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运会伤害事故的冷思考

2011-08-15 00:52:55金纪东
运动 2011年3期
关键词:伤亡事故伤害事故运动会

金纪东

(苏州市相城区春申中学,江苏 苏州 215143)

中小学校运会伤害事故的冷思考

金纪东

(苏州市相城区春申中学,江苏 苏州 215143)

目前,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学校运动会的理念、项目的设置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一些学校领导及少数教师的观念未及时地转换,在比赛中一旦出现伤害事故,不从本质上寻找原因而是用极端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本文从思想的根源、原因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校运会;伤害事故;措施

新课程理念推广至今,一些地区仍旧将竞技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工作重点,更有甚者干脆草率工作,不作为的现象屡见不鲜。在这种氛围下运动会中伤害事故也就不足为奇。反观历史,在大型体育活动或课堂教学发生伤亡事故后,主管部门(校方)都会采用舍弃的措施,如体操、长跑、铅球、标枪等较具危险性、挑战性的项目都被舍去或干脆停开校运会。但是从体育的特质、学生的未来发展要求等方面来看,“是退而避之,还是进而防之?”这是一个体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1 对退而避之思想根源及危害的剖析

1.1 退而避之的思想根源

从教育部门层面看,其作为教育主管部门,肯定不愿意看到伤亡事故的发生,从表面上看,取消运动会确实能避免运动会上发生伤亡事故,似乎这种措施是有效的,但如果学生的预防意识乃至处理措施差或不得当,在其他的体育活动中同样难逃恶运。如果停止体育活动来避免伤亡事故,反而把学生引向负面,这样的教育只在表面,并非真正的教育;另外在教育主管部门考核中,伤亡事故是一个硬指标,为能更好体现业绩,只能级级控制,而校方在这样的思想导向作用下,无疑也会意从或达成共识。

从社会的层面看,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自实施以来,优生、优育的思想观念不断深入人心,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在子女培养问题上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人们被唯“分数论”的思想观念所侵蚀,自然、体育意识被淡化。

从立法的角度看,教育部曾颁布过相应的法规,由于只是处理在校学生伤害事故的一般性法规,并未对学校体育中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承担问题进行专门的规定。近年来,学校体育中的人身伤害事故日益增多,由此引发的纠纷日益俱增,其影响已经超出了学校教育的范畴,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而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在这种背景下只能取之“避”。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不仅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不幸与痛苦,而且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困惑与不安,给学校管理乃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带来一个新的问题。

1.2 危害性

从学生的发展看,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已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加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的前提下,合理激发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需求,为其提供必要的体质健康服务,无疑是一条提高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必要途径。由此看来,体育活动不仅是青少年的权利,更是义务。“避”的手段从更深层的意义讲,只会使青少年意识上淡化体育锻炼,势必会使体质下降的趋势继续下去。

从学校体育的发展看,我国历来重文轻武再加上应试教育、盲目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导致社会对体育学科的冷漠,学校对体育教育的轻视,中小学体育教育已经到了边缘化的地步。采取“避”之策,无疑会进一步克制学校体育的发展,影响我国素质教育的进程。

从民族的发展看,青少年是国家民族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国家的长盛不衰则要有一批又一批的强者前赴后继,需要有民族尊严,需要有民族精神,要有韧性,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与磨难,这样才会永远站在国际的竞争舞台上勇往直前。反之,这个民族会淡出历史的舞台,将步入灭亡的命运。学校的“避”之策,在思维意识形态上将给学生一个极坏的思想导向,那就是“遇难而避之”,那么学校的育人功能则不能真正体现,也不能培养学生的意识与民族精神。

2 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2.1 体育活动过程中的秩序混乱

良好的秩序是保证体育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防止伤亡事故发生的措施之一。很多中小学因学校场地面积达不到在校学生人均要求,器材缺失,造成在开展体育活动中秩序的混乱。如田径场跑道不合规格,没有看台,四周没有围栏,多班拥挤上课等。又因组织者在组织计划上考虑不周到,学生随意横穿跑道,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2.2 现场急救措施不科学

在重大体育活动中没有伤亡事故处理的预案,造成处理不科学,处理流程不熟练,延误急救处理时间,造成伤亡事故。众多学校中校医对运动损伤的处理一知半解,甚至一概不通,遇事失措。

2.3 对学生身体状况了解缺失

《国家学生体质标准》全面实施以后,绝大部分学校坚持对学生进行一年一度的身体检查,但也流于形式,很难了解到学生健康程度的真实情况,如心脏病、高血压、神经衰弱、贫血等都不能参加激烈的体育活动。但这些详情在这样的体检中是无法得知的,但是有一些学生十分争强好胜,不考虑自己身体状况,一意孤行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

2.4 学生的运动损伤预防和处理知识的欠缺

各种体育比赛的运动量与激烈程度远远要大于普通的体育教学,但是学生的准备活动、放松的意识缺失,这样不但不能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而且容易发生韧带拉伤、肌肉损伤以及关节扭伤;赛后没有进行适当走动就做地休息;没有安排人员对赛后学生的精心照护等。这些都反映出了学生对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知识的欠缺。

2.5 运动会时间安排的不科学

目前,很多学校举办运动会只是任务式,没有从文化角度去认真对待,在短短的1天半左右时间内完成。一些学生参加100米比赛结束后紧跟着200米,800米结束下午再跑1500米;另外,学生的荣誉感非常的强烈。在这种情况下伤害事故的发生看似偶然,却是必然的。

3 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

3.1 加强立法 规范流程

加强学生伤害事故的立法工作是当务之急,以《民法通则》作为我国损害赔偿法的主要渊源,借鉴其他法律的有益做法和经验,尽快制定出我国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明确责任归属;我国的《教育法》《教师法》《体育法》等应进一步完善学校责任及伤害事故认定的相关规则,使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权益都得到保障;多方筹措专项基金和有关保险险种,减轻学校的负担,以解后顾之忧。

3.2 完备硬件 定期维修

学校和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警钟长鸣,预防为先,要严格按照体育教学的要求以及相关法规的规定,完善体育器材与场地,并定期检修,对开展危险性较大的体育项目要加强保护。总之,要防患于未然,将伤害事故尽可能消灭在萌芽状态。

3.3 追踪学生 建立档案

追踪学生,建立档案,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有的学校发生伤亡事故后在班级中对学生进行过调查,但是无功而返,原因是这些私密问题学生不愿意公开。笔者认为应以班主任牵头,从家长入手,进行采访;其次,班主任要建立起学生的生活、学习档案;然后,体育教师要经常和班主任联系,主动获取学生真实的、详细的生长材料。

3.4 强化意识 熟练方法

作为体育教师来说,应该不断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从最基本的做起,如准备活动的方法,体育活动后的放松方法;加强学生技术要领的学习,因为调查中发现有很多伤亡事故是因为方法不得当而造成的;加强安全知识的学习,如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办法、急救的处理流程等。

3.5 科学预案 周密计划

在举办重大的体育活动时应周密计划,学校领导之间要有协调会,对活动中的人员分工要详细,并明确责任,科学预案,要有大局观念,要有预见性,并有相应的、多种处理方案,以免事情发生后手忙脚乱,延误时间。

[ 1 ] 杨艳莉.学校运动会的现状分析与改革探索[ J ].教学与管理,2006(2).

G807.2

A

1674-151X(2011)03-049-02

投稿日期:2010-11-22

金纪东(1976~),中学一级,本科。研究方向:中小学体育教学。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3.021

猜你喜欢
伤亡事故伤害事故运动会
从陕西省司法案件数据看学生伤害事故预防的关键点
教书育人(2020年11期)2020-11-26 06:00:18
清管收球作业伤亡事故模型及安全等级模糊综合评价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机电安全(2020年11期)2020-07-21 01:28:48
春季运动会
幼儿画刊(2018年5期)2018-06-05 02:17:09
发达国家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春季运动会
小小艺术家(2017年1期)2017-05-31 21:51:11
get Shopty!我们的运动会
Coco薇(2016年7期)2016-06-28 02:20:38
通过数据分析触电伤亡事故的原因
安全(2014年11期)2014-02-27 06:25:08
亮相台反思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案例剖析
体育师友(2011年2期)2011-03-20 15:29:33
工程施工活动中人身伤亡事故案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