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禅悦倾向探究苏轼诗文豁达之根源

2011-08-15 00:42南阳理工学院教育学院河南南阳473000
名作欣赏 2011年12期
关键词:佛学禅宗黄州

⊙郭 青[南阳理工学院教育学院, 河南 南阳 473000]

从禅悦倾向探究苏轼诗文豁达之根源

⊙郭 青[南阳理工学院教育学院, 河南 南阳 473000]

苏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他的诗文豪放豁达,他的身上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元素,其中佛学思想是影响苏轼诗文豁达的主要原因。本文就从儒家忠君爱国思想、佛学“追求自性”的思想、道家无欲无念的思想三个层面来分析苏轼诗文豁达的根源,这一切又都建立在他对生活的热情之上。

禅悦倾向 豁达 苏轼

苏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是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他的诗、词、文、书、画任何一项,都足以冠绝当时、泽被后世。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对苏轼这样评价:“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苏轼这样一个文化巨人,在中国文学史乃至文化史上,无疑都占有着相当崇高的地位。更重要的是,苏轼身上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元素。在他的诗文中,禅悦倾向随处可见,而他对佛语的使用,更是随手可拈,应用自如。佛学思想对苏轼诗文深有影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有人说这种思想让这位学子思想消沉,对人生悲观自怜。其实不然。如果从佛学角度来深入地剖析,就会发现,正是禅悦倾向造就了这位学者更为旷达、超脱的品质。

一、苏轼作为中华民族的集大成者,早期儒家忠君爱国思想根深蒂固

孔子先生创立的儒家思想在古代成为正统思想,它影响着一代代的读书人,苏轼作为儒家思想的接受者,其对待人生的态度,也就和儒家思想的发展有某些相似之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释道三家,以及三家的融合。苏轼先是吸收儒家治平思想,重实用之学,不为无用之空言,提出有为而作。苏轼十分赞赏杜甫的诗作,及他“一饭未尝忘君”、“造次不忘于君”的儒家忠君爱国思想。早期所写的《黄牛庙》即以“不服箱”、“庙前行客拜且舞,击鼓吹箫屠白羊”的高高在上的黄牛神与“苦硗确”、“两角磨崖四蹄湿”、“青刍半束长苦饥”的“山下耕牛”作比较。“不服箱”的黄牛喻在上者,“山下耕牛”喻辛劳的劳动人民,表达了他对后者的怜悯之情和对前者的讽刺。

再如《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当时苏轼任密州太守,写这首词时三十九岁,却自称“老夫”,特别耐人寻味。“为报”句写出太守与人民的亲切关系和颇为自负的豪情。下阕抒写为国效力的愿望。从熙宁三年到七年,辽和西夏数次南侵,北宋政府割地赔银,丧权辱国,令许多有气节之士义愤难平。故苏轼借出猎的豪兴,将深隐心中的夙愿和盘托出。这首词前段写打猎的场面,有声有色。后段从打猎引申到“射天狼”,表现出作者抗击敌人的壮志和决心。全篇充满了豪迈的气概。由此可见苏轼早期的理想与抱负。

二、虽然一生命运多舛,但佛学“追求自性”的思想仍在其诗文中占主导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士家庭,父亲苏洵,由发愤读书而入仕,他受父亲影响,走上了同样的道路,年轻时“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仁宗嘉二年(1057),二十一岁时考取进士,开始了他一生坎坷的仕宦生涯。苏轼初入仕途,正是北宋政治与社会危机开始暴露、士大夫改革呼声日益高涨的时代,他也迅即卷入了这一浪潮。在嘉六年的对策中,他就发表过改革弊政的议论,对政治改革取比较温和的态度,因此,当王安石推行新法,从变更政治、经济制度入手实行改革时,他与欧阳修等一大批文人一起站在反对新法的立场上,因而卷入了上层政治冲突。在王安石执政期间,苏轼主动要求外放,先通判杭州,后又做过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知州。熙宁九年(1076)王安石变法失败,元丰二年,正在湖州任职的苏轼突然被逮捕下狱,罪名是在诗文中攻击朝廷的新法,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后苏轼虽经营救出狱,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精神上却因这一场卑鄙的文字狱受到沉重打击。后仍因政局动荡,一再遭贬,由于长期流放的折磨,加上长途跋涉的艰辛,一病不起。于1101年,卒于常州,时年64岁。苏轼在北宋中期多年的政治斗争和权力倾轧中,一直扮演着一种奇怪的角色。正如他的侍妾朝云说他“一肚皮不合时宜”(费衮《梁溪漫志》)。

贬谪黄州可以说是苏轼生命的转折点,虽然在这之前他也曾接触过佛学。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后,与老庄哲学、魏晋玄学融合,其特点是“我心即佛,佛即我心”,倡导心下顿悟,即无需选择山林寺庙趺坐修行。由于它的方法比较灵活方便,所以为历代文人乐于接受。苏轼学佛如同白居易,思想较为驳杂,阅读的佛经也较多,早在二十六岁时,苏轼就写出“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和子由渑池怀旧》)。这样充满人生空漠感的诗句,暗合了禅宗的空观境界。但苏轼真正开始大量接触佛学是在黄州。佛教叫人向善,追求执著,自性境界吸引着世人,面对迫害,苏轼有一种审美式的视死如归,这与他的禅学修养有很大的关系。在他看来,禅学有一种肯定人生的积极意义。就是在黄州期间,他自号东坡居士,彷徨于山水,在老庄及佛禅中寻求解脱,也可以说是在他绝望的时候,佛学理化了他的哀愁和痛楚。离开黄州时,苏轼经过庐山,在东林寺拜访了常总禅师,苏轼颇有所悟,作偈一首:“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此后,随着苏轼在政治及仕途上的连遭波折,不断徙移于东南各州,他开始对人生的虚幻有更深的体会。也就更多地将佛典禅语作为诗文的素材,诗句“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觉一念逾新罗”中“新罗国”是《景德传灯录》中的一个典故,“坐觉一念逾新罗”意指人的意念瞬间就可以想到很远的地方。而“但应此心无所住,造物虽驶如吾何”诗句,则化自《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苏诗中不仅常见到直接出自佛经的梦、幻、泡、影、露、电、浮沤、浮云、微尘等象征虚幻不实的意象,而且有不少他自己创造性描写的转瞬即逝的自然现象或心理现象。如《百步洪》中关于急流轻舟的一连串博喻:“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其快速迅疾令人眼花缭乱,由时间的短暂而自然转向人生的无常,而“飞电”的比喻本有极虚幻的性质。因而,在苏轼表现个人内心世界的诗歌中,始终贯穿着一个鲜明的禅学主题,即人生如梦,虚幻不实。这一主题,在“乌台诗案”后他贬谪黄州的作品中更加突出,特别是在词中,他不断低吟着“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西江月·黄州中秋》),“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这正暗合了禅宗的自性空灵。

三、融儒佛道三家于一体,解读于山水之间,造就其诗文风格明快、豁达豪爽

苏轼每到一个贬戍的地方,就放开胸怀,尽情走进深山,走下河滩,面对山川美景,游历奇花异草,真正做到了清心澄碧,旷达胸怀,也在山水间寻求解脱。禅宗思想强调“人生如梦,烦恼亦是虚妄,勘破诸法皆妄,便能获得真正解脱”。他正是用禅宗精神来弥合人生与自己的感性存在之间的分裂,意识到人生虚幻,从而游戏人生,以嬉笑怒骂的态度来消解缓和内心的痛苦。在他感叹人世如梦的时候,也表达了他的洒脱。“所遇孰非梦,事过吾何求。”他以禅宗的“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认为一切都应顺乎自然,以求得个人心灵的平静。因而当种种不幸袭来之时,他都以一种旷达的宏观心理来对待,把这一切视为世间万物流转变化中的短暂现象;并在人生中寻求美好的、可以令人自慰的东西。譬如他被贬到当时为远恶之地的岭南时,吟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到密州任太守时,密州连年灾荒。身为太守的苏轼,也只能到郊外采枸杞、甘菊充饥。苏轼为此做了一篇《后杞菊赋》肯定地回答聊以充饥的杞菊好吃。苏轼食杞菊而甘之如饴,体悟到了“无往不乐,游于物外”,达到了禅宗的高境了。

禅宗教人观察不洁净之物,以抑制内心欲望的扩张,排除烦恼欲望的困扰,获得一种从世俗中脱身的喜悦;只留下内在的、纯净的、自然的、适意的乐趣。如果人达到了无欲无念、无喜无忧的无上境界,就获得澄澈透明的智慧。苏轼自己认为文学创作者唯有像参禅一样,澄怀静心谛观万物,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创作心境,表达出精深的意境。苏轼曾感叹地说:“我能够在众人惊奇的目光中,走着坎坷人生路,就是因为这股流淌心中的曹溪清泉。”这股清泉正是来自他对大自然的热爱,来自对生活的热情。如《新城道中》: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

这里所写的都是寻常景象,但染上作者主观上的愉悦心情,一切都变得善解人意,谐趣而快乐。熙宁六年(1073)二月,苏轼前往富阳、新城等地视察春耕。雨过天晴,准备外出的人,心情为之振奋。在诗人心目中,是东风有情,故意吹走了阴云,吹断了雨声。走在路上,远远望去,白云给山头戴上了一顶絮帽;旭日初生,红里泛黄,如一面铜锣挂在树梢。桃花伸出篱外向人露出笑脸,清澈的溪水映出了袅袅垂柳,好一派令人心旷神怡的仲春田野风光。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非凡的想象力,高超的比喻手法,特别是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无情之物以有情,写出了乡村风景的清新活泼,同时也透露了作者无比兴奋欢快的心情。事实上,苏轼并未在禅宗思想那里找到真正的归宿,他对禅宗常常采用一种实用主义的态度,真正能帮助苏轼摆脱困惑和痛苦、体验到人生自由的不是禅学,而是文学创作,他的那些或庄或谐的富有禅意的文字本身,才使他感受到一种真正的生命欣悦。

由此可见,苏轼始终未脱根尘,始终保持着生活的热情,才使得他的诗在旷达诙谐之外别具一番咏叹的情调。人只要有正常的欲望,只要心地清明,不为欲望所迷,同样无碍禅境。出淤泥而不染,是学佛者的高境。苏轼就是这样,随缘放旷,超脱达观,寄托理想与浮云之间,这是一种更为广阔的理想,大自然是我的,整个世界是我的,我可以随心所欲,随意驰骋,直心无畏地迈向形而上的人生至境。

[1]《宋词三百首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2]袁行霈主编[M].《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五编)宋代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阮延俊.《苏轼诗与禅之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 者:郭 青,南阳理工学院教育学院教授。

编 辑:钱 丛 E-mail:qiancong0818@126.com

猜你喜欢
佛学禅宗黄州
杨优秀
禅宗软件
灵 山
浣溪沙·游黄州遗爱湖
与高中诸学友聚会黄州
落叶禅
佛教禅宗究竟是如何诞生的
浅析儒释文化融合对石恪绘画的影响
苦厄的修行
佛学认知下的音乐表演理论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