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的写实 深沉的忧思——向本贵近期小说创作述评

2011-08-15 00:54王迅
文艺论坛 2011年5期
关键词:作家小说

■王迅

湖南著名作家向本贵,作为“文学湘军”老将,是近年来为数不多的至今仍保持旺盛创作生命力的作家之一。在我的印象中,向本贵是一个朴实的写作者,对文学抱有一股来自内心的敬畏感。尽管他小说创作颇丰,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为人低调,写作扎实,是他一向的人生姿态与创作取向。向本贵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家。他出生在湖南沅陵官庄,沅陵的社会生活、风俗民情自然成为他前期创作的主要叙事资源,创作风格上呈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域风情。但从他近期发表的一批小说来看,另一种文本似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忽略的存在。他的思考不仅富于本土性和民族性,而且有一种内在的穿越人性的力量,但对人性的表达却不是那种常规的表层观察,而是力图开掘出一种民族根性,用鲁迅的话说,就是抵达一种“灵魂的深”。由此我认定,向本贵是一个严肃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小说关注底层,体恤民众,试图揭示我们整个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以及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复杂性。然而,在艺术上,向本贵的写作并不追逐时尚,把玩西方现代技法,而是崇尚朴素与平和的作风,他的叙事手法基本属于传统的路数,彰显出淡然的叙事风度。但平淡不等于平常,更不是平庸,在某种程度上,平淡的文字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审美张力,凝聚着作家深层的艺术思考。

在近期创作中,向本贵把审美视点从乡村转移到城市,其观照对象虽然还是来自农村,但作为生活在城市底层的农民工,其文化身份显然已经改变。面对这个处于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在叙述姿态上,作者显示出极大的诚度与深切的担忧。短篇小说《青山怀抱的山岗》《广西文学》2009年第8期)写一个流落他乡的北方青年的爱情信仰。尽管主人公刘启明社会地位卑微,但他的内心却存有对真爱的渴求,而且显得那么执拗。从动机看,刘启明对爱的追求,并非功利心态使然,也非身体欲望的骚动,而是源于内心对善的追索,以及对身处苦难边缘的生命的拯救。同时作者通过对刘启明对小吃店女工伍年秀的跟踪、追求到痴迷整个过程的叙述,塑造了一个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打工妹形象。文字中弥漫着忧伤与哀怨,但更多的是一种生存的痛感羼杂其间。伍年秀在生活中极端地苛扣自己,甚至以卖身为手段挽救重病的母亲,而这又直接导致了刘启明爱情梦想的幻灭。其中的悲剧性意味显示出作家对底层深切的人文关怀和体恤之情。

这种深切的体恤之情贯穿在向本贵的一系列小说中,是其近期创作的主要情感取向。中篇小说《千家桥》(《青春》2009年第5期)便是其中的代表作。在这个小说中,作者把审美视点直接对准城市的最底层民众,这个群体来自乡村,但又不能称之为农民工。因为他们的劳动属于分散作业的个体行为。为了摆脱贫困,他们来到城市以拾垃圾为生。对于这样的群体,城市没有赋予他们合法的地位,于是,他们只能生存于城市的夹缝中,其文化身份和处境与流浪的吉普赛人极其相似,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都极不稳定,处于暧昧和悬置的状态。小说的男主人公刘楚金自小失去父母,靠姐姐刘楚玉在外打工完成了高中学业,并顺利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为了争得学费,他决定在暑假进城看望姐姐,并寻求短期打工挣钱的机会。在目睹姐姐艰苦的生活环境,以及劳动的低级与不堪后,刘楚金不忍姐姐受苦,决定放弃学业。但在姐姐的鼓励和坚持下,刘楚金终于同意与姐姐共同劳动以争取学费。作者通过几个场景,细致而真实地呈现了拾垃圾者灰色的生活状态与窘迫的生存现实。像刘楚玉这样的打工者,微薄的收入显然无以承担租住房子的费用,他们只能在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千家桥开辟生存空间。刘楚玉们搭棚而居,设施简陋不说,他们还要时时提防城管部门的盘查,甚至会遭到驱赶。此外,小说还通过刘楚玉姐弟收购废品的具体场景,展现出身份的卑微所导致的生存处境的尴尬。他们经常被怀疑成小偷,并受到轻蔑、歧视和无礼的对待。可贵的是,在叙事中,向本贵没有简单地强调外在因素所造成的苦难,其笔锋直抵灵魂,拷问良心。小说通过田大为这个表面和善而内里阴险的人物形象,展现出一种黑暗与卑劣的人性存在,并以人性之恶之不可侧,反衬出刘楚玉们的勤劳、善良,及其生存环境的险恶,同时也表达了作家对底层民众生存现实的深切忧虑。

在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坛,以下岗工人为题材的小说早已屡见不鲜。这些作品大都反映下岗工人失业后所面临的物质上的困境,以及他们精神上的失落与迷茫。作家的叙述基调是悲观的,作品仅仅是呈现了生活的现在时态,而没有看到生活中暗藏的潜在生机,也就未能给人指引出路。向本贵的中篇小说《生活如歌》(《广州文艺》2009年4期)同样以下岗工人为审美观照对象,但作者显然并不满足于对现实的如实描摹,而是试图在反映下岗职工困境的同时,为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实方案。男主人公王道明与其妻子刘素菊在企业改制中同时下岗了,但恰恰在这个时候祸不单行,妻子摔成下半身残疾。由此,他们一家的生计自然成了问题。但值得庆幸的是,王道明在绝境中获得好心人的援助,掌握了制作清香可口的茶卤蛋的祖传秘方,以摆摊维系一家三口的生计。更打动人的是,王道明对身患残疾的妻子给予无微不至的照料,他每天外出摆摊都要带上刘素菊,在招揽生意的同时陪她聊天,照料她的日常起居。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王道明都称得上一个模范丈夫。但作者没有剥除人物可能有的情欲状态,他洞察到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性,紧接着就以细腻的笔触进入人物情感空间的打探。此时,王道明意外接到初恋情人李爱媛的电话,于是,平静的内心在回忆中变得波澜四起,当晚就迫不及待地与之约会。然而,在李爱媛狂热的“攻击”下,王道明虽有怜香惜玉的念头,但还是坚守住了自己的本分。两个曾经相恋的人十多年之后的一场约会,本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场景,作家似乎可以荡开笔墨大肆渲染,但这显然不在向本贵的审美视野之内。从这里似乎可以见出,不同年代出生的作家在细节处理上的艺术分野。在“新生代”或者更年轻的一代作家那里,这个本可大肆挥霍叙事能量的空间,在向本贵的叙事中却以简短的一段对话打发了。从这种处理方式可以看出,与共和国一并成长起来的那一代作家在对待情感问题上的态度是严肃的,知识分子的道义和良知始终是他们相当看重的精神原则。在这一代作家的叙述中,男主人公的力比多没有释放的空间。他们必须坚守道义,所以王道明摆脱情感纠缠的办法,就是把烹饪茶卤蛋的祖传秘方传授给李爱媛,让李爱媛一家自力更生,独立创业,走出困境。这篇小说着力反映下岗待业者的生活,以及他们如何寻求生存出路的整个过程,不仅表现出一个作家的社会关怀意识,也照见了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作家所独有的叙事立场和审美视野。

中篇小说《冰血中的玫瑰》(《广西文学》2010年第7期,后被《小说月报》2010年第4期增刊选载)的叙述中,作者成功塑造了当代农村妇女刘珍珠的形象。在丈夫病逝后,生计成了她和儿子要面对的头等大事。刘珍珠和其他农民工一样,还是选择了城市。她的工作是为经贸局看守大门,但事实上她每天要做的事情远远不止守守大门这么简单和轻松,而是严重地超负荷工作:办公室的清洁卫生,烧开水,清除冰渣,包扎水管,与歹徒搏斗……为了让儿子正常读书,她只能忍辱负重,倍受生活的煎熬。而这种生活之“重”的呈现,在作者的叙事中,并不是对事物的表象的陈述,而是通过陌生化的手法和细致的心理刻画传达出来的。在这个人物身上,我们可以隐约看到刘姥姥和阿Q的影子,事实上也映照出我们整个民族的灵魂。对人物心理的深度开掘显然是这篇小说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在写人物时,作者始终跟踪人物的心灵轨迹,完全以一个传统的中国农村妇女的眼光去打量人物灵魂的复杂性。刘珍珠身份卑微,却总爱与人争吵,为了宠物狗到处屙屎屙尿的事,甚至与单位领导的夫人大骂开来。但考虑到年底的奖金和自己的贫困现状,她只能无奈地一再忍耐和妥协。更有意味的是,作者通过刘珍珠对空调的新奇感受,以及她把自己的现实处境与乡下的农民进行比照,表达了人物文化身份的转变引起的思考。在刘珍珠的意识中乡下农民是无法见到局长这样和县长一样级别的大官的,而她几乎可以天天见到。作品透过农村妇女的视角,深刻揭示了人物意识中潜藏的等级观念,不仅表达了作家对底层生命的深切体恤,同时也折射出传统农民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对传统乡村文化观念与民族心理结构的反思,使向本贵的叙事深入到社会文化心理的潜在层面。这部作品以生存于都市的当代农民对乡村的回望视角,呈现了作者对民族现代化的忧思。而这种纵深层面的文化忧思所凸显的知识分子情怀,也正是当下文学写作中所缺少的一种思维品质。

向本贵的小说侧重于从宏观上把握社会和时代的变化,以“城”与“乡”的双重视角,去揭示由这种变化给人类生存所造成的精神困境,并以此照亮几千年以来我们民族的内在根性。短篇小说《两个老人和一丘水田》(《广西文学》2008年第10期,后被《小说月报》2009年第1期选载)叙述的是在中国城市化进程正如火如荼推进的今天,依然留守并渴望耕种田地的两个老农的故事。尽管他们的下一代由农村陆续逃往城市,享受现代性带来的丰裕的物质生活。但在刘道全们看来,“那可是两脚挂在半空中”。然而种田却可以治病,甚至可以延长人的生命,当然这种古老的农耕神话也消除了两个老人二十年的隔阂,缝缀那根治于传统农耕文明的心灵创伤。由结缘到解怨,皆由那丘水田。其实,这是一种很真实很淳朴的传统农民情结。作者把人物放到城乡交叉的视角中进行透视,从而检视出隐藏在农民灵魂深处的认识迷障。他们对城市化无法理解,甚至带有某种抵制的心态。中国宏伟的城市化战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显然,农民需要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黄灿灿的谷子。如今,也许农民的这种对土地的固守已经远远超出了吃饱肚子等物质方面的范畴,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依然是一种解不开的农民式的乡土情结,一种典型而本质的农民精神,而且深深地刻印在老一代农民的心坎里。无疑,向本贵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极有价值的命题,那就是中国的城市化在如何地逐渐向农村逼近,现代意识如何才能真正地深入九亿农民的意识之中。换句话说,中国的城市化战略的实施,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仅仅依靠城市的工业化从而向乡村无限度地延伸和扩展,还是远远不够的。要真正地实现城市化、现代化,必须首先实现人的城市化、现代化。只有具备现代意识的人,才能有力地推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向本贵的深刻之处,在于他看到了这一严峻而沉重的现实,于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具有现代意味的文学命题:如何实现人本身的现代化问题。无疑,这是一个极具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命题。在艺术上,作者借用了意象化的手法,小说中水田、谷子、篱笆等作为文化符号,无不洋溢着象征的意味。在客观冷静的叙述中,那丘稻穗飘香的水田间,隐藏着作者对民族未来的深切的忧患意识。

短篇小说《两个老人和一丘水田》从文化的层面向我们昭示出深刻的道理:要实现中国的城市化、现代化,从根本上说必先实现人本身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又主要体现在世界观的不断改造与更新,说到底,关乎着国民的思想观念觉醒与否。中篇小说《道禹治水》(《广西文学》2011年第6期)就表明,有些地方不顾环境的恶化而一味追求G D P的增长所造成的民生问题,以及政府资源的大量浪费,确实让我们触目惊心。在这个小说中,作者把焦点放在维稳办主任伍道禹对上访事件的处理上。在任期间,为了个人的升迁,伍道禹曾昧着良心想尽办法阻止宋守刚就工厂排污问题的上访行动。而退任后,当实地考察宋守刚所在的村庄,发现排污问题给村民造成的惨痛悲剧后,伍道禹终于良心发现,下定决心为民做主。他不但不阻止村民的上访,反而为之出谋划策。在他们的坚持下,工厂半夜排污的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作者的笔触颇含锋芒,对现实问题的揭露相当尖锐,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力。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尽管这个小说对现实问题的抨击表现出作者令人钦佩的现实主义胆魄,但我认为,在小说作为虚构艺术的意义上说,这篇小说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还是过于直接,难免有图解社会问题之嫌。人物似乎也缺少一定的心理深度和精神含量,这直接导致了叙事艺术张力的缺失。尽管如此,相对与那些主流的“歌德派”小说而言,向本贵的叙事显示出忧愤的品性,内蕴着直击人心的力度,充分展示了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胸襟。

猜你喜欢
作家小说
作家的画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作家潞潞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
明代围棋与小说
我是怎样开始写小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