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案例

2011-08-15 00:43朱博文
群文天地 2011年8期
关键词:因变量个案结论

■朱博文

选择案例我们需要有多方面的注意,尤其是对个案的选择。笔者在选择个案时,需要根据了解的个案的材料的丰富程度以及是否切合自己研究的主题。

案例研究,主体便是案例,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案例呢?对于如何选择案例我有下面一些看法。

我们知道,案例研究方法是探索难于从所处情境中分离出来的现象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适用于对单个或者少量的个案进行研究。在进行研究时,我们针对的主体主要是这个个案或者几个个案,要从这些案例中无论是检验理论、创造理论、辨识前提条件或者检验前提条件的重要性、解释具有内在重要性,这都要求我们所选择的案例资料一定要丰富的资料或者是我们有能力从这些案例中获取丰富的资料。在我看来,是否能够拥有丰富的资料是如何选择案例的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因为在很多时候,我们能够获得怎样的丰富的资料就决定了我们能做什么样的研究。

如果我们对于案例所获得的资料越多,那么我们就能从这些案例中知道越多的东西,我们从这些案例中所看到的问题也就越多,能回答别人的问题也就越多。这样,从这些案例中所得到的资料也就越能佐证自己的观点或者结论,对于其他读者也会更有说服性。同时从案例中得出来的结论的误差也就越少。

举个例子来说,张紧跟老师的《非正式政治:一个草根NGO的行动策略——以广州业主委员会联谊会筹备委员会为例》,这篇文章中,张紧跟老师只选取了一个个案:广州业主委员会联谊会筹备委员会,之所以选择这个案例重要的原因便在于张紧跟老师对于这个个案的资料非常的熟悉,同时能够获取资料的渠道也很多。这些资料的获得便意味着作者能够深入的了解到这个非政府组织是如何行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的,这对于作者想要说明的问题便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正如范埃弗拉所说:“如果研究者想要利用过程追踪法来推断或者检验理论,选择资料丰富的案例就尤其合适,因为过程追踪需要大量的资料”。

如果我们不仅拥有很多个个案,而且每个个案都有渠道能够获取很丰富的资料的话,那么我们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就要注意选择自变量和因变量或者条件变量在案例间差异较大的案例以及那些适合进行案例间进行受控比较的案例。

由于自变量和因变量或者条件变量差异较大,而且案例间适合进行受控比较。那么在研究这些案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对这些案例进行受控比较,在比较中我们就会发现这些案例之所以产生差异的原因,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如果所选择的案例类型都差不多的话,我们就很难知道因变量对自变量究竟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或者说无法找出其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

我们也可以选择那些和某些理论所讲述的不一样的案例。有时候很多学者用某些理论研究过相同的主体,可是当我们在碰到同一主体时,却发现先前学者研究所得到的结论在这个主体上根本不适应或者正好相反,而对于这个案例我们又能够很容易通过渠道得到很丰富的资料,那么这对于我们检验某种理论或者丰富某种理论以及证伪某种理论便有很重要的意义。不过选择这种案例的前提是我们对于类似案例的研究以及这些研究中理论的应用都非常的熟悉,哪些学者做了相关研究、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我们都有所了解。所以我们在做某项研究之前一定要对其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深入的了解,在碰到案例时我们便能够及时的进行甄别,这不仅有利于我们对案例的选择,而且对我们研究案例时问题的提出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我们在选择案例的时候最好尽量不要选自己是案例中成员的案例。虽然说选择这样的案例的话对于资料的获得是非常方便的,由于自己是其中的成员,所以不管是对于个人的访谈还是对档案资料的获得都很容易,但是选择这样的案例的话由于研究者自身的关系就会很容易对研究结论产生影响。由于自己身在其中,也许会有自己独到的体会,但是也很容易把自己独到的体会放入研究结论中,这样对研究的公正性与客观性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另外,在如何选择案例时我们最好选择具有典型背景特征的案例以及与当前政策情况相似的案例或者具有内在重要性的案例和适合进行重复检验的案例等适合于自己研究的案例。虽然对于如何选择案例有很多不同的标准,但是正如范埃弗拉所说:“如何选择案例有两个根本性的标准:第一便是要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研究目的的案例,其次是要选择最有利于操作的案例,使得检验力度和检验数量最大化。最好的案例选择可以允许我们花最小的精力获得最强力度的检验(对确定性和独特性语言的检验)”。

[1]张紧跟,庄文嘉.非正式政治:一个草根NGO的行动策略——以/2州业主委员会联谊会筹备委员会为例.社会学,2008(2).

[2]张静.社会学论文写作指南[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斯蒂芬·范埃弗拉(美).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陈琪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因变量个案结论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调整有限因变量混合模型在药物经济学健康效用量表映射中的运用
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
谈谈如何讲解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精心设计课堂 走进学生胸膛
结论
惊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