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洋
20世纪初,一些语言习得界的研究者们曾认为:二语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系统性的发展反映了学习者二语知识的认知体系,这一体系后来被称为“中介语”理论。“中介语”理论对二语习得做出了比较全面、客观的阐述,并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广泛运用于外语教学。
中介语理论是在早期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两种语言习得观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20世纪60年代末,针对他们的局限性,人们开始用研究母语习得的方法来研究第二语言习得,并逐渐注重对第二语言习得者使用目的语时所产生的不完全正确的语言系统的研究。研究者们曾使用不同的术语来描述这一语言系统。Nemser称这一语言系统为渐进系统,并总结了学习者的言语行为在结构上是有组织的,学习者要一步一步地达到接近目的语的阶段是非常困难的。Corder提出个人特异方言的概念,详细分析了个人方言的规则,目的语社会方言和个人特异方言之间的关系。1969年美国语言学家塞林卡(Selinker)在论文《语言迁移》中第一次提出中介语概念。1972年在其著名论文《中介语》中提出中介语假说,试图探索第二语言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的语言系统和习得规律,确立了中介语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塞林卡认为中介语是二语习得者构建的一种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学习者母语基础上的,但它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目的语,是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一个独立的语言体系。与此同时,这种语言系统又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学习者学习程度的加深,逐渐向目的语正确形式方面靠拢。
Selinker将学习者中介语产生的根源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语言迁移。语言迁移是指学习者用母语规则认知目标语规则并产生中介语语言规则的现象。如我国的英语初学者往往把thank you读成sank you,这是因为汉语语音系统中没有/θ/,中国学生将母语的/s/音迁移造成的。第二,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泛化(Overgeneralization)。过度泛化是指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常常会把一些规则当作普遍规则来使用,从而创造出一些目标语中没有的结构。例如,将形容词比较级的变化规则泛化到不规则的变化时会产生gooder这样的错误。第三,训练迁移。训练迁移是指学习者受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材料影响而形成的中介语。这种迁移往往是由于教师教学不当或是由于教材内容不当引起的。例如,过度地强调动词write的过去分词的拼写形式为written,可能会引导学生把write的现在分词写成writting。第四,第二语言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第二语言学习策略是指为学习和调节学习采取的各种措施。第二语言交际策略是一种语言的心理计划,可作为学习者对无法完成的某一表达计划的替代。反映中介语认知发生的交际策略有回避、转述和放弃。回避是消极的,然而学习者在交际过程中并不会就此止步。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会自觉地采取转述的方式,如用单个词替代词组,用定语从句替代定语性短语等。
除上述原因之外,还有其他客观原因。中介语的产生还受年龄、文化环境与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影响。Stuable于1980年在其《文化迁移与第二语言习得》中指出,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和外语的过程受其周围的文化和语言环境的影响。文化影响体现在对目的语不同程度的社会和心理距离,这种社会心理距离越近,学习过程就越容易,反之成功性就越小。中西方文化有着极大的差异,社会制度、传统习惯和价值趋向都相去甚远,这种差异无疑会导致中介语的产生。
中介语的研究目前还不完善,不同学者对中介语本身的特点也有不同的看法。如美国学者C.Adjemian(1976)提出中介语有三大特点:可渗透性;石化现象;反复性。笔者综合国内外近来的研究,认为它还有如下一些特征:第一,中介语是一个独立的语言系统,它既不同于母语,又区别于外语,当然也不能简单地视为外语来自母语的干扰而形成的混合体,因为中介语常常反映出学习者运用某些规则去解释外语中固有而不规则的语言现象。第二,中介语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系统。中介语随着学习者的努力和交际需要而不断变化,由简到繁,由低到高,逐渐离开母语而接近外语。如果我们把在母语与外语之间的中介语设为一个连续体,那么在某一特定时间上,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可用连续体上的某一点来表示,中介语越靠近目的语,说明学习者的外语水平越高。第三,中介语是一个反映学习心理过程的语言系统。描写中介语的是过渡性的“临时语法”或“心理语法”,解释这种语法的建立,即是指示外语学习的心理过程。第四,中介语是一个合法的语言系统。把中介语称为一种语言,是因为它具有人类语言所有的一般特征和功能。它也是一个由内部要素构成的系统,即它是有语音的、词汇的、语法的规则系统,而且自成体系,学习者是这些规则的创造者并能运用这套规则系统去生成他们从来没有接触到的话语。
中介语是一种受规律支配的、系统的语言系统,中介语能够通过教学产生系统的变化,从而更加接近目的语。因此,中介语理论对于外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首先,它能改变教师对于学生语言错误的态度。中介语客观存在于第二语言学习的始末,它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应当允许错误的存在,还应当有效把握错误演化的进程,以便使中介语向第二语言靠近。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不规范的语言现象,尤其是口头交际上的错误,教师应该在不影响交际的条件下,最好持宽容态度,且勿有错必纠。
其次,它能引导教师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众所周知,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有固定的次序,那么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设计也应当充分考虑这种固定的次序。中介语的发展是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进行的,教学计划在兼顾认知和学习的前提下,应适当地强调习得,为学生创造习得条件。而且,外语教学在注重语言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应重视语言应用和语言能力的发展,逐步改进和发展中介语。
再次,它能帮助教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内容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及时的调节和灵活运用手中的教材,增加目的语输入的强度和难度,避免低层次的无效重复;在方法上,教师可以适当地使用母语解释语言学习中的难点,引导学生逐步过渡到用外语来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加快学生外语思维的形成。
最后,它能促进交际的成功。范谊和芮渝萍在《面向21世纪外语教学论,进路与出路》中提出“中介语可以自发的流出来参与交际,因此它也是一种语言技能。”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中介语的介入有时可以促进交际的成功,因为教学过程实质上也是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过程。教师适度的中介语的引入,促成了师生交流的成功,从而保证了教学目的的实现。
中介语理论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对外语学习中的错误由过去的对比分析发展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错误分析阶段。中介语是一种值得独立研究的语言形式并非“错误”。中介语理论考虑了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多种变因,以语言习得为研究中心把语言对比分析、比较文化研究和语言习得有机结合起来试图建立一种语言学习者的动态语言系统,这对发展语言学习及语言教学理论有及其重要的意义。