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细春
高职教学管理在高职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起步的时间较晚,发展的速度相对较快,但在管理体制方面还不是十分成熟,管理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对高职教育的管理进行研究和探索。高职教育要想真正实现有利于学生自身发展,有利于服务经济社会,办出特色,关键在于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构建高职院校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一直是高职教学领域工作关注的热点与难点。探索高职教学管理中如何做到创新,对更好地发挥高职教学的功能,有着极大的意义。本文在总结了目前我国高职教学现状后,提出了高职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几个创新点。
我国社会发展以及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产业结构在发生变化,与此相伴而生的人才结构变化也不可避免。各大企业由过去注重高学历理论型人才向注重高技能人才转变。在这种形势下,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培养大批量高技能人才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结构性的必然需求。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也迅速发展。据教育部高教司数据显示,高职高专院校数从1998年的432所,增加到2005年的1091所,占全部高校比重从42.3%提高到60.9%,增加1.5倍,从招生人数上看,2005年,高职招生总人数248万,占51.2%,与1998年的54万相比,增加3.6倍。在校生人数达到660万。自1998年以来,高职院校数量也迅速增加,各中小城市都有高职院校分布,高职毕业生已经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高职高专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也在不断提升。
尽管高职教育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第一,办学资金紧缺,学校硬件设施有待完善。我国尽管经济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我国仍然是个发展中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很多方面经济上的投入力度不够。在许多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实习基地、教材建设和实验室配置方面存在很大问题。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性职业人才,对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学校如果没有充足的实验设备,没有合适的实习基地,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践中,这就违背了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初衷。这无疑制约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家长与学生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人们对高学历,研究型人才的崇拜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型、研究型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讲在社会
上的认可度在升温。现行的高考体制下,各地教育管理部门和招生管理部门将高职招生放到专科之后,甚至采用高考无竞争等不规范的手段来进行招生,因此,造成人们思想上对高职的认识误区,觉得只有一些分数偏低,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才会选择高职教育。这对于家长而言,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高职教育的低门槛使其目前在学生和家长中是不受到追捧的。此外,目前正赶上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时期,很多名牌大学的毕业生都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企业对求职者的要求和求职者自身条件不对称等因素造成大量毕业生难就业。高职生在学历上,和在动手能力上都还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高职教育目前还没有体现出它的明显优势。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家长和学生对高职教育信心不大。
要想突破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就要在高职教学管理中谋求创新,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是要加大办学经费投入。高职教育同其他类型的教育相比,与经济联系更为直接、更为紧密。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直接为当地经济服务。高职办学应该努力吸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知名人士等社会力量。比如可以实行直接为某大型企业专门培养相匹配的人才,与当地企业实行联合办学。这样不仅解决了办学经费,也使高职教学更容易看到成效,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从而可以当作产业进行投资。除此之外,政府也应因地制宜,采取相应有力措施,提高生源质量。
二是要明确办学目标。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在人们盲目追求高学历、纯理论型人才所带来的光环下,要站得住脚跟,坚定立场,培养高技能人才。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使同学们坚信“360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
三是要把调整专业结构作为创新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立足于服务当地经济,有利于当地发展。其中,专业的建设就要有职业特色,适应当地环境。比如,在一些沿海城市,就应该鼓励发展水产养殖业,为当地水产业大量输送高质量人才。传统的重学历、轻技能的观念应该彻底抛弃,一些不适合高职培养目标,不适合当地经济发展,就业前景差的专业就坚决停办。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专业不是越多越好,名字越好听越好,而是越实用越好。华而不实的专业不应该成为吸引考生报名的工具。高职院校要以当地经济发展为参照,办出特色,办出实力。
四是要关注教学方法的创新。过去,我们一直号召教学改革,在很多地方,教学改革确实也看到了成效。但是,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加上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很多东西值得探索,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还没有实现实质上的突破。高职教育自身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缺乏锐意进取的领导者和教师敢于并且坚持探索。高职教学中很多课程的设置是参照普通高等院校的课程来教学,很多是将普通本科教育课程进行简化后给高职学生进行教学。忽略了高职教学的教学目标和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今后高职教育的发展,要充分结合培养目标,经济发展需要进行教学,真正做到经济发展需要什么,就教学生什么。地方发展要求教师怎么教,就结合这种情况来教学生。
五是要在高职教学中融入创造教育。21世纪,创造教育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理念已经渐渐深入人心。近年来,国外高校相继开设与创造力相关的课程,这充分说明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性。在我国,近年来对创造力的研究已经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但是,高职院校还基本上处于尚未启动的状态。相关领导在制定政策时,对创造教育的实施进行鼓励,支持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各种教学实践活动。此外,还应培养一批创造型的教师。开展好创造教育不仅是开设一门课程,要在全体教师头脑中树立有利于学生创造的教育理念。值得注意的是,鼓励学生自主创新也非常重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允许学生对教学提出异议,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是在高职教学融入创造教育的关键部分。
高职教育规模的不断发展, 教学工作者在教学管理模式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创新高职教学管理,加强学校硬件建设,鼓励优秀教师加入高职教育队伍中来,从而彻底改变学校以及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偏见,才能吸引更多优秀生源选择高职教育。政府有关部门也要加大鼓励高职教学的力度,创新宏观管理方法,理顺各个环节,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的作用,在研究当地情况和生源状况的基础上,规范课程设置,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盾。
[1]韦炜.当前高职教育管理的若干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
[2]卢兆梅.对我国高职教育管理的理性思考[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5.
[3]叶华光.高职教育的特性分析与未来发展走向[J].职业教育研究,2010..
[4]王辰.将创造教育融入高职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