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宏 (空军航空大学社科系 吉林长春 130000)
早在《礼记•李运》中就曾说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句话充分的说明食色性对人的重要性。但笔者在这里只讲“饮食”,不讲“男女”。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所以中国聪明的祖先从一开始就很注重饮食。尤其是火的发现,使人类进一步体验到食物的美好;再加上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即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陆地面积广大,就更有利于发挥老祖宗在饮食方面的聪明才智了。因此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也同样孕育和包含着丰富、渊博的中华饮食文化。笔者认为,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可以用三个字概括:全、和、意,现阐述如下。
“全”,有两层含义,即“色香味俱全”和“人器境皆佳”。
中国的菜肴讲究色香味俱全,即色泽要光亮润泽,让人一瞥就食欲大增;香味,或浓香扑鼻,或淡淡而持久不散;味道要越品越美,越尝越鲜,久久难忘。
我们日常喜爱的家常菜锅包肉就是“色香味”的典型代表。那令人赏心悦目、晶莹剔透甚至是流光溢彩的番茄色,配上浓厚、香甜的肉香味,可以说是令人垂涎欲滴;夹起一块,放在口中,细细咀嚼,甜软酥嫩的口感令你回味不已,久久难忘。
中国人吃饭,不仅要吃得香,而且心情还要舒畅。因此,吃饭时对人员、环境甚至器皿的选择都是讲究颇多的。
首先,人要志同道合,和气相生。
其次,环境要整洁雅致,富有情趣。
最后,器具要实用、大方,符合就餐环境,或高雅,或素朴,或富有特色。因此,早在中国的古诗词中就有“葡萄美酒夜光杯”,“金樽清酒斗十千”的千古名句。
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可以说是中国人宴饮中讲究“人器境皆佳”的绝好说明。“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这些优美的描写让人情不自禁的联想到主客宴饮那种和谐美好、酣畅淋漓的快乐场面。
“和”,有三层含义,即“和合而欢”、“五味调和”和“阴阳调和”。
古人说:“饮食所以合欢也”。所以,“和”的第一层含义就是“和合而欢”。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人口众多,风俗文化异彩纷呈,但终能完整、和谐的统一在一起。从文化角度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是一个讲究和谐、和平的邦国,不搞分裂、不搞种族歧视。
早在春秋时代,孔子就提出了儒家的经典思想“仁”,提出“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故曰“仁者,人也。”(礼记•中庸)而“仁”的本意是“爱人”,即做人要有一种博大的同情心和爱心,对待别人要像对待自己那样去处处呵护,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才能称其为“人”。试问这样对待他人或他国的礼仪之邦怎能不和谐、不和平呢?
所以,如果把 “仁”的思想引申到中国的饮食文化上,我们就理解了为什么中国人喜聚不喜散,喜欢志同道合的亲朋好友坐在一起热火朝天的吃啊、喝啊、聊啊的深层文化原因了。因此,“和合而欢”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
在日常饮食中,中国人是很注重食品的色香味的。尤其是其中的“味”,为了调出上好的味道来,哪怕烹饪的方法会导致一部分营养的流失也在所不惜。因此,在中华饮食中,“五味调和”的理念古已有之。
中国重视调味,最早可追溯到皇帝时期。这一时期的人们开始煮海水制盐,从此,中国人的食物滋味开始鲜美起来。到春秋战国时期,茱萸、桂皮、姜、葱等植物性调味品就已经被广泛应用,而人工制作的调味品醋、酱也出现了。
当然,“五味调和”还要讲究烹饪技法、选料、刀工和火候,只有这诸多因素合理巧妙的搭配才会调和出鲜美的味道。比如,就选料而言,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发现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禽畜其肉质的老、嫩、滋味各不相同。而在高级宴会上往往专门选用羔、犊、小猪等肉质细嫩的家畜,制作不同的食品。
中国人在一起吃饭,除了讲究和谐欢快的人际氛围,还更讲究营养的搭配,这就是“和”的第三层含义,即“阴阳调和”。
阴阳学说起源于中国古老的典籍《易经》,主要是为了探讨和解释宇宙起源的问题。阴、阳指两种宇宙势力或原理,阳代表阳性、主动、热、明、干、刚等等;阴代表阴性、被动、冷、暗、温、柔等;阴阳两种势力互相作用衍生了宇宙的一切。因此,古人认为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即使饮食也不例外,并且阴阳调和的理念也成为了中医和养生的主导思想。
在我们日常饮食中,阴阳调和的理念最鲜明的体现就是荤素搭配。而善于养生之人还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调整阴性阳性食物的比例。比如愿意上火的人要少吃牛羊肉,因为牛羊肉热量大,是典型阳性食物的代表,过量食用会使人内火更盛。再如,体寒气虚之人在吃水果时要少吃西瓜,可以多吃点桂圆,原因就在于西瓜属阴性水果,寒气大,所以西瓜汁是夏天解暑的佳饮;而桂圆则属阳性水果,有很好补气提神的作用。
总之,阴阳调和的理念在我们日常饮食中无处不在。而它的科学性早已被国人认证,并逐渐渗入到了国际饮食行业中。
意,即意蕴丰富,源远流长。
中华饮食中,很多特色佳肴都有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意蕴,比如东坡肉、麻婆豆腐、油炸桧、大救驾、狗不理包子等等,这些食品的名字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说。而在名目、种类繁多的中华饮食系列中,历史最悠久、意蕴最丰富、和人们日常饮食关系最密切的要算“饺子”了。
“饺子”,原名交子。顾名思义,它是中国人在除夕之夜子时左右的必备佳肴,意指除旧迎新、新旧交替。就其外观而言,形似金元宝,因此在佳节时品用,有恭喜发财、财源广进等祝福之意。千百年来,饺子丰富的含义和其鲜美的味道,一直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甚至是一些来中国旅游的老外也一定要品尝一下中国的饺子才不虚此行。
再如,俗语“上车饺子,下车面”也有其丰富的含义。“上车饺子”是为了祝愿亲朋好友一路顺风,即顺脚;“下车面”,是为了让来到的亲朋好友长长久久,并希望他们长久的留在这里,表达了主人殷切、热情的待客之意。
唐代,作为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发展的最高峰,其饮食文化也内蕴丰富、名目繁多,拿其著名的“烧尾宴”为例。《旧唐书•苏瑰传》载:“公卿大臣初拜官者,例许献食,名曰烧尾。”也就是说烧尾宴是新官宴请同僚或大臣进献皇帝而举办的宴会,其名取“鲤鱼跳龙门”被火灼烧成龙之意。如果没有一定的中华文化底蕴,是无法理解该宴会的丰富内涵的。
中华民族泱泱大国,其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令古今中外文化人士醉心臆想。笔者在本文中虽只提及的是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但也可“窥一斑而见全豹”,即中华饮食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和历史的悠久性也正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特点。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全面推进,中国越来越需要世界对其的了解、支持和帮助,而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是这一切的关键和基础。笔者在本文中对中国饮食文化内涵的高度概括,希望能为想要了解中国以及中国文化的有识之士带来一点启示,并打开一扇方便之门;其中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