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山东省栖霞市方山远古石砌龙和龙图腾

2011-08-15 00:47杨长青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山东济南250000
大众文艺 2011年5期
关键词:方山石龙祭坛

杨长青 (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山东济南 250000)

探秘山东省栖霞市方山远古石砌龙和龙图腾

杨长青 (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山东济南 250000)

山东省栖霞市方山上的积石堆整体构成了一座巨大的石龙阵,石龙保存之完好,规模之庞大,内涵之丰富,这在中国足以旷古绝今,世所仅存,可谓千古奇观。本文是第一次向外披露方山神秘的面纱。

石砌龙;龙图腾;旸谷;羲仲;石龙阵

方山是我国远古东方祭天的中心,方山上的祭祀建筑群是中国远古祭天文化和龙图腾文化的巅峰之作。方山山形似龟,传统认为龟本身就是宇宙的天然模型,背像天,腹像地,足则像连接天地的维、柱,这样方山自己就成为一个小宇宙。方山祭祀建筑群规模宏大,设计精妙,玄机四伏,完全按照天庭紫微垣的格局设计建造,符合太一行九宫的模式。尤其山上各方还用石块堆砌成几十条几十米到近百米长的巨龙,形成了巨龙遨游太空的壮观景象。在方山西南部的中心还有一条可以分辨出是“男”还是“女”的龙,更是亘古未见。对照史籍推测,方山祭祀建筑群应是尧帝的天文官,太阳神羲和的儿子,东方神、春分神羲仲所建,建造年代可以与山下杨家圈古遗址相印证为公元前2873年左右。现在本文仅就方山上的石砌龙造型和龙图腾进行专门论述,是第一次向外披露方山神秘的面纱,只代表个人观点,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方山位于山东省胶东半岛的中心点上,在栖霞市西南11公里处。方山四面几乎都是悬崖绝壁,但山顶却是一望无际的“山上平原”,因山方而平故曰方山。方山的神奇之处在于其顶部约四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大量远古的石砌龙﹑祭坛和石墙。

方山上的石砌龙一般在开始时有一个较大的圆形或方形石堆,中间一般有一个圆石环,在方形或圆形石堆后是弯弯曲曲的非常有规律的石块堆垒而成的长石堆,石堆隐没穿行于草丛中,让人一看就是龙的形象。最有代表性形体最大也最壮观的为31号,它的南面有一个高近1.5米,直径11米的圆形祭坛,祭坛中心有一个用巨石垒成的直径约3米的石环,那是龙的眼睛。圆形祭坛的西部有一组弯曲的石堆是龙角,南部也有一组弯曲向前的石堆,应是龙嘴和龙须,圆形祭坛向后有一条长约90米宽5—10米的曲折蜿蜒的长石堆是龙身,龙身周围的石堆应为龙的四肢,不太明显。31号龙所处的位置非常特别,是在方山龟甲的东北方单独向前面山谷突出的一块平台上,也就是一只象征天地之间维、柱的龟腿上,外围有石墙保护,石墙外还有一块不小的平台,站在平台向前看,远处谷地风光一览无遗,让人有海阔天空之感。31号龙的头部那个巨大的圆形祭坛和它中心的石环恰好构成了玉璧形象,因玉璧形似天盖,用以祭天。当巫师站在这处祭坛上祭天时,正好可以表达乘龙登天,遨游四海的寓意。而且巫师在祭坛的中心圆环内(龙眼里)祭祀时,龙的身体正好与巫师合成人首龙身,这不正是始祖伏羲人首龙身的形象吗?因而此龙应该是代表伏羲的形象,所以形体才如此巨大,位置如此独特,才能够与太阳相匹配,可以印证这是太昊氏的祭天圣地。若是清晨在日出之时站在31号龙的龙首祭坛上,可以观看旭日东升,要是在龙西向东观看,立刻就可以看到苍龙戏珠的千古奇观,所以此龙是专门为迎日祭天而设,更突出了龙的神圣。联想到方山的祭祀建筑群是祭祀太阳神所建,建造者是东方神、春分神羲仲,而羲仲所居之地叫“旸谷”,那么这条龙下面的那条山谷不就是传说中的“旸谷”吗?它和方山东部盆地相连,构成一个巨大的谷地,盆地东南高岗正是杨家圈古遗址,所以这才是真正的“旸谷”。其它号称“旸谷”的地方根本就没有发现远古大规模的祭祀天地日月的建筑群,没有它就没有称作“旸谷”的资格,否则就不符合羲仲为尧帝天文官的身份。

62号龙位于方山西南部东西第2大道和南北第6大道交汇点的西边,它在方山所有石砌龙中是最有特色的,龙长约有21米,最宽处有2.7米,高约1米,由大大小小的石块堆砌而成,头西尾东,头北有双角,身体盘绕,俯伏于草丛中,神态惟妙惟肖。与周围的景色完美的融为一体。联想到《栖霞县志》中方山十景有“龙街月色”,何为龙街?你看到这卧在路边的龙,这不就是龙街吗?说明很早以前就有人称这些石堆为龙了。

62号石龙做的非常精细,它的西端为一个圆形的头,头的北面还有两组向北延伸的石砌龙角。龙身的中心向后可以辨认的还有23个用石头垒成的环,整个龙就是依着这些环而修建的,当然由于游人多年来搬动过龙身上的石块,到底有几个石环已不容易分辨了。整个龙身弯弯曲曲向北延伸,末了,就是尾巴也做的惟妙惟肖,由小石头弯曲垒成,若隐若现于草丛中。龙身体表面的石块就是龙鳞了,龙鳞摆放的很有规律性。龙身前面弯曲处有向外突出的石堆,或许是龙的四肢所在。虽然龙的四肢特征不太明显,但更能表现出龙那灵动的、蜿蜒盘曲的形体。62号石龙还有一处与其它石龙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的中心偏后,距龙首约13米处有一块突出的高1.3米,宽0.68米的大石块。这块石块,与方山上的石块大多呈黑色不同,它呈灰豆绿色,有土黄色外皮,显然是从地下挖出,从远处搬来的。而且非常明显,它是有意立在这里的,因为它的下面有单独的一个圆形大石堆包裹着它的根部,十分牢固。这块石块非常像男根,它也大致是龙根所在地,联想到在杨家圈龙山文化底层中发现的那件陶祖,那么它就是一根男性生殖器的形象。也就是说这是远古人类生殖崇拜的地方,而且崇拜的还是龙的生殖器官,并且还做成人的男根形状,你一看绝对会深刻理解中国人为什么叫龙的传人的真正含义,这可是一个旷古的绝世之谜。五千年后我们依旧能够看出一条龙是“男”,还是“女”,而且还拟人化的运用了人类的男根,这在中国各大遗址中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这也是中国目前发现古代所有的龙中唯一一条能看出性别的龙。它预示着子孙万代生生不息、万古绵延,可以证明此地是古人生殖崇拜的圣地。

在方山南北11号大路北部是编号66号的龙有90米那么长,东北部平台为龙头,西北部为龙身。龙头中间偏东有龙眼,东部有龙角,平台北部龙嘴中部有一行长石块代表龙牙,龙头南接龙身,龙身较瘦,它颈部略向西身体又折向西北蜿蜒穿行于密林之中,与山西陶寺遗址距今4500年的彩绘蟠龙纹陶盘中龙的形象相仿佛。龙嘴下还有一泓清泉,环境异常清幽。

方山上编号10号、32号、37号、56号的龙都有50—60米那么长,而且各具特色。方山就是一座被众多巨龙守护的神山,是龙的世界、龙的家乡。方山的积石堆整体构成一座巨大的石龙阵,石龙保存之完好,规模之庞大,内涵之丰富,这在中国足以旷古绝今、世所仅存,让你过目难忘,可谓千古奇观。它们可以填补中国远古雕塑的许多空白和对龙的直观认识,甚至可以改写中国美术史。但就是这么一处规模宏大、内涵异常丰富的祭祀建筑群却始终默默无闻地沉睡了,五千年竟无人知晓,实在让人为之惋惜。

龙,对于现代的中国人来说,它的形象更是一种象征、一种符号、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 “龙的传人”“龙的国度”这些称谓,常常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现在也获得了世界各国人们的认同,成为一门独特的文化现象。龙图腾依旧活在中国人的心中。

方山上的石砌龙和祭祀建筑群那丰富的内涵、庞大的规模、完整的组合、基本完好的保存以及它与壮观的自然景色、神奇的动植物交相辉映,有巨大的学术研究和开发文化旅游观光的价值,绝对有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潜质。它体现了许多黄帝时期建筑礼仪的特征,既有红山文化的特色,又有良渚文化的影子。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善加保护。

东方的巨龙已觉醒,东方的巨龙一定能腾飞。

[1]郭郛著《山海经注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2]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烟台市博物馆编《胶东考古研究文集》.齐鲁书社.2004年11月第一版.

杨长青,山东艺术学院花鸟画研究生。

猜你喜欢
方山石龙祭坛
《方山子传》中人物形象“异”之探究
如方山
鹧鸪天·游石龙水库
力量哪里去了
家门口的“平安守护者”
燃烧的祭坛
解读《方山子传》中五个问句
红山文化祭天祭坛的形制特点及其内涵继承
联墨双馨
方山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