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网络道德与网络法制建设

2011-08-15 00:46
黑龙江史志 2011年17期
关键词:道德大学生

夏 柯

(宁波大红鹰学院社科部 浙江 宁波 315175)

随着全球信息化浪潮的进一步扩张和深化,我国已进入了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期。据CNNIC数据,截至2010年,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34.1%。诸如微博围观,QQ大战360,各种“门”事件,都说明网络对当前中国社会全方位的渗透和影响,正在达到甚至超越传统媒介的作用。尤其在以高校学生为代表的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中,其所扮演的角色,所承担的功能,所蕴含的意义,更为重大、丰富和深远。随着网络社会逐渐成为社会组织的主流形态之一,如同现实社会一样会产生出不同利益主体及其相互利益关系。这就要求用相应的道德和法律来调节和规范各个不同利益主体的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网络道德与网络法制已经成为信息化时代和网络社会建设的当务之急。如何加强对高校学生的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制教育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当前大学生网络生存与网络道德现状

据CNNIC资料,当前高校学生网络用户已占全体网络用户的30%以上。计算机、网络在高校学生中的普及程度日益提升。网络生存和体验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网络来获取和传播信息,表达和交流感情,影响他人和受到影响。其重要性必须引起社会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一方面,我们要关注大学生网络生存对伦理道德、公民素质养成的积极方面。网络具有的全民、兼容和互惠的特点。按照互联网生存的原则,每个网络用户和网络社会成员享有平等的社会权利和义务,网络对每一个用户做到一视同仁;一切网络行为必须服从于网络社会的整体利益,个体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不得损害整个网络社会的整体利益;网络主体间的行为方式应符合某种一致的、相互认同的规范和标准、个人的网络行为应该被他人及整个网络社会所接受,最终实现人们网际交往的行为规范化、语言可理解化和信息交流的无障碍化。网络生存的这些原则和特点在培育大学生诚信、安全、公开、公平、公正、互助等意识和能力上具有积极作用。所以我们在面对高校学生网络法制和网络道德教育问题时,没有必要将网络视作洪水猛兽,也没有必要先入为主地将学生的网络生存能力和素质定位到需要受规训的地位,而应当在积极探索研究网络生存、网络社会的特性和基本模式基础上,遵循互联网的规律,善加引导。

当然,大学生网络生存中的所出现的种种道德失范和违法违规现象也确实广泛存在,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网络是个“陌生人的社会”,有别于现实的“熟人社会”,其具有的自由性、隐蔽性、多元性,使得参与者容易放松道德自律的约束和警醒,消解或无视对于法律的敬畏。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成熟超前与心理成熟滞后、生理心理需求与现实、生理心理发展与社会环境往往会产生矛盾,从而使其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导致青少年产生种种心理和道德问题。如道德个性化,主张从个人的需要出发来选择道德行为,否认道德评价的社会标准,崇尚“我看行就行”;又如部分学生逃避现实,沉迷于网游、网恋、黑客行为,在虚拟世界中追寻自我价值实现和满足,导致孤独性人格强化,与社会、家庭、学校、老师、同学的疏离感日益增强,现实的人际交往能力弱化;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学生把网络视作是发泄不满和过剩精力的一条捷径,通过bbs、网络聊天室、网络视频等传播不良信息,制造事端,渲染气氛。虽然其中大部分人是出于好奇、虚荣、自我满足等心理,但其反映的责任感缺失和理性空位的现象令人忧虑。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网络的开放性、全球性也可能导致大学生的网络生存和道德受到国内外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网络极强的传播性和示范性,会导致负面信息、行为方式的互动,甚至所谓“膜拜”。如国内网络近年来掀起的庸俗、低俗、恶俗、媚俗之风,影响深远。又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网络伦理声明中谴责的“六种网络不道德行为”:(1)有意地造成网络交通的混乱或擅自进入其他网络及其相关的系统。(2)商业性或欺骗性地利用大学计算机资源。(3)偷窃资料、设备或智力成果。(4)未经许可接近他人文件。(5)在公共用户场合作出引起混乱或造成破环的行为。(6)伪造电子邮件信息。这些行为已成为互联网道德和法律失范的典型问题。另外,西方极端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想通过网络对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和冲击也不容小觑。

二、高校网络道德与网络法制建设的途径分析

网络在大学生生活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和法制中存在的弊端,要求我们切实有效地加强高校网络法制与网络道德建设。

(一)高校网络道德建设

首先,要由政府牵头,由教育、文化部门为轴,各高校为主体建立完善全方位协作的网络管理体制,提高综合管理水平。政府在成立专门的网络管理机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网络道德的管理、规范和引导,各地各部门则进一步加强属地管理,为高校网络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各高校则应将网络道德教育,与高校的思政工作、学生素质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将之纳入高校学生工作的范畴,提高重视程度,加强统一领导和管理,建立完善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管理机制。

其次,是从理论上加强对青少年网络心理、网络行为、网络生存的相关问题研究。网络道德是高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部分教育工作者和思政工作者因缺乏对互联网特点和规律的深入理解和把握,在处理相关问题时存在认识偏差,难以融入等问题,影响了网络道德教育和思政工作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和研究信息网络传播的基本规律和发展动向,自觉学习网络知识,研究青年学生的网络心理、网络行为,充分利用网络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引导大学生加强网络道德自律,自觉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工作的深入、有效地开展。

再次,要重视校园网络平台建设,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氛围。网络是校园文化建设、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阵地。广大教育者应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的优势,掌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主动权。如通过建设网站、网页,开通官方和个人博客、微博等方式,掌握部分话语权,积极通过这些网络媒介和方式,向学生传播积极、健康的网络伦理道德和思想;同时做好引导工作,组织、鼓励学生社团、集体和学生个人参加文明上网、绿色上网活动或评比,通过网络道德知识和规范宣讲、网站建设、网页设计等活动和比赛,锻炼其在应用网络中践行相关伦理道德的能力,从而使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又如通过bbs,网络聊天室,飞信、网络邮件、网上调查等方式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积极开展思想引导。如建立网络心理咨询体系,进行心理教育和疏导,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另外,还需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程与相关课程的作用,将之与网络道德教育与建设紧密结合。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重视大学生的网络心理,网络行为及其关注的网络话题,将其与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等课程相结合,引导学生自己去掌握网络道德的概念、评价、判断,不断提高对网络信息和网络文化的识别、自律能力。在此基础上,若条件允许,还可开设专门的网络思政课程,进行针对性较强的教育,帮助大学生增强网络法制和网络伦理道德观念,使其网络行为符合社会公德的要求。

(二)高校网络法制建设

网络道德是基于人的自省和自律,这是高校网络思想教育的根本,但并非全部。从法律规范的层面看,网络道德规范不可能代替法律规范建立网络秩序。因此,在提倡建立网络道德规范的同时,也要推进网络法制建设进程。有法律必有强制,从表面看,这似乎与网络的自由性相矛盾,其实网络自由并非如有些人认为的,是不受约束,与法律法规与政治无关,无需国家监管。网络的开放、全民和互惠性要求个人的利益、自由以不破坏网络环境,损害他人利益为前提。故而建立切实有效的网络法制和秩序,既是网络文明和道德建设的需要,也是是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有利于网络社会的发展,也有利于高校网络文明建设和教育工作的开展。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相关建设。

首先,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已颁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司法解释和行政法规等,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互联网法律法规体系。在此基础上,仍需要继续大力推进互联网法律法规制度建设。

其次,要加强对网络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使广大高校师生知法守法,自觉抵制网络非法行为。一项法律,只有成为多数人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时,才是有效的。高校可结合自身实际,与政府相关部门配合,积极开展各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法律普及、宣传和教育活动。

再次,在技术层面,高校应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加强监管防范,加强对互联网信息传播、内容服务的技术监管,提升校园网认证、屏蔽、监管系统的技术水平。

另外,高校还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适应自身情况、切实可行的校园网络规法和处罚条例,开展校园网监管和整治工作,依法打击黑客、网络色情、赌博等网络违法活动,规范互联网安全秩序,净化网络环境。

[1]刘梦兰、莫守忠.高校青年学生网络思想与法制教育的几点思考[J].南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3.

[2]李英.高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对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5.

[3]张陶然.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学术探索·理论研究,2011,09.

[4]施义慧.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形势与对策[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12.

[5]徐新华.网络时代高校思政工作两个新的侧重点——网络法制和网络伦理道德观念[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3.

猜你喜欢
道德大学生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有必要制定从政道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