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 672600 陈起伟 吴 坚
□永平县厂街乡农科站 672606 吴再府
永平县位于云南省西部澜沧江中游东侧,地处东经99°17′~99°56′,北纬25°03′~25°45′之间,辖四乡三镇,国土面积2 884km2,其中山区占93%,总耕地面积13 091hm2,其中水田3 754 hm2,旱地 9 337hm2,有效灌溉面积8 110hm2,占总耕地面积的61%。境内最高海拔2 933m,最低海拔1 130m,年平均降雨量1 033mm,年平均温度15.8℃,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为2 045.5h。全年无霜期达294d。
在云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关心支持下,根据提供的杂交油菜亲本组合,永平县从2008年开始进行杂交油菜的亲本繁殖及制种探索,分别在龙门光映马料田陈信毕户、张会芹户;博南新田曹屯杨新武户、杨忠银户共试验种植0.3hm2;2009年又在厂街义路毛学章户试验种植0.12hm2,父母本行比分别为1∶4、1∶5、1∶6。制种产量平均达 106 kg。通过不同方式的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的探索试验,得出最佳栽培组合为父母本行比为1∶5,制种产量最佳。
根据前期试验的结果,2010~2011年我县又在厂街乡岔路村开展规模化杂交油菜制种42户,面积3.45hm2,父母本行比1∶5,该项目正在实施中。
1)我县制种地易于选择,隔离条件好,交通方便。
2)可充分利用自然和劳力资源,有利于提高冬闲田利用率,有效缓解劳力矛盾,提高劳动生产率。
3)提高种子利用率,实现当年制种,当年推广使用的新格局,并可提高种子发芽率。
1)良好隔离,保证纯度。制种地隔离条件、土壤肥力、灌溉条件和制种管理水平等,直接影响着种子的产量、质量。选择隔离条件好,交通方便,土壤肥力高,排灌方便,群众制种积极性高、科技意识强的乡、村进行制种。制种周围2 000m范围内不种植其他十字花科作物,避免外来花粉随昆虫传播,影响制种地种子的纯度。
2)适时整地播种,采用合理行比,提高密度。根据试验,最佳播种期安排在10月20日至11月5日,整地理墒,通过用牛或机械整地后,理墒达到田平、土细、沟直,2m开墒,墒宽1.8m,沟宽0.2m。播种方式为打塘点播和条幅播,父母本行比1∶5;株行距:25cm×30cm;即先打塘5个,种植母本,每塘8~10粒,母本种完后再开沟条幅播父本一幅。父母本都种完后,根据农户田块绘制出农户种植小区图,以便更好的区分父母本及割除父本。
3)合理施肥用水。整地理墒时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 000kg;播种时每亩施复合肥10kg或普钙5kg、尿素3kg、油菜专用肥1袋(1kg)拌混后作种肥,施在播种塘或播种沟中,避免与种子直接接触。盖塘时每亩用200~300kg充分沤熟、未受油菜污染的细农家肥或细土、细沙盖塘。
4)苗期管理。播种当天,喷杀虫、除草药1次,每亩用20g乙草胺加60g敌敌畏喷雾,防草防虫;2~3叶期间苗1~2次,分散留苗3~5株,间出的苗要带出田块,以防混杂;间苗后中耕除草1次;4~5叶期定苗,父本株间距5cm,母本每塘留2株;定苗后,用尿素对水浇施提苗,4叶期亩用尿素10kg,6叶期亩用尿素15kg。每次施肥,父本均增施20%。播种后浸灌1次保全苗,定苗后结合施肥灌水1次,花角期灌水2~3次。
5)加强田间管理。田间管理着重注意出苗后防治跳甲为害;3叶期结合间苗查塘补缺;5叶期及时定苗确保苗齐苗壮;花角期防治蚜虫为害。
6)去杂去劣,割除父本,提高种子质量。去杂去劣是制种质量的关键,是制种工作的生命线。去杂去劣在苗期和抽薹期分别进行。母本拔除杂株、变异株、弱势株,留整齐一致幼苗,有利提高种子纯度;父本拔除杂株、变异株,选留具有父本特征特性的大小一致的幼苗,有利提高授粉率。在母本授粉结束,及时割除父本,并运出制种区外,可提高通风透光性,防止混杂。割除父本既能防止收获时将父本误收入母本中,提高种子纯度,又能改善母本生育环境,提高通风透光性,提高光合作用,增加粒重,同时能防止父本种子的外流,进行再生产种子利用。
7)适时收获。在母本成熟时,即主花序中部角果转为杏黄色、籽粒变为黑色时,统一组织高桩收割,并在高桩上摊晒5~7d后脱粒,做到单打、单收,风干扬净,户主签字,按户现场交种收贮、取样检验,避免机械混杂和人为混杂,确保全部合格种子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