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2011-08-15 00:47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山东青岛266510
大众文艺 2011年21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传统

颜 峰 (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山东青岛 266510)

本论文为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度“群星计划”教改项目(qx102083)阶段性成果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在校生人数也急剧攀升。现在各类高校再校生人数达上千万之多。高校扩招,高等学校再校生增多,这是教育产业化的必然结果,也是科教兴国的大势所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家的建设越来越需要大批的具有广博知识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高校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后备人才,在未来的社会发展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多年来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党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也多次召集会议,就如何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如就加强两课的教学、建立和巩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等,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也是高校教师共同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我在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中,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人格塑造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哲学、宗教、科技、文学、史学、艺术和社会心理、民间习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涉及范围特别广泛,材料极为丰富,它旨在使在校大学生对历史悠久、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有宏观的明确的把握,从而引发他们关心和思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问题以及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我们学校在校生近三万人,是以工科为主的理工文管法门类较为齐全的综合性大学。目前,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只有文法学院的法学、行政管理、广告等少数几个专业。占全校人数的十分之一左右。要建设一流的大学必须走文理渗透的路子。

我们学校的工科教学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多次在国家级的比赛中获得大奖。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中学阶段就实行文理分科教学,是理工类院校的大部分同学对人文科学了解很少,加上大学又大多注重专业教育和明显的功利导向,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大学教育越来越单纯地服务乃至服从于市场经济的要求,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来决定大学的建设和学科的发展,导致与市场经济发展联系不明显的人文学科不可避免地受到排挤,再次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盲目的推崇西方文化,因此很多学生缺乏人文素质教育,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反应淡漠,有些人还认为是不合时宜的迂腐之举,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了弥补高等教育的人文教育的不足,国内很多高等理工类院校加强了人文课程的教学,但也存在着不足,比如在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时数上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形式化,我们学校是比较早的加强人文教育的学校,把大学语文列为公共必修课,但课时很少,只有30来课时,和要求相差甚远。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课程带有很强的实用性,比如有的专业还开设了实用公文写作,公共关系,商业谈判技巧等课程。这些课程只是弥补学生基本文化素质偏低的应急措施,不能看作是整个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全部内容,在教学中知识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严重脱节。虽然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也选学了一部分人文课程,但多数人目的只是为了能够拿到毕业时应该修得的学分,没有受到应有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首先应该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把传统文化的教学和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紧密联系起来。马克思说过:“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时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自己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⑴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辈那里继承下来的丰厚的遗产,长期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她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很好的素材,比如中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天人合一思想、人本主义、群体主义原则、“以义为上”道义原则,对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还具有明显的借鉴作用。

在课程设置上,明确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仅是文科学生的事,也是全体学生的事情,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应该放在公共必修基础课的位置,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有利于文理渗透,起到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爱恩斯坦说过:“学校的目的是,青年人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⑵如果一个大学过分重视科学教育,轻视人文素质教育,重专业技能培养,轻视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出来的也只能是视野狭窄、志趣低俗、重利轻义的片面发展的人,还会导致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精神危机、道德滑坡等“社会病”。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建设,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

其次,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中国传统文化根据物化和非物化两大形态,可以分为物质文化(考古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精神文化(艺术文化、观念文化、宗教文化等)、行为文化(区域文化、民俗文化等)几个部分,内容繁多、设计领域广泛。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比如多媒体教学手段、参观访问、实地考察、课堂讨论等措施,避免单一的传统授课模式。比如在讲授建筑文化时,我搜集了大量的各地民居图片制作了幻灯片,并找到了一套各地民居邮票,结合具体图片讲解,图文并茂,形象直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讲授服饰文化时,我还专门阅读了钱钟书先生的《中国服饰文化史》一书,使学生对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历程有了较清晰地认识。在学习区域文化时,我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课下搜集能反映齐鲁文化、岭南文化、三晋文化、巴蜀文化的图文资料,分析他们的异同,说明我们的祖先以博大的胸怀创造了异彩纷呈的独特区域文化,显示了强烈的包容性。

再次,要培养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中,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也有一些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因素。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呢?《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指出:我们要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这样一种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⑶中国文化必须以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辩证的处理好历史传统和时代精神的关系。对历史传统进行认真研究,谨慎的辨别。比如在讲授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时,结合历史事实无可辩驳的表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的科技发展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但为什么中国的科技发展在近代却走向衰落了呢?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中国的科学发展具有很强的实用功利性,多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发展起来的,比如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天文学、农学、医学发展水平较高,中国封建社会重人伦、轻学术的倾向也特别明显等。中国的科技发展重整体、轻个案的研究,始终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等。在学习中国古代教育和科举考试制度时,引导学生辩证的看待中国科举考试在人才选拔上的利弊关系等。驳斥了社会流行的把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局面归结为传统文化的影响的论调。

最后,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涉及面很广,除了加强教师本身的素质提高外,还要发动各方面的力量来共同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近一段时间,中国学联、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还在全国大学生中开展了素质教育证书认证活动,对推动学生的素质教育无疑起统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比如加大学生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多开设一些能体现中国传文化精神,有利于提高人文精神的课程,我们学校在这方面做的还是比较好的,文法学院开设了中外历史人物评传、唐诗宋词欣赏、中外名著选读、语言与文化、中国近现代史等课程,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每门课选修人数常达上千人之多。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邀请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做学术报告等,向学生介绍文化研究的最前沿的东西。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我们知道十年树木,百年育人,学生人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她不是一蹴而就的,有待于学校和社会的长期不懈的努力。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很多高校,特别是以理工为主的大学以及以技能培养为主的职业技术类院校,在当今“重科技,轻人文”思想的影响下,对很多人文学科的设置显得不很积极,有的学校借口专业课程时间紧,任务重,纷纷压缩甚至取消一些基本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而事实上,很多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压力下,由于缺乏起码的人文教育和关怀,在心理和行动中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比如马加爵杀人事件、泼熊事件以及近日北京大学某研究生出走事件,虽说原因背景不同,但也不能否认,同学之间缺乏沟通与了解,导致了很多心理问题的产生。有人呼吁建立心理咨询室,帮助学生建立正常的生活、学习秩序。与其善后处理,不如未雨绸缪,在我们加强科技理论实践的同时,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为实现全面发展的,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而努力。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第10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2)涂又光〈《论人文精神》 高等教育研究, 1996年.

(3)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传统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彰显育人风采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人文社科
高校图书馆开展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的思考
也谈素质教育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