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荻
(湛江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当代竞技武术套路难度动作发展探析
刘 荻
(湛江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为了探析竞技武术套路难度动作的体操化发展特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竞技武术套路难度动作近60年的发展演变进行研究。最后得出:由于武术竞赛规则的不够完善、教练员和运动员认识上的误区,致使难度动作在“难”的发展上,并没有表现出其技击内涵的丰富,甚至在衰减。这种现象应引起我国武术竞赛管理部门的重视。文章并就此给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以供参考。
竞技武术套路 难度动作 发展特征 发展策略
难度动作是一个武术套路的点睛之笔,也是那些喜爱武术、热爱武术的人们关注的焦点,所以对于以“难美”为竞技特点的竞技武术套路来说,难度动作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由于竞赛规则的驱使,我们的难度动作的发展始终在“高、难、美、新”的方向上独步前行,因而造成了当前人们对竞技武术套路太多的非议与诟病。在某种意义上,难度动作的发展代表着当代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成果,所以现在难度动作的所遇到的种种问题,也是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症结的具体体现。
对于武术套路难度动作,从武术套路登上体育竞技场至今也没一个权威的定义。“1973年《全国武术竞赛规则》在‘难度动作’用了括号中的‘跳跃、翻腾、平衡’作为注脚,实际上给难度动作下了定义。”[1]
1957年,新中国将武术套路运动搬上体育比赛的舞台,当时的国家管理部门为了促进武术技术的统一和规范,将流传于北方的查、华、炮、洪、少林等拳术统归类为长拳,流传于南方的各拳种统归类为南拳,各式太极拳归为太极拳。也就是说此后的全国武术比赛拳术则以长拳、南拳、太极拳为主要竞赛项目。当时这种竞赛模式极大地促进了技术动作朝着统一、规范的方向发展,当然也激励了运动员对各种套路的学习与吸纳。然而,初期的武术套路竞赛,难度动作也不外乎我们常见到的腾空飞脚、旋风脚、外摆莲等,而侧空翻就比较鲜见。国家的武术管理部门为了提高竞技武术的观赏性,于是提出了武术套路要向“高、难、美”的发展口号(后来逐渐成为“高、难、美、新”)。
在1974年全国武术比赛上第一次出现了旋子转体、侧空翻转体等动作,旋风脚接跌叉、旋风脚接坐盘等动作已被多数运动员成功完成。到了1977年就有了持器械旋子转体360°接跌叉的难度动作[2]。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跳跃类动作(旋风脚、外摆莲)在空中旋转的角度已达到540°。进入新世纪后,竞技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将运动员的评分分为三项:动作质量(5分)、演练水平(3分)和难度(2分),而赋予难度动作2分,并进行单列评判,主要是为运动员的技能评判提供了一个区分度,但也意味着竞赛对难度动作的重视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因而在客观上也促进了近年来竞技武术难度动作的突飞猛进。各种难度动作在“难”上都有一个质的飞跃,如旋子转体从20世纪90年代的360°到720°、旋风脚从的540°到720°、外摆莲从540°到720°、侧空翻转体从360°到720°。
竞技武术从走上竞技体育的舞台,迄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纵观半个多世纪难度动作的发展,当前它的发展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难性。从前面的论述中,我们知道难度动作的发展是从最初的动作一步一步朝着高难的方向发展的。从旋风脚360°到540°再到720°;从腾空外摆莲360°到540°再到720°;从旋子到旋子转体360°再到旋子转体720°……这些动作是以前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所不敢想象的,同时也体现着难度动作的高难性的发展特征。第二,美观性。当竞技武术的难度动作朝着高难方向发展时,同时要保持着难度动作的美感。比如太极拳的蹬腿,上个世纪的竞赛规则规定:蹬腿的高度是过腰。而现在的竞赛规则对蹬腿的要求则是过肩。再比如连接难度,它是难度动作在结束时连接的一个定势(跌叉、马步、做盘等),这些连接难度动作需要身体在空中高速转动的情况,做到落地稳、动作准,无不体现着长拳“动迅静定”的审美理念。第三,系列性,套路中难度动作的数量呈逐渐增多趋势。现在的竞赛规则,对运动员所完成难度动作的难度和数量都要有一定的加分,而对难度动作在套路中的次数却没有限制。所以,为了获取更多的加分,运动员必然会在套路中增添较多的难度动作,并且这些难度动作往往是以难度组合的方式的出现(即两个或三个难度动作连接在一起),以期给裁判或观众视觉上的冲击,客观上也提高了整个套路的观赏性。
技击是武术运动的本质属性,也是武术套路的精髓。作为套路中的精华——难度动作更离不开技击内涵。因此,要研究武术套路难度动作的发展就必须以技击的眼光来审视。拿旋风脚为例,运动员无论做旋风脚360°,还是540°,甚至720°,仔细观看比赛录像,运动员在空中的摆腿都是一次,只不过运动员腾空的高度高,在空中身体转动的速度快罢了。再比如腾空飞脚,上个世纪70年代全国开始出现了连环飞脚的技术动作,即左右腿在空中摆踢两次。我们说这是武术套路难度动作真正的创新与发展,但现在很少看到运动员做这样的动作或者将连环飞脚发展为连环三飞脚,而是看到了体操中的难度动作(如:后手翻、后空翻、直体后空翻、后空翻转体等)出现在全国武术套路比赛场上。运动员在做这些动作时,并没有赋予其技击内涵,仅仅按体操的要求把上述的动作完成下来,可以看出现在难度动作并没有随难度的增加而赋予其丰富的技击内涵,有些难度动作的技击内涵在淡化,甚至为零。所以,当今难度动作的发展是外表多于内涵,其实质就是体操化发展倾向的表现。
作为武术人,我们希望看到武术技术按其本质规律进行创新与发展,不希望在发展过程出现异化或变质。因为这不但会损害武术的纯粹性,长期下去也会干扰武术套路运动的发展方向。
对于当前竞技武术套路以及难度动作所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竞赛规则是判断技术动作价值与否的标尺,更是难美类项目发展的航标。对于难度动作的发展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在规则完善上我们要从下面几点做起:
确认难度动作以及难度的大小。规则要把能否体现武术攻防内涵作为判断难度动作的原则,根据现行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创新原则:“必须符合武术运动的本质属性和运动规律。”[3]即便我们常见的或者原有的难度动作如果没有体现出武术攻防内涵的话,这样的动作也不属于竞技武术套路的难度动作。举个例子:运动员持刀做侧空翻转体一周,如果运动员仅仅是持刀做出了侧空翻转体一周,我们认为这个动作不属于竞技武术难度动作,而如果运动员在做侧空翻转体一周的同时又做出了扫刀的技术,我们认为这属于竞技武术的难度动作概念的范畴。另外对于动作难度大小的确认,不能根据运动员在空中转体的度数来衡量,而应以体现的技击内涵来衡量。例如:如果运动员做旋风脚720°在空中直摆腿1次,而运动员做旋风脚540°在空中摆踢两次,那么我们就应该认为后者的难度大于前者,那么相应的难度加分自然高于前者。
因此,只有不断丰富动作的技击内涵才是武术套路难度动作的健康发展道路。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体育不搞创新不行,武术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搞创新更不行,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4]。对于竞技武术套路难度动作的创新,我们一直持积极鼓励的态度。创新和发展难度动作,需要我们开阔眼界,向其他同类项目学习,比如体操、技巧、跆拳道、空手道等项目的难度动作,需要注意的是:学习和借鉴不是照抄、照搬,而是对它进行改良,赋予技击内涵,使之符合我们武术的本质属性和运动规律,比如后空翻,在翻转时可以附加下肢的踢摆或上肢的击刺等动作。
对于竞技武术套路,我们希望看到它健康发展,成为世人的精神支柱。对于它的发展策略,我们一定要重内涵,重特点,轻形式,轻外形,切实摆正形式与内涵的关系,确保竞技武术套路永远姓“武”,不姓“舞”[5]。因此,丰富技击内涵应成为当前难度动作发展与创新的主线条。
[1]温 力.武术与武术文化[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2]涂学敏,王明建.武术竞赛规则与武术技术体系的互动机制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5).
[3]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武术套路竞赛规则[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4]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中国武术教程(上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5]栗胜夫.中国武术发展战略[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The Analysis of the Difficult Moves of the Competitive Wushu Routines
Liu Di
(Schoolof Sport Science,Zhanjiang NormalCollege,Zhanjiang Guangdong 524048)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gymnastic features of the competitive Wushu routines,the paper studies the evolution of the Wushu difficult moves in competitive routines which have a history of about 60 years.And a conclusion is reached that Wushu routines have been developed towards a difficulty-oriented direction due to the athletes and coaches'misunderstanding of Wushu routines and such a problem demands enough attention from 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of Wushu.Hence,some strategiesare raised by the paper for people'sfurther reference.
competitive Wushu routine difficult set of moves the charactersof itsdevelopment strategy
G85
A
1004—5643(2011)09—0064—02
刘 荻(1980~),男,讲师。研究方向: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