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
(山西医科大学体育教学部,山西太原030001)
短棍3段教学实验初探
高明
(山西医科大学体育教学部,山西太原030001)
2009年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召开了“《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的学校教学指导方案研究”工作会议。会议确定了以《长拳》、《剑术》、《短棍》、《趣味武术》为主的学校试验项目。笔者承担短棍华北组3段实验教学任务。实验通过短棍教学设计与实施,对短棍组织与教学方法、拓展内容、教学进度、考核评价等方面提出建议,为短棍教学提出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短棍教学教学设计拓展内容教学进度
2009年6月,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召开了“《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的学校教学指导方案研究”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确定了以《长拳》、《剑术》、《短棍》、《趣味武术》为主的学校试验项目。同时也拉开了学校武术改革的大幕。在2009年8月开封培训完毕后,短棍华北组3段试验点放在太原市第三中学。试验对于确定教学进度,拓展知识确认等相关教学事宜非常重要。
选择了太原市第三中学初中二年级的男女混合班61人为试验对象进行试验。在实验前试验对象未学习过武术。
2.1 试验进度的设计思路
试验共安排课时8个,考虑到学生在学习3段之前没有接触过短棍,所以安排1课时的熟悉过程,其中包括基本的握棍和运棍方法,以及短棍的基础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之后的2个课时(第2、第3课时)学习3段的前6动。这样安排的思路是加快教学进度,为之后的对打挤出时间。第4、第5课时,学习3段后6动。完成单练的教学。第6、第7课时进行对练的教学,复习。第8课时进行考试。
2.2 教案的设计思路
2.2.1 组织与教学方法的设计思路
在组织授课时,首先考虑的是学生在持握短棍时会有意外的伤害。比如在整队集合时,将短棍置于肩上,无意伤到背后的同学,教师在讲解动作时,跟着模仿伤害到身边的同学等。所以,在组织时做到:(1)全班在拿放棍时分组或者排队拿放,减少争抢或者人多时无意的伤害;(2)在集合或者散开的过程中,都要手持把段,梢端指向地面拖辊行进。不能随意舞弄短棍;(3)讲解动作时,所有的学生不得模仿练习,手持短棍拄地听讲。只有在教师下达散开口令并站定后方可进行练习。
在教学方法上,首先强调动作的规格、起止点、路径等要素。然后在同学们基本掌握之后,介绍动作的攻防含义和适用的攻防情景(拆招)。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提高对动作的认识程度。这需要:(1)讲解动作规格。由完整示范和分解动作讲解组成,着重强调下肢规格和上肢路线;(2)演示动作攻防含义。需要先创设应用的情景,例如有人持短棍弓步戳我腹部,我该怎么做?可以用手中的短棍裹、压、点等动作防守,在这里主要介绍裹。这样有两个明显的好处: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知道攻防含义有一种成就感;二是在介绍前面动作的时候可以提到后面的动作,为后面动作的讲授创造有利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进教学进度的发展。
2.2.2 拓展内容的设计与安排思路
拓展内容主要有两大块:一是单人技法的拓展。主要包括对短棍运行的身法、眼法、步法等的详细推敲和介绍。身法主要是贴身走棍;眼法是表现短棍攻防的风向标,“眼无神,拳无魂”,注意单人的表现力;步法要稳,随着对方的攻击和防守调整重心。二是双人对练的方法拓展。主要包括二人对距离的控制,节奏的把握,安全位置的选择等。对距离的控制首先表现在二人步伐大小的一致性上,一大一小肯定会造成距离的变化,感到别扭;节奏的把握主要靠“攻”者,而在对练中攻防角色不断转化,要求“攻”者赶“防”者。这样节奏能基本控制。不会出现防者已经摆好的架势,攻者还没到位的尴尬局面;安全位置的选择有两种:一是器械达不到的地方;二是贴紧身体的地方。所以,要想安全就要寻求这两种地方,第一种太远不能对打,第二种适合对打的展开且观赏性强,有利于培养勇敢的心理素质。
2.3 考试的设计与安排
考试分两组,一组考单练,一组考对练,由抽签决定。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就会单练、对练同样重视,不会偏颇。
试验后的教学效果明显。具体表现在:(1)考试时学生能够较好的完成单练与对练套路。61位同学只有3名同学出现漏接、串接动作的情况(有录像)。(2)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原因是学生在对练中能够体会到方法(打上、打下)的选择和技法(换把变招)的选择,且对练两人要求要有一定的默契。下面就3段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总结如下:
3.1 教学进度安排
由于在试验前学生并没有接触过短棍,所以在学习初难度较大,具体表现在运棍时双手的松紧变化上,基本在刚开始的时候双手都是紧握棍体,造成一定的学习困难。建议在安排进度时,开始安排最多8个动作的教学(第三、第四课时),然后逐次递增。在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完成3段教学。原因是在前6动的教学中会逐个介绍后6动的动作,所以,后面的动作教学就可以加快进行,类似于复习前6动的攻防含义。
3.2 短棍技法教学特点
3.2.1 纪律及场地要求
在初中短棍的教学当中应当注意根据中学生的体质以及生理心理特点来进行教学,由于初中生活波好动,个性张扬,在进行教学时学生的纪律是一个问题,由于器械教学带有一定的危险性,这需要我们在每次上课前都需要强调纪律。
在进行试验课时,学生人数达到60人的班级对场地要求较为严格,需要注意学生练习时的前后左右距离,一般尽可能要达到两个短棍长度的距离。
3.2.2 教学要求
在教学时,要求学生在每个动作停留一定的时间,形成动力定型,使学生对每一个单一动作的方向角度、力量控制有一定的认识和感悟,例如:刺棍时要求刺出的棍地面与水平,假想刺到对方的胸口,另外,初次接触武术的学生有时会对武术的步型产生一些混乱,需在上课时加入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标准化的步型教学,以免学生对短棍套路练习中的重心转换,步型更替产生不解。
在教学中要注意一定的口令,可以把一个招式分为几个动作,并给每一动作附以口令,例如在短棍二段的教学中,只有12个招式,可以把其分为20多个分解动作。
在对打练习中可以让学生先练熟对打动作,进行重复演练,再进行隔空对打练习,经过一节课的磨合后,可以进行实质接触练习,由于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对短棍对打时产生的声响有一定的兴趣,可以在教学时以两棍接触时发出的声响作为对短棍对打动作整齐划一的标准,在教师进行辅导时,可选择几组练习水平比较好的学生进行演示,以提高其他学生的兴趣,也是对学生练习效果的一种充分肯定。
在教学中的前几节课时,可以把套路中的一些动作抽调出来当作热身练习,还可把短棍中比较复杂的换把、倒手动作补充到练习当中,对于短棍中比较吸引学生的舞花戳棍、背棍等动作可以多讲解多练习,提高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可以进行分组比照练习,让学生们进行自我评价,他人评价,教师也给予评价,在这样的教学体系下提高学生对动作的理解以及掌握的熟练程度。
在教学时由于学生人数较多,需要做正面、背面、侧面示范,可以把学生按照场地分为四个部分,在每一部分做示范讲解,使后排的学生能清晰的看到教师的动作。
学生在学习短棍时,容易出现棍与身体远离的现象。这种现象会导致动作散乱、不紧凑。克服这种现象教学中应注意:(1)准备活动中多安排基本动作的练习,如戳、裹、盖、击等。(2)在做基本动作时,强调动作的幅度,只有放长了动作,才能使棍贴到身体上。放长动作不仅仅是结束动作,更重要的是过程动作,这就要求教师要分解基本动作进行练习。
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出现下肢动作不到位的现象。这是由于在集体练习时,单个动作保持时间较长,如果下肢动作做得低,会出现酸、麻等肌肉困乏感觉,不由自主就会站直双腿,以减轻负担。由于下肢到位是决定武术练习负荷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必须强调下肢的规格。在复习中强调效果良好,因为在复习时,教师相对的语言提示较少,能够连贯做动作。所以,解决下肢规格问题,养成良好习惯在复习中应多予以强调。
建议在对武术段位的考核时加入理论文化的学习,并分配一定的课程时间,对教学比赛理论功力(身体素质)等方面进行考核。在教学时根据短棍的特点,在拿取存放时有一定的要求,可以自备一直径半米左右的塑料桶将短棍放入其中。
通过这次短棍的试验课教学,笔者认为8个课时的教学时间对于初中生熟练掌握短棍三段的套路是充足的,但是对于对打练习在练习时间上还尚有欠缺。在考试时安排3-5人为宜。
学生对这种形式(打练结合)的武术比较感兴趣。能满足学生“试试”武术的心理。同时对自己学的武术有一种认同(能对练)感。而这样形式的武术更适合于拓展武术的格斗理论,例如避实击虚、声东击西等。
[1]杨丽,陈静.武术段位制在中小学实施的教学反馈调查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0(8).
[2]司幸伟.武术段位制对中小学武术教学发展的影响[J].搏击·武术科学,2010(4).
[3]宋朝华,郭西魁.蒋莎西安高校武术段位制短棍四段教学实验研究[J].科技信息,2010(3).
[4]中国武术段位制编写组编.中国武术段位制理论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
[5]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组编.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短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The Experiment Study of 3 Dan Stick Teaching
Gao Ming
(P.E.Department of Shanxi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Taiyuan Shanxi 030001)
In the year 2009,Wushu Institute of The State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s held a meeting of the school teaching direction of"Chinese Wushu Duan System Series Textbook".The meeting has determined that"Chang Quan ","Fencing","Stick","The interesting Wushu for schools"as the test items.The experiment studies the teaching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to Stick,tries to offer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stick teaching,th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progress,evaluation,to find some new ideasand theoretical evidencesfor Stick teaching.
Stick teachingTeaching designDevelopment contentTeaching progress
G85
A
1004—5643(2011)06—0079—02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子课题,编号:1354SS09043C1。
高明(1981~),男,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武术教学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