞寓意深刻,催人奋进。史老希望我像青松一样在风吹雨撼中站得稳,并多做有利于人民的事。随后,我即回信给于昕同志,除表示感激之外,还提出能否给我一份史老的简历,以便对史老作进一步的了解。同年8月10日,我又收到史老秘书于昕同志的回信,并告诉我要妥善保管好史老给我的题辞。每当我看到这满含浓浓乡情的墨宝时,总是感慨万千,不由地对史老的敬仰更深了。
如今,史进前将军虽已离开我们,但他对家乡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已成为我永远的怀念和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