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镣铐跳舞:鲍西娅形象新论

2011-08-15 00:42成良臣四川文理学院中文系四川达州635000
名作欣赏 2011年33期
关键词:人文主义莎士比亚时代

⊙成良臣 成 立[四川文理学院中文系, 四川 达州 635000]

英国著名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在其戏剧创作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其中《威尼斯商人》(以下简称《威》剧)中的鲍西娅尤为耀眼。历代学者、教科书、研究文章都对她大加赞美,可谓一片赞扬之声。但是,我们仔细阅读文本,对这一形象作进一步的深入透析,就会发现,在这一人物身上有诸多问题值得商榷,本文力图从文本入手,对这一形象作新的解读。

一、学界评论:肯定有加,赞美之声不绝 到目前为止,在大量的莎剧研究成果中,对鲍西娅这一形象的确是大加褒扬,几乎很难见到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学界普遍认为,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新女性的典型,并赋予其诸多优美的品质以及出众的智慧与才能。石璞教授所著《欧美文学史》中称鲍西娅“是莎士比亚创造的文艺复兴时代新女性中最富于生命力的人物”①;陈应祥先生主编的《外国文学史》,评价鲍西娅是“人文主义新女性的典型”②;张良村等编写的《世界文学》中,高度赞美“鲍西娅是《威尼斯商人》中一个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她不但对爱情有独特的见解,而且才智超群,在众多人对夏洛克的割肉要求无可奈何时,她假扮法官,一举击败夏洛克,伸张了正义”③;刘念兹等主编的《外国文学简编》也称其为“新女性”,且“具有人文主义的婚姻观,并为此积极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认为“鲍西娅的才智不只表现在为个人爱情而斗争方面,而尤其表现在她勇敢而巧妙地参加社会活动,解决了‘堂堂须眉’都解决不了的难题方面”④;甚至有人认为,《威》剧中“,女性处于主动、中心地位,而男性则处于被动、服从地位,因而打破了父权中心,解构了父权社会对妇女的界定,指明了莎士比亚的女权主义倾向”⑤。

总之,学界不少人认为,鲍西娅不但是智慧的化身,而且是个性鲜明的人物典型,她既是文艺复兴时代的智慧女神,又是一个血肉丰满的女中英杰。她通体都闪耀着妇女觉醒的时代精神的火花。她从历来女人只是生儿育女的机器,是拜倒在丈夫脚下的管家婆这种非独立的人格中独立了起来,并参与到了社会活动中去,成了女性觉醒的先锋人物。

但笔者认为,尽管莎士比亚不惜笔墨地对其笔下的女主人公进行刻意的描绘,赋予她种种优秀的特质,使她金光闪烁,美丽动人。但细细品味,冷静思考,又感觉到这一美好的形象落入虚空,感觉到剧中的鲍西娅更多的是作者理想中的鲍西娅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鲍西娅。

鲍西娅在完成作者所赋予的历史使命的一系列行动中,看似轻松自然,十分顺畅,事半功倍,但实际上却是戴着镣铐跳舞,无可奈何而为之,甚至有时是打肿脸充胖子,而且使读者在领略、分享其胜利的喜悦中,顿生出一种酸湿的异味。

二“、三匣择婚”说明了什么 “三匣择婚”是《威》剧的两大故事之一。它是表现鲍西娅爱情观、婚姻观的文本基础。在这段故事里面,通过鲍西娅对多个求婚者(选匣者)的评判,表现了她在爱情婚姻上的一些进步思想,如爱情婚姻不以金钱、权势为基础。但有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对封建的包办婚姻,即以父母做主的婚姻,却一点没有突破,甚或可以说,仍然是言听计从,不敢越雷池半步(不论是言语上,还是行动上皆如此),最多也只是发发怨气而已。这一点,从她在剧中的几段对白中,清晰可见。

“上帝保佑不要落在这两个人手里。”⑥(祈求上帝帮助)

“要是没有人愿意照我父亲的遗命把我娶去,那么,即使活到一千岁,也只好终身不嫁。”(听从父命的坚决)

“讲到选择这一件事,我到并不单单凭信一双善于挑剔的少女的眼睛;而且我的命运由抽签决定,自己也没有任意取舍的权力。”(对父命没有任何反对的意愿,不要说积极斗争,连意愿也没有)

“哎,都是些无聊的世俗礼法,使人们不能享受他们合法的权利。”(有一点怨气,但还没达到怒的程度)

“我既不能选择我意中的人,又不能拒绝我所憎厌的人;一个活着的女儿的意志却要被一个死了的父亲的遗嘱所钳制……不能选择,也不能拒绝,不是叫人太难堪了吗。”(表示出不满,但很无奈)

同时,在择婚的问题上,巴萨尼奥选中匣子,的确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完全是作者的有意安排。试想,在他之前,先后有六位求婚者,包括贵族、伯爵、公爵、亲王等等,他们居然没有一个选中,除非他们都是傻瓜。所以我认为鲍西娅是凭着运气,在作者的荫护下得到了意中人,而不是通过积极斗争,努力争取得到的,这是一桩典型的运气婚姻。作者用机缘巧合来成就这段婚姻,使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实际上表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和进步的婚姻观。因此,鲍西娅和巴萨尼奥的结合,并不是自主爱情的胜利,而是作者人文主义爱情理想的胜利。鲍西娅在这个过程中,充当的仍然是封建包办婚姻履行者的角色。她只能服从父命,听天由命,无力冲破封建包办婚姻的罗网,甚或可以说,没有冲破这一罗网的任何表示。由此,笔者认为,鲍西娅在争取婚姻自主、爱情自由上,并没有多大作为,在这一点上,比起莎氏笔下的其他女性如朱丽叶、苔丝德蒙娜等都要逊色得多。

三、女扮男装上法庭意味着什么

在《威》剧中,法庭斗争一场,十分精彩,是表现鲍西娅聪明能干、大智大勇的文本基础,也是无数评论者对她大加肯定、着力赞美之所在。有人认为,在办案过程中,“她从容不迫,断案如神,以借约只规定割肉,未规定流血为理由,出其不意,一举挫败自以为稳操胜券的夏洛克,把一起十分棘手的诉讼解决得干净利落,无懈可击”⑦,林亚光先生据此认为“鲍西娅的机智和才干大大超过了男子”⑧,石璞教授也认为“她的智慧和能力真是一般男子所不及”⑨。由此“,智慧女神“”女中英杰”的美誉便落到了她的身上。然而,在她闪光形象的背后,使我们仿佛又看到了女性人生的沉重和悲哀。鲍西娅作为优秀的社会人,不能堂而皇之地进入法庭办案,而要靠女扮男装,这又是多么的可悲。也就是说,鲍西娅在法庭斗争中,无论表现得多么聪明机智,精明能干,都是在女扮男装的前提下表现出来的。在她的身上裹着一个男人的外壳,是戴着男人的面具,以男人的身份参加到社会活动中的,是以男人的名义去说话、行事。在这里,鲍西娅这个女性仍然是男权中心主义的体现者。假设她不女扮男装,能有法庭上那精彩的表演吗?答案很明确,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因此,笔者认为,鲍西娅在法庭上表现出的大智大勇,带有理想化的色彩,是作者的一厢情愿,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是不真实的,是作者人文主义思想映照在剧中人物身上的一道光环。

实际上这种男权中心意识,在鲍西娅的爱情婚姻观念中,也有所反映。在“三匣择婚”时,巴萨尼奥选中后,鲍西娅成为其夫人时,有一段她与巴萨尼奥的对白可以说明。

“她有一颗柔顺的心灵,愿意把它奉献给您,听从您的指导,把您当作她的主人,她的统治者和她的君王。”

“我自己以及我所有的一切,现在都要变成您的所有了;刚才我还拥有着这一座华丽的大厦,我的仆人都听从着我的指挥,我是支配我自己的女王,可是在现在,这屋子,这些仆人和这一个我都是属于您的了。”

这些看似爱情的表白,委实体现出男权中心主义的话语,由此可以想到,由性别差异引起的性别歧视,即使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女性长期以来作为男性的附庸是没多少选择权可以超出其主观人格的低谷。这是女性的悲哀。鲍西娅女扮男装上法庭也是如此。

四、鲍西娅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新女性典型的质疑

所谓人物“有血有肉”,应该强调其真实性,也就是说,要以真实为基础。人物不真实,缺乏生活基础,就不能说她(或他)“有血有肉”,或“血肉丰满”。

同样,所谓“人物典型”,必须具备形成典型人物的具体生活环境,没有这样一个环境,典型人物就会落入虚空,无法存在。

以此观之,鲍西娅作为一个新女性典型就存在这些问题。从剧中对这一人物的介绍来看,她的背景,除介绍她是一位富家小姐外,并无其他。她与周围的关系,除了一个女仆尼莉莎外,也无其他。在笔者看来,她好像是一个独来独往的人物。她与社会、与时代没有多大联系,也不曾受到时代思潮的任何影响。她的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观念从何而来?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还是从她头脑中自个儿产生出来的呢?因此,笔者认为鲍西娅这一人物的塑造缺少生活基础,带有很大的虚幻性。她不是一个典型人物,而是作者理想的化身,更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新女性形象。

五、时代生活的烙印——新旧交替时代所使然

我们知道,欧洲16世纪至17世纪,是中世纪的末期,也就是封建社会走向衰亡、资本主义开始产生的时期,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莎士比亚的创作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进行的。因此,剧中人物鲍西娅的思想、生活和行为必然受到时代的制约,体现时代的特征。具体而言,当时封建统治虽然濒于衰亡,但其意识形态,尤其是封建伦理道德,并不是在一夜之间就消亡殆尽。因此,尽管鲍西娅在爱情婚姻上已经有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但根深蒂固的封建婚姻制度和旧的传统道德都是她无法冲破的。男权中心的文化机制也是她无力改变的。这无论是当时的社会舆论还是个体人物本身都无法超越,甚或在鲍西娅看来还是天经地义的。所以,鲍西娅压根儿就没想到,不服从父命自主择婚。其实很简单,鲍西娅不用选匣择婚,自己爱谁就择谁也就罢了。但她不能这样做,这就是人物的历史局限性。同样,她既然十分聪明能干,所谓“大智大勇”,又何必女扮男装呢?直接上法庭断案不就行了吗?但这是不可能的。这也是时代历史所局限,因为在当时,女性还没有这样的地位。因此,鲍西娅只能女扮男装,才能完成作者赋予她的使命。实际上,女扮男装的背后,仍然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这是男权中心时代的产物。

六、作家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因素

如前所论,鲍西娅这一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局限性,除了与时代社会有关外,还与作家的创作思想有关。也即与作家创作中的现实主义态度有关系。莎士比亚虽然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作家,但在他的创作中却表现出很浓重的现实主义因素。他在《哈姆莱特》中,借人物之口谈到过戏剧的目的,“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它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⑩。也就是文艺创作的目的,是反映自然,反映时代,反映现实生活。笔者认为,这正是他现实主义创作观的表白。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观直接影响了鲍西娅这一人物的塑造。莎士比亚从主观上是要把她塑造成一个具有人文主义新思想的新女性典型,因此在剧中用了很多的笔墨来突出她作为优秀女性的诸多特质,但是在具体描写中又不能违背客观现实、超越时代作纯理想的描写,这就很自然使其笔下的人物带有很多局限性,但只有这样,才是真实的莎士比亚。

综上,我认为,鲍西亚这一形象的塑造,既体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也体现了作者创作上的现实主义精神。鲍西娅只是作者理想中的鲍西娅,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鲍西娅。不过,这一美好理想形象的塑造却给了后代女性解救以启迪与鼓舞。

① 石璞.欧美文学史(上)[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272.

② 陈应祥.外国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84.

③ 张良村等.世界文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82.

④ 刘念兹等.欧美文学简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92.

⑤ 黎会华.从《威尼斯商人》的女性人物塑造看莎士比亚的女权主义倾向[J].浙江师大学报,2003,(02):23.

⑥ 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外国剧作选(2)[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有关《威尼斯商人》小说引文均出自此书,不再另注)

⑦ 二十四所高等院校.外国文学史(2)[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65.

⑧ 林亚光.简明外国文学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149.

⑨ 石璞.欧美文学史(上)[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273.

⑩ 莎士比亚.哈姆莱特(第三幕第二场).外国戏剧选(2)[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281.

猜你喜欢
人文主义莎士比亚时代
莎士比亚(素描)
西方文论关键词:后人文主义
莎士比亚与普希金的《鲍里斯·戈都诺夫》
人格权位置之合理性分析
e时代
e时代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e时代
台湾地区莎士比亚研究的一点启发与反思——读《从纯真年代到理论年代:检视国内莎士比亚研究的硕博士论文》一文有感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选译3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