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肉桂药对的组方和配比研究

2011-08-15 00:54:42周长征
药学研究 2011年5期
关键词:交泰肉桂酸组方

周长征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

药对,又称对药,是中医临床用药中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的配伍形式,在方剂配伍中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是古今医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基于药对这种方剂配伍的基本形式,在临床研究中,许多的新方由此而衍生出来。黄连、肉桂是临床常用心肾不交,怔忡无寐之药对,组方为交泰丸。近年来对此研究不断深入,现将其组方原理、历史沿革和配伍比例研究总结如下。

1 黄连-肉桂药对的组方原理和历史沿革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 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味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树皮,味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经闭、痛经。

黄连和肉桂配用治疗心肾不交、怔忡失眠,首见于《韩氏医通》,名见《四科简效方》甲集之交泰丸,处方为:川黄连5钱,肉桂心5分。李时珍曰:黄连、肉桂“一冷一热,一阴一阳,阴阳相济,最得制方之妙,所以有成功而无偏盛之害也。”故若心火偏亢,不能下交于肾,肾阳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心肾不交,怔忡失眠,则肉桂与黄连配用,使阴从阳化,水火相济,心肾交通[1]。

2 黄连-肉桂药对的配伍比例研究

交泰丸原方黄连和肉桂心的比例为10∶1,近几年,研究者通过化学和药效学的方法对二者的配伍比例进行了系统研究。

2.1 化学方法 全世建等[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连和肉桂不同比例配伍后的5种有效成分小檗碱、药根碱、巴马亭、桂皮醛和肉桂酸的质量百分含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黄连含量随着肉桂配伍含量增加,黄连中的生物碱含量比例下降;随着肉桂含量增加,桂皮醛和肉桂酸含量未呈比例上升。同样,周洪雷等[3]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测定黄连、肉桂配伍前后黄连主要生物碱的含量,结果表明,黄连与肉桂配伍后,黄连的各生物碱成分明显下降,按黄连比肉桂(1∶1)计算,配伍后黄连碱下降了61.42%,小檗碱下降了52.59%,巴马亭下降了46.51%,药根碱下降了41.60%。在不同的配伍比例中,肉桂含量越高,黄连各生物碱的含量降低越大。

徐艳春等[4]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黄连配伍肉桂前后肉桂酸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黄连与肉桂配伍后,水煎液中肉桂酸的含量明显下降,在不同的配伍比例中,黄连含量越高,肉桂中肉桂酸的含量降低越大,这可能是因为黄连中的生物碱与肉桂中的酚酸类成分配伍后产生沉淀的结果。同样,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黄连配伍肉桂前后肉桂酸的含量变化,也得到相同的结果[5]。

汪文莱等[6]定量测定黄连配伍肉桂前后氨基酸含量的变化,除色氨酸外的其他大多数氨基酸及总氨酸的含量在二者配伍后的煎出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下降程度与肉桂的比例有关,肉桂比例越大,药对中氨基酸煎出量越低,表明由于肉桂的加入可抑制黄连中氨基酸的煎出量,在黄连:肉桂(2∶1)的比例中,蛋氨酸煎出量较单味黄连增加,胱氨酸煎出量与单味黄连相等。

徐艳春等[7]考察了黄连配伍肉桂前后微量元素的含量,表明黄连与肉桂配伍后某些微量元素含量会下降,且下降程度与肉桂的比例有关。

2.2 药效学方法 季旭明等[8]通过对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对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的药理学研究,探讨交泰丸不同配伍比例的镇静安神作用,结果表明,交泰丸以原方用药黄连与肉桂10∶1比例作用最好,并认为交泰丸组方配伍是合理的。

全世建等[9]探讨了交泰丸组方药物黄连与肉桂的最优配伍比例及不同比例时镇静催眠的有效成分变化,结果交泰丸配伍比例以10∶1为最优,其镇静催眠的成分主要在黄连生物碱,肉桂成分在其中发挥协同作用。全世建等[10]又对交泰丸不同配伍比例的药效学进行了研究,结果交泰丸黄连:肉桂为10∶1时药效最佳,可以显著升高大脑中缝核五羟色胺含量,而肾上原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外周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虽有升高,但不超过正常值。

而郭健等[11]采用观察肾上腺素诱发豚鼠心律失常心电图和测定小鼠自主活动、戊巴比妥钠阈下量协同小鼠睡眠的方法,观察不同配比黄连肉桂煎剂的抗心律失常和镇静安神作用,结果显示,黄连肉桂2∶1组能明显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促进小鼠睡眠。

李莉等[12]研究交泰丸有效部位(黄连提取物、肉桂提取物)不同配比对镇静催眠作用的影响,显示交泰丸不同配比的有效部位组合可明显抑制小鼠的自发活动,协同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黄连和肉桂镇静催眠有效部位的最佳配比为4∶1。王秋[13]观察了交泰丸不同配伍比例的镇静催眠作用,结果发现黄连倍肉桂组成的交泰丸,可明显抑制小鼠的自发活动,协同戊巴比妥纳的催眠作用,作用强于黄连肉桂等量及肉桂倍黄连者。

3 讨论与体会

本文通过对黄连-肉桂药对的组方原理、历史沿革和配伍研究的总结,有利于进一步理解黄连-肉桂药对的配伍规律和作用机制,可以减少盲目性,提高组方水平和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及有效性。

药对是古今医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奥妙的内涵。由于研究单味药难以反映出其在复方中的真实作用,复方中由于药味多,作用关系复杂,对其研究也难以得出准确结论。药对作为药配伍中的雏形,对其研究可以弥补上述研究的不足。因此,有必要对药对发展的历史进程及现代研究进行系统的归纳与认识,更加深入的探究药对的作用规律,科学地指导临床应用。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8:3-39.

[2]全世建,刘妮,王红丹.不同比例配伍对交泰丸有效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1):68-70.

[3]周洪雷,魏璐雪,杨东辉.高效毛细管电泳测定黄连、肉桂配伍前后黄连主要生物碱的含量[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5):308 -310.

[4]徐艳春,魏璐雪,王亚丽.高效液相法测定黄连配伍肉桂前后肉桂酸的含量[J].中国中药杂志,2001,26(1):47-49.

[5]徐艳春,魏璐雪,王亚丽.气相色谱法测定黄连配伍肉桂前后桂皮醛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02,22(1):11-14.

[6]汪文莱,徐艳春,徐寿伟.黄连配伍肉桂前后氨基酸的成分分析与含量测定[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8(2):160 -162.

[7]徐艳春,汪文莱,赵贤芳.黄连配伍肉桂前后微量元素的成分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8(2):145 -147.

[8]季旭明,姜静娴.交泰丸不同配伍比例镇静安神作用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7(3):217 -220.

[9]全世建,张丽君,林杏娥,等.交泰丸最优配伍比例研究[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23(2):28 -29,32.

[10]全世建,林杏娥,刘妮.交泰丸不同配伍比例的药效学研究[J].中药材,2006,29(2):164 -166.

[11]郭健,席时芳,张莉.不同配比黄连肉桂煎剂抗心律失常和镇静安神作用的实验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7):454 -456.

[12]李莉,曾艺玲.古方交泰丸镇静催眠有效部位配比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08,4(10):28 -29.

[13]王秋.交泰丸不同配伍比例镇静催眠作用的药效学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2,20(1):85.

猜你喜欢
交泰肉桂酸组方
Shunxin decoction (顺心组方) improves diastolic function in rats with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induced by abdominal aorta constriction through 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肉桂酸对db/db小鼠肝脏PI3K/AKT/FoxO1信号通路的影响
交泰丸中小檗碱联合cinnamtannin D1的降血糖作用
中成药(2018年12期)2018-12-29 12:25:18
部颁标准中治疗风温中成药的组方规律
中成药(2018年1期)2018-02-02 07:20:22
针灸联合中药组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探讨
基于配体邻菲啰啉和肉桂酸构筑的铜配合物的合成、电化学性质及与DNA的相互作用
交泰宝玺
中华奇石(2016年1期)2016-01-25 14:21:40
合成邻甲氧基肉桂酸的两步法新工艺
交泰丸临床及药理研究述要*
天津中医药(2014年3期)2014-02-11 03:5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