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若锋
(广东广州增城中学,广东 广州 511300)
试析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安排
邓若锋
(广东广州增城中学,广东 广州 511300)
从体育课运动负荷安排的具体事例提出问题,依据脑科学、心理学、生理学的相关理论,结合体育课教学的实情,分析和探讨在体育课教学中,运动负荷的安排需要考量的4个操作维度:(1)将“运动负荷安排”作为教材内容进行教学;(2)健身运动负荷价值阈是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常态选择;(3)周期性地适度安排较大的运动负荷;(4)教师要“察言观色”对运动负荷进行调控。这对目前体育课教学中运动负荷的安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体育课;运动负荷;安排;操作维度
本文从体育课运动负荷安排的具体事例出发,明确需要讨论的问题,依据一定的理论,结合体育课教学的实情,分析和探讨在体育课教学中如何合理地进行运动负荷的安排。
事件一:1989年9月,笔者施教大学体育课,一次中文系男生班的全校考评课。教材内容是足球教学比赛,由于本班学生喜爱足球(本班有一支足球队),加上又是下午的最后一节课,学生的运动热情很高,全课50分钟,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教学比赛,学生的运动负荷量和强度都比较大。评课小组专家测得其平均心率为153次/分钟,认为运动负荷过大,不适合学生科学锻炼的需要,不予评优。笔者甚为不解,学生如此开心、运动到位的课,其运动负荷安排就不科学吗?
事件二:1999年5月,笔者施教小学体育课,一次全市小学二年级体育教学评比课。教材内容是组合游戏,是上午的最后一节课。由于学生深爱这些与他们生活相符的游戏,一学就会,一会就做,非常投入,非常开心。课结束时学生大汗淋漓,笑容满面,教学目标达成。按理说这是一堂优质课,但评课专家从教学设计和运动量测试结果来分析,说本课运动负荷的安排不科学,达到133次/分钟,与小学二年级学生的生理特征不符。笔者又是不解,这样的运动负荷安排又不科学吗?
事件三:2009年12月,笔者施教高中体育课,一次全市的调研课,内容是排球项目中的正面上手传球的第二次课。由于传球的技术性强,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的示范、讲解、纠错、体验等。评课时专家说其教学目标较好地达成,但测得其平均心率只为118次/分钟。此课什么都好,就是运动负荷太小了,安排不科学。笔者仍然不解,这种技术学习型课,运动量大得了吗?到底运动负荷安排的科学性是什么?
从上述第一例事件开始,笔者便特别关注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安排问题,但在二十多年的大、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经常遇到上述事件的情况。经多年的学习与思考、尝试与实验,笔者认为上述三例事件反映了体育课运动负荷安排中,长期存在困扰体育教师的三个基本问题:
问题一,对体育课运动负荷的价值判断。如事件一,是健身(锻炼身体)所用,还是竞技娱乐(运动快乐刺激)所需。
问题二,运动负荷安排的身体与心理关系。如事件二,学习内容只要与学生的情感相联系,符合他们的需要,就会以十倍的热情和敏锐去获得它,其身心承受力也会相应增大。
问题三,运动负荷安排需要与教学实情相符。如事件三,运动负荷的安排需要考虑教材性质、课的类型、学生特点、课次排序、气候情况、场地器材、学生安全等因素。
面对体育课运动负荷安排如此不尽人意的现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特别是广大一线教师在没有现成答案可依的情况下,如何尽可能地安排好运动负荷,使其朝向科学性的方向发展,首先要懂得一些运动负荷安排的基本科学依据。
体育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有身体练习就得有量和度,量和度的大小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变化。由外部刺激引起身体的变化及为复杂,通常有强化和弱化之分。只有适宜的刺激才会引起身体的强化,才能使其体质增强,否则就是弱化,使体质变弱[1]。现代分子生物学和脑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体在运动时,大脑会分泌出类似吗啡的一种物质脑啡呔,不仅使人产生心情愉快的感觉,还具有防止老化、增强免疫力、提高自然治愈力的功效,同时人的大脑还可以分泌一种毒性荷尔蒙,化学名称叫作去甲肾上腺素,当人产生恐惧、悲伤、焦虑、愤怒等情绪,身体运动过量,身体不适时,这种脑毒素就分泌出来,日积月累,就会影响到体内循环不畅,进而致病。而脑啡呔则是消除和清理去甲肾上腺素这种脑毒素的最好“药物”,只有适宜的身体运动才是产生脑啡呔的最佳途径[2]。脑科学研究证明,体育运动项目中最容易刺激大脑分泌啡呔的是长跑,经常参加长跑的人的脑啡呔分泌高于一般人[3]。由此而知,运动量太小,人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脑啡呔,而运动量过大,就容易产生去甲肾上腺素,只有适宜的身体运动负荷才是锻炼身体(健身)所需要的。
人在身体练习过程中,伴随身体的变化也会引起相应的心理变化。在体育课运动负荷安排中,我们应该思考一个问题,即身体器官是产生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而心理活动又反作用于的人的身体。对于个体的身体运动而言,其身体运动进行过程中的变化与自身的心理紧密相连。科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的身心不是截然分开的,即人类的思想与情绪是身体里的神经细胞内部与神经细胞之间复杂的电流与化学反映的结果,精神分裂症发作的“灵魂出窍”、抑郁患者感觉自己“一文不值”等,都是精神脱离身体所出现的情形和感觉,是脑部电流的化学作用产生了扭曲所致。心与身是如此地紧密相连,息息相关。然而,身心关系是困扰人类的难题之一,由于人身体的微观系统的复杂性,尤其是精神活动的复杂性,这一问题的解决一直收效甚微。但我们大多是在身心合一的情况下来讨论身与心的互相影响的[4]。由此看来,在研究探讨身体运动负荷时,必须要考虑其心理负荷问题,身体运动负荷大小的变化会相应地引起心理的变化,心理的变化会对其身体造成一定影响,如情绪低落,其身体运动能力就会降低;情绪饱满,其身体运动能力就会增强。然而,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对运动负荷的安排,很多人是不考虑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是脱离心理来思考身体问题的,这无凝是体育教学低效率的一个因素。在此,还需说明一点,培养竞技运动员的教学活动,由于性质和目的与针对普通学生的体育教学存在本质的区别,其教学过程中,身体运动相似,但心理活动却大相径庭,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认识。
人在进行身体运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物质。随着身体运动一步一步地展开,身体内各种能量物质的分解与合成也在不断进行着,但由于在身体运动中消耗的能量物质较大,往往要超过恢复的水平,此时的能量物质不能完全恢复,代谢产物也不能完全排除,因为身体欠下了“氧债”。只有在运动后得到恢复,这就出现了运动后的恢复过程。然而,在身体运动结束之后,人体的各器官的机能仍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必须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能逐渐恢复到运动前的状态,这段时间的机能变化称为恢复过程。当剧烈的身体运动停止后,能量的消耗大幅度下降,这时的合成必然超过分解,直至身体恢复彻底[5]。这种不断地大量消耗身体内能量物质,又不断地恢复所形成的超量恢复,对提高人体新适应水平非常有利,但这种新的适应水平是有一定极限的。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其身体发展需要不断变化着的新适应,这种新适应水平状态只有通过较强的刺激,使机体出现能量物质的超量消耗,并进行超量恢复才能形成。因此,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适时的大运动负荷对身心发展是必要的。
当我们进行体育课运动负荷安排时有了一定理论依据,同时已有目前基本形成共识的体育课运动负荷安排需要考虑教学实情因素,即教材性质、课的类型、学生特点、课次排序、气候情况、场地器材、学生安全等[6]。在进行相应的体育课运动负荷安排时,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实际操作。
3.1.1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潜移默化,由浅入深 让学生认识和理解运动负荷的基础上,把身体运动负荷安排与实践相联,并落实到具体的身体练习之中,必须同时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把运动负荷安排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根据不同对象的年龄特点,在选用教学内容时,一定要把新学的内容与学生自己已有知识技能建立必要的联系,使学生觉得学习的内容对自己的意义。在具体操作上,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由只做不讲到浅讲深讲,由易到难,由浅及深,逐步进行,层层推进。
3.1.2 重复,扩展,螺旋式提高 将“运动负荷安排”作为教材内容的教学,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重复应用的问题,运动负荷的安排是学生锻炼身体,科学健身中最基本的问题,适合于各种各样的健身手段,身体运动所用,这就出现了一个重复应用的问题。二是扩展的问题,在如何把运动负荷的安排运用于锻炼身体的健身运动实践中,需要有一个过程,最好采用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思路进行。首先从简单的,典型的入手,要把运动负荷的安排综合运用,不能分开单独地运用。当熟悉一种身体运动的运动负荷安排后,扩展到一类,再扩展到不同性质的身体运动中。三是,螺旋式应用,把“运动负荷安排”贯串于身体运动教材内容之中,同时又可作为单独的体育知识技能教材,但在使用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螺旋式地排列教学内容,这就出现了螺旋式地应用“运动负荷安排”的规律。
健身运动负荷价值阈是最佳效果的运动负荷区域性标准[7]。在分析文献资料和实际应用的基础上,把120 ~ 150次/分作为健身运动的最佳负荷价值阈。在体育教学中,大多数时候的学习和练习活动必须与身体锻炼(健身)价值观相符合。这是一种常态的教学活动,对其运动负荷安排,可以将健身的方法和法则引入其中,将其作为安排运动负荷的操作方法来考量。健身的方法和法则是进行健身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是健身知识技能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这是健身知识技能教材的主线和灵魂。其健身法则(全面性、个别性、意识性、适应性、长期性)和健身方法(重复锻炼法、连续锻炼法、间歇锻炼法、变换锻炼法、巡回锻炼法)直接为健身所用,普遍贯串于健身的身体运动教材之中,又单独作为健身知识教材。在实际教学中,以各种身体运动、营养卫生、生活制度、自然力、心态调节等健身的手段,健身方法和法则,健身效果评价等作为健身知识技能教学的内容,其核心是健身方法和法则,同时也是串联各种各样身体运动内容的主线。在教学中把身体运动的教学与健身方法和法则的教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进行。学生在掌握某种身体运动的技术动作后,便可按一定健身方法和法则进行身体锻炼。以120 ~ 150次/分心率作为健身运动的最佳负荷价值阈,让学生学会使用这一个基本的健身效果评价标准,将体育教学活动与身体锻炼(健身)较好地结合起来。
由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在确保学生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应适当地安排较大的运动量对其身体进行刺激,以便形成新的适应水平状态。现以高中体育教学为例进行说明。现时的高中生一般在15 ~ 19岁之间,从其身心特点来看,每周需要4 ~ 6次中等强度(其最大量的50 ~70%)刺激,1 ~ 2次较大强度(其最大量的80 ~ 100%)刺激,每两周有1次大强度(超过其最大量)的刺激。对于正常的高中生而言,这是一个周期性运动负荷安排,对其身心正常发展,强化体能,增强体质都有积极的作用。在此前提之下,对于每周2次体育课教学来说,我可依据教材性质、课的类型、学生特点、课次排序、气候情况、场地器材、学生安全等基本因素来安排大小不同的运动负荷。对不能安排较大运动负荷的班,可作为课后作业(课余健身作业)布置,让学生自己来完成。
在体育课教学中,对运动负荷的安排有预设和调控两个方面。预设是依据体育课教学中的多个因素进行的分析和综合、判断和推理的思维活动结果,而体育课教学的现场情况千变万化,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控,科学地安排运动负荷。如何完成这一工作,观察和分析学生的身体外表特证,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这就需要教师学会“察颜观色”,从学生体表的脸面色、嘴唇色、手掌色、肌肤色、呼吸、表情、声音等进行观察和分析,从中把握学生的身体状况,从而对运动负荷进行及时的调整。
[ 1 ] 林笑峰.健身教育论[ 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4-151.
[ 2 ](日)春山茂雄.脑内革命[ M ].魏珠恩,译.台北:创意力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6(6):16-36.
[ 3 ] 贾志勇.脑科学与体育运动——脑内麻药物质[ J ].中国学校体育,2006(4):41-42.
[ 4 ] 张学智.中国哲学中身心关系的几种形态[ 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5-14.
[ 5 ] 宋继新.竞技运动学[ 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224-229.
[ 6 ] 王伯英,曲宗湖.体育教学论[ 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160-162.
[ 7 ] 杨文轩然,林笑峰.体育学原理(论著选读)[ 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9):315-327.
G807.0
A
1674-151X(2011)03-117-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3.057
投稿日期:2010-11-09
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06B100)。
邓若锋(1962 ~),中师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