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友义
在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走出国门的今天,普通国民的形象已经成为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目前,我国出国人员的国家形象意识普遍较差,导致正面形象与负面形象共存的状况,而负面形象往往是我国在世界各国树立良好国家形象的障碍。各级各类出国人员的组织机构应该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对出国人员进行应急性的针对性培训,切实提高我国出国人员的国家形象意识。普及公共外交知识则是长期之策。
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2009年我国有4766万人次出境旅游,并预计2010年全年中国出境游人数将达5200人次,增长7%。还有媒体估计,仅在非洲从事经贸活动的中国人就达60万。除政府官员外,中国的出国人员主要有以下四类:中国企业派出的从事经贸活动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人员,公费派出的教师和学生及大量自费出国留学人员,中国旅行社组织的普通旅游购物人员,到外国参加各种会议和活动的人员。这些人员的一言一行,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和国家形象的塑造者。他们是中国公共外交活动中规模庞大但组织力度弱的行为主体。
在国外民众的心目中,中国人的形象通常是双重的,即正面形象和负面形象同时存在。
在欧洲各主要城市,中国游客云集,为当地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商机。在同一个景点,往往可以看到七八个来自中国的旅游团。在巴黎老佛爷商场的路易·威登柜台,可以看到在国内商场都见不到的排队购物长龙。在欧洲城市的名牌服装店,各个试衣间进出的常常都是中国人。在瑞士手表店,中国游客更是一掷千金,提走一大包名牌表也是常有的景象。他们以自己的钱包宣布中国人富裕起来了,20世纪70年代少数中国留学生在英国商店被当作小偷让店员跟踪的现象一去不复返了。
与此同时,中国游客乘飞机坐汽车不排队,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在非指定地点随意吸烟的现象相当普遍。拿着经济舱的机票想第一个登上飞机的游客被国外机场工作人员揪出队伍的尴尬场面时有发生。如果在旅游景点,听到背后有人大声咳痰、擤鼻涕,不用看大概也能猜出来是中国人所为。每当这种时候,就可以看到当地人或者皱眉,或者摇头,总之,厌烦甚至鄙视的心态不言自明。难怪海外导游普遍认为中国游客“难带”。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大批中国人踏上非洲大陆,有的是来做小本生意的,把中国的廉价商品送到了非洲人的家门口;有的是为履行大型经贸协议,从事开发建设的。无论从事哪一行,他们都能以中国人传统的吃苦耐劳和敬业精神,打开市场,以“中国式的速度”修路建房,开山采矿。他们的辛苦劳动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赢得了非洲人的赞赏,也引起了欧美人的嫉妒、警惕甚至攻击。他们弘扬了中国人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传播了“和为贵”的双赢哲学理念。
然而,中国人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的耐劳表现,冬不惧冷、夏不怕热的吃苦本领却不免与当地传统的清闲生活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有时,中国人的这种工作生活方式和经营习惯与当地邻居的做法发生冲突。有的当地人甚至认为,外来的中国人打乱了他们多世纪以来形成的规矩,破坏了他们传统的平静生活,特别是当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对中国人的尊重演变为反感。中国人对企业的严格管理对一些当地人的懒散习惯造成了压力,甚至导致了劳资冲突。
以上种种,并不是简单的谁对谁错的问题。中国游客涌入欧洲,给当地经济注入了活力,是当地旅游业请来的“上帝”。“上帝”是不应该被批评的。中国人没有排队的习惯与我们长期的短缺经济有关,就像中文里“吃”字使用广泛一样,可能跟祖祖辈辈需要解决温饱问题有关。中国人说话声音大、打电话似无旁人、随时随地吸烟等都跟我们很多人来自农业社会的背景有关。这本来谈不上是什么错。然而,身在人家的国度,是否应该注意入乡随俗?在发达的工业社会甚至是后工业社会里,来自农业社会的生活习惯是否可以改一改?而当深入到当地人世世代代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饭靠天的欠发达社会里,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是否也要考虑到当地人的接受能力,防止将我们自己的水土不服强加于人?
我们中国人出国旅游,有钱购物受当地人欢迎,但不雅的行为有损国家形象;我们中国人出国工作,勤奋耐劳带来速度和成果,但其节奏也应与当地习惯协调。否则长期下来,双方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和冲突。这些双重形象表明,我们中国人在海外既“有”又“缺”,“有”的部分要保持,“缺”的部分要补上。
过去,出国工作学习,特别是援外常驻,都要经过几个星期,甚至是几个月的培训,让出国人员充分了解我国的对外政策和国外的风土人情。现在,除少数公派人员还能得到类似培训以外,大部分人都是提起箱子就出国了。
这种状况必须加以改变。在外国人眼里,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中国的缩影,中国人的行为和形象就是中国的国家行为和形象。中国的“走出去”战略面临着欢迎、怀疑和敌意等多种态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待出国人员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作用,让走出国门的中国人成为良好形象的塑造者。
面向出国人员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是弥补中国人在外国所“缺”的应急之举。要把公派出国人员的出国前培训这个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并且尽可能地扩展到所有的出国人员中。无论是企业外派人员出国工作,还是旅行社组织民众出国旅游,各级各类出国人员组织机构都应把出国人员前期培训列入日程表中。
培训内容要有较强的针对性,才能取得较好的行为和形象塑造效果。除我国对外政策(尤其是对目标国的政策)和目标国的历史文化与风俗人情等一般性内容之外,还应增加跨文化交流沟通技巧、外事礼仪等技术性内容。对出国工作人员而言,目标国及合作企业的工作法规、习惯和作风,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一般旅游者而言,目标国民众的基本价值观及文化偏好,也是不可缺乏的内容。
培训方式要有适应性,才能取得较好的改变行为和提升形象的效果。一般性内容可采取分发资料供阅读的方式,针对性的内容要有专业人员面授,必要时采用情景模拟方式。培训结束之前,最好有一个测试,帮助受训人员巩固受训内容。
出国前的短期针对性培训,仅是弥补中国人在外国所“缺”的应急之举。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在海外的个人行为和形象,在全民范围内普及公共外交知识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公共外交作为国家整体外交的新形式,其自身也处在发展过程中。今天,公共外交的行为主体不仅包括政府机构,而且还扩展到媒体组织、商业组织、非政府组织和普通民众,两国民众之间的民间交往也属于公共外交的范畴。由此看来,在全民范围内普及公共外交知识是完全有必要的。
鉴于我国的公共外交还处在起步阶段,公共外交知识的普及可采取分层次、分阶段的方式进行。首先是政府外宣、外事工作机构和人员,其次是媒体与商业组织工作人员,然后是非政府组织工作人员和学生,最后是普通民众。
以案例方式进行公共外交知识普及,应该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案例教学在医学、法学、管理学等实践性较强的领域都被证明是一个更为有效的方式,公共外交知识普及可借鉴这种方式。
为此,目前最为紧迫的工作是收集、整理和编写公共外交案例。这需要公共外交实践者、研究者与案例专家的真诚合作和共同努力:实践者讲述亲身经历的故事,研究者进行分析和评论,案例专家将两者结合起来编写成生动有趣、有启示和指导作用的案例。
可以预料,当公共外交知识在全民范围内广为普及之时,必将是中国人在海外的行为和形象得以从根本上向良好方向转变之日。每个中国公民,只要与外国人接触和交流,只要其信息被外国人所接收,他的行为和形象都将为中国的国家形象做出正面贡献,他本人也就成为中国公共外交的行为主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